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十大新闻[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2:28
 新华社图片特辑 ——2009年国际十大新闻[组图] 2009年12月31日11:11 来源:新华网 

一、国际社会联手打击海盗活动

    这是1月6日,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的带领下,被护航的中国商船一字排开航行。当地时间6日上午11时,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预定海区,并组织实施了首次护航。

    2009年,在亚丁湾海域的索马里海盗活动依然猖獗。年初以来,已有近40艘船只和500多名船员遭海盗劫持。中国海军已先后有四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海域与多国海上力量为过往船只护航。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多国海上力量等代表参加的亚丁湾护航国际合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讨论在亚丁湾海域实行分区护航合作,谋求护航国际合作的最佳办法,加大打击海盗活动力度。新华社发(钱晓虎摄)

二、奥巴马入主白宫施外交新政

    这是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大厦西侧的露天平台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

    1月20日,民主党人贝拉克·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高举“变革”旗帜的奥巴马4月5日、6月4日和11月14日,先后在布拉格、开罗和东京发表主题为“无核世界”、“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和“亚洲政策”的演讲,阐述美国外交新政策。他表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应有一个“新开端”,宣布调整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略,以及在欧洲的导弹防御计划,强调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重视,显示出美国外交的新变化。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三、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遇波折

    这是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

    1月30日,朝鲜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的协议。4月14日,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以抗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当月的发射活动。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随后多次发射导弹。6月12日,安理会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厉谴责”。8月底,朝鲜完成乏燃料棒再处理。10月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谈时表示,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重返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四、美俄卫星相撞引发太空安全担忧

这张欧洲航天局发布的电脑合成照片显示的是约有12000块太空碎片围绕地球运转。

    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相撞。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引起人们对太空安全的担忧。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太空步伐的加快,加强和完善太空管理已刻不容缓。新华社发

五、中美关系新定位战略内涵丰富

    这是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右)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会见记者。

    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7月底,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两国关系,经济、金融及相关领域合作,全球及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等达成广泛共识。11月17日,胡锦涛主席与来访的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五点主张。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六、甲流疫情蔓延多国开展疫苗接种

这是墨西哥卫生部12月7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照片。

    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从5级提升至最高级6级。9月7日,中国批签发第一批可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成为世界首个可以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此后,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发放甲流疫苗使用许可证,并开展大规模接种活动。世卫组织12月23日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说,截至12月20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1516人死亡。目前,甲流病毒在欧洲、亚洲一些地区仍然活跃,但总体呈减弱趋势。新华社发

七、日民主党大选获胜取代自民党执政

    这是8月11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日本朝野两大党党首辩论会上,鸠山由纪夫(右)在辩论结束后注视着麻生太郎走下讲坛。

    8月30日,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在第45届国会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首次取代占据国会第一大党地位长达54年的自民党上台执政。民主党经与社民党和国民新党协商,于9月16日成立以民主党为核心的三党联合政权。新政权在内政方面谋求打破“官僚政治”和实现“政治家主导”;在外交方面提出在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建立“对等”日美关系,并表示更加注重亚洲外交,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

八、世界经济从危机开始走向复苏

    这是10月14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特奥多尔·魏斯贝格带着写有“道指万点”字样的帽子开怀大笑。当日,道琼斯指数自2008年10月以来首次重返10000点重要心理关口。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导致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战后以来首次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降幅为1.1%。4月和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先后在伦敦和匹兹堡举行金融峰会,就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下半年西方主要经济体普遍出现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1%。新华社发

九、《里斯本条约》生效加速欧盟一体化进程

    这是12月1日,新当选的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席《里斯本条约》生效庆典。

    11月3日,被称为“简版”《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在所有27个成员国完成批准程序,欧盟领导人特别峰会于11月19日据此选举比利时首相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当选为首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根据新条约,欧盟的决策方式和机构设置将进行大幅调整。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关键一步。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十、哥本哈根会议艰难达成协议

这是12月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名各界代表与会,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大会领导人会议,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如何减排温室气体进行讨论。经过13天艰难谈判,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本次会议“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相关链接: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重大及突发新闻类[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新闻人物[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经济环保[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日常生活[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文化艺术[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体坛十大难忘镜头[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体坛十大新闻[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内体育十大新闻[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十佳运动员[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内十佳运动员[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奥巴马入主白宫100天[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新闻关键词[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政坛风云[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中国感动[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悲剧[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体坛精彩瞬间[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体坛大事记[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重大庆典[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国际经济复苏[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中国创造奇迹[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中国民生[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中国网事[组图]  新华社图片特辑——2009年中国知名陨星[组图]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