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商复兴正逢其时--会渴酒的蚂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25:18
豫商复兴正逢其时 [ 2006-5-25 21:10:00 | By: wanglaoer2008 ]  

18日的杭州情深深雨蒙蒙,但到19日像变了个人似的,阳光利朗而通透,仿佛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场名叫首届中国商帮峰会的论道,让我们出现在西子湖畔,只为一种深情叫关注,和记录一个群落的脚步。

 

 

19日中午,当我们作为第一批抵达者,与郑州三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易典通集团董事长周武军,踏上杭州这片土地时,我们的记录开始了。

 

 

记录河南经济进程,是我们的办刊宗旨。对幕后推助者的记录,注定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坦率地讲,本刊对豫商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尽管它创刊时间较晚(今年元月5日),但我们关注的态度至始就很明朗。

 

 

从创刊第2期关注豫商群落觉醒,到3月《河南商群离巨擘还有多远》,再到4月关注海外豫商群落,尽管我们的记录还欠广度与深度,但我们既已走在路上,就会心怀责任与敬畏,一路走下去。

 

 

 

 

 

与各地商帮一样,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豫商,并没有出现在20日的首届中国商帮峰会上。此行5人的豫商,与预期的情形相差较大,但前往的企业,都抱着学习的态度。他们普遍反应,与发达地区商人相比,河南企业的观念差异较大。

 

 

中国传统十大商帮没有豫商

 

 

尽管商人一词和早期两位著名的商人范蠡和吕不韦均出自河南,并且河南还曾有康百万庄园遗留下来的荣耀,但在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中,没有豫商的影子。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看来,中国商人成长史悠久绵长。士农工商的说法,传递出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三次高峰期,中国商人的成长也经历了三次生机勃发的时期。

 

 

尤其在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地方商帮和大商人资本的兴起。中国传统著名的十大商帮,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流传。

 

 

十大商帮中,晋帮和徽帮最为著名。其它分别是陕西、福建、广东、江右(江西)、洞庭(今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洞庭东山和西山)、宁波、龙游(浙江中部)、山东8个地区的商人群体。

 

 

豫商,在中国商帮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离于主流位置。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金焕民在本届商帮峰会上就豫商文化做了演讲。在他看来,河南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赋予河南这种地位的并非农业技术的先进,而是地处黄河、运河之交的区位(简称黄运地区)。

 

 

宋代以后,定都于北京的历代王朝要依赖大运河把江南的物资北运,黄运地区成了中国封建帝国生存的血脉。

 

 

但是,清末特别是自强运动以后,现代化运输工具起步。大运河长年淤积,效率低下,清政府就利用海运技术甚至铁路运输,解决南方资源北调问题。

 

 

黄运地区一下子被绕开。在一夜之间由原来的中心流落到边缘地位,是河南被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进程甩到一边的起点。黄河失修,让黄运地区变成黄泛区,让这种状况雪上加霜。

 

 

豫商新豫商的概念转换背后

 

 

直到今天,黄孟复仍认为,一些地区商人还够不上称作商帮,像豫商,但打造商帮名片对于推动豫商振兴,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较之下,新豫商的弱势也显而易见。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的话说,它还不够强大,共同文化特征还不够明显,且相对分散,凝聚力不强。

 

 

但正如浙商研究会有关负责人所说,新一代豫商正在崛起。对本次峰会的参与,正传达了新豫商试图崭露头角的讯息。

 

 

陈义初更倾向于用新豫商来形容当下的河南商人。他坦言,这个字眼从提出之日算起,不足三载,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它将被更多的提起,并被提得更亮响。

 

 

敏感的浙江在线记者籍此得出一个观点:从豫商新豫商的概念转换,背后是豫商复兴宏大构想与美好愿望的体现。

 

 

全球化背景下的河南差距

 

 

易典通集团董事长周武军表示,当浙商、苏商、粤商等地商人开始跨越基于生产和市场能力竞争的创业期,进入基于系统竞争能力的培育期时,当他们正在考虑如何继续保持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采取何种策略配置超国界资源参与全球竞合时,我们看到了豫商的差距。

 

 

三全董事长陈泽民所以参与本次峰会,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就是对全球化的探讨。

 

 

陈泽民说,三全下一步就面临着谋求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原来为13亿中国人服务,下一步我们要为全球65亿人服务。

 

 

我们不能总在自己家门口竞争,下一步我们要到国外设厂,并将三全的有滋有味快餐店开到国外凡是有洋快餐的地方。

 

 

但大多数豫商还处于创业期,并且,将产品卖到国际市场,或者到国外收购几条生产线,根本不叫全球化,充其量只能算是全球化的初始阶段。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是现在进行时。这种挑战不仅表现在中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敢否让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个体素质上,更表现在中国企业管理理念、机制是否接轨国际,国内的资本敢不敢进入国际市场以及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能否加强协作避免内耗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短暂历史,决定中国企业家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李君如认为,这是一支富有活力而不老气横秋、敢于进取而不墨守成规、艰苦拼搏而不骄奢淫逸、积极向上而不自暴自弃的队伍,但能否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关键在于企业家是否有战略眼光和驾驭能力

 

 

对经济全球化及其游戏规则的了解和洞察,也就成了中国企业家涉足全球化的开始。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冠巨的话说,唯有开放合作的心态才能感悟、丰富、发展和实践的内涵。

 

 

对于贸易开放度和外资利用率低下的河南来说,这番话正好点中了豫商及河南经济的软肋。

 

 

商人大联合,打造蓝海战略

 

 

现在有一本书颇为流传,就是《蓝海战略》。主办方用心良苦,给大家每人发了一本。在这本书中,红海被认为是硬碰硬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竞争。作者基于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提出要赢得明天,企业就需要超越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竞争,开创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即蓝海

 

 

对于大多数市场仍局限在国内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策略何尝不是发现蓝海的过程?而各地商帮聚首,搭建一个共赢的平台,何尝不是一种谋求蓝海的行为?

 

 

同是《销售与市场》杂志高级研究员的金焕民告诉记者,有的河南企业在省内没有做出名堂,但在省外搞得有声有色。市场发展的不平衡,让每个细分领域都在其它区域市场存在机会。因此,固守本地市场,有时是对机会的一种漠视。

 

 

中国商帮杭州宣言断言,中国新商帮将以更具锐气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探讨中国企业如何摆脱地区局限和传统红海过度竞争模式,引导中国商人走向大联合时代,联合打造蓝海战略高地,做强、做久企业。

 

 

浙商研究会会长胡祖光据此认为,区域性商帮的精神力量汇成华商的精神内核,就是中国经济崛起之日。黄孟复则断言,中国商人群体崛起和大发展之时就是中国经济成世界经济翘楚之日。

 

 

豫商,在中国经济翘楚世界时,能占有一席之地吗?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自己,也抛给新豫商。相信努力,我们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