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惊呼:重心转向中国,美国遭受如此巨大打击是自找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19:36
美元难得在市场上遭受如此巨大的打击,而这一切几乎完全是自找的。 遥想当年,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节节上升的越战成本,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在1971年8月15日下定决心,把1944年以来确立的金本位制度扔进了故纸堆。

  此举最终导致由美国自身引发美元双位数贬值,让海外债权人大为震惊。

  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下曼哈顿区的办公楼,当时34岁的Scott Pardee正在回覆来自全球央行官员几近疯狂的电话。他们要求美国包赔其储备所遭遇的汇率风险。

  "整个屋顶都快塌下来了,"纽约联储前专家Pardee回忆说,"这种倒霉事美国是绝不想自己遇上的。"他现在是佛蒙特州Middlebury学院的经济学教授。

  将近40年後,美元仍是国际贸易中的主导货币。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许多投资者纷纷涌向美元以寻求暂时的庇护。然而自2002年以来,美元一直在持续下跌;去年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美元抛售的风潮再起,不禁再度引发这样的疑问:美元作为无可匹敌的全球储备货币,这样的风光还能持续多久?

  希腊债务危机让投资者一溜烟地回归美元,但也只是让美元暂时喘了口气。12月以来美元兑欧元上涨约10%。上周美联储调高贴现率後,美元甚至进一步上涨,因一些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终结束会让美元受益。

  然而,国内外许多经济分析师、投资者和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却纷纷表示,美元的长期前景远远谈不上乐观。

  随着美国赤字不断扩大,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中国和巴西等快速成长的国家,上述人士担心美元面临又一轮贬值的风险。此次贬值当会缓慢进行--但恐怕还是会较一些人预期的迅速。

  若世界丧失对美国决策的信心,"美元将遭遇灭顶之灾,"Pardee说道,"美国迟早得关注美元的问题。"

  法国总统萨科奇尽管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八竿子打不着,但在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他提出创立新版的布雷敦森林体系,重新确立尼克松当年摧毁的金本位制,不过当时听众对此应者寥寥。

  多数分析师怀疑重归金本位在当今彼此息息相关的世界中难以成形。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转瞬之间便有大量资本跨境流动。

  诚然,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盛顿外汇专家Gian Maria Milesi-Ferretti所指出的那样,"在後危机时期,更多事情摆上台面。不得不承认,决策者和市场都更愿意采用非传统的提案,一些提议甚至是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

  **希腊惹的祸**

  一些人认为,美元近期兑欧元和日圆的升势,不太像市场对美元投出信任票,而仅是次中选优的结果。

  曾在1970年代末期任职大通银行驻伦敦外汇交易员的Per Rasmussen将之称为"选丑大赛",投资者看中的不过是"最不丑"的选手。

  欧元自11月升穿1。50美元后,已重挫逾10%,最近交投于1。3550美元附近的九个月低位。

  市场对希腊和其它欧元区经济体能否妥善削减支出,控制庞大的预算赤字抱持怀疑的态度,令欧元受重挫。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旗下1亿美元GIS外汇策略基金的管理人Thomas Kressin表示,欧元未来三到五年有延续跌势,并低见1。22美元的危险。Kressin认为1。22是合理估值。

  不过,欧元的急速下行,并未改变Axel Merk等交易员对美元前景的黯淡看法。

  Merk的交易生涯已长达16年,目前他在Merk Investments担任总裁与资产组合经理,这是专门从事外汇交易最大的一家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Merk承认,为避免对欧元的暴跌走势押错方向,他的短期基金操作也有些手忙脚乱。但他表示,在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美元只有下跌的可能。

  他说,投资者将避开"美国轻率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开始寻找可替代美元的投资。

  有些人可能会寻求大宗商品避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期的文件显示,投资大鳄索罗斯在纽约的公司第四季时,将其对黄金价格的押注增加了逾一倍。

  Merk表示,他相信美国政府打算通过美元逐步贬值,来缩减庞大的债务,促进出口从而提振经济。

  "现在我确信,(美国当局)认为疲弱美元是解决众多问题的途径。但美国无法完全颠覆其政策,并指望全球其他国家永远予以容忍。"

  这种看法与美国决策者的官方措辞不一致。官员们坚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前财长鲁宾在1990年代常提及这句话。而现在现任财长盖特纳把这话当成了口头禅。将盖特纳视为美元政策唯一官方发言人的财政部官员则拒绝置评。

  **新兴经济体快速赶超**

  很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的债权人不再像过去那般被动和顺从。一些美元资产的最大持有者同时也是成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它们敢于直接批评美国的政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并损及其经济管理声誉的情况下。

  单单中国就持有2。3万亿(兆)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近8,000亿美元为美国公债。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去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

  曾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国际事务主管长达20年的切基(Terrence Checki)警告称,美国忽视这种关切的後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不再是全球经济唯一的中轴,"他于12月在外交政策协会午餐会上对众多具影响力的银行家和决策者称;他并补充道,这意味着"承认我们的优势将大不如前。我们亦需要留意收到的讯息,比如关于美元以及我们的政策和要务的说法,即便我们对此有不同想法。"

  历史证明一种货币的式微,与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描写的个人破产过程类似:先是逐步衰弱,然後突然崩塌。就经济实力而言,美国在19世纪末超过英国。但它又经过了60年和两次世界大战,才夺走英镑的储备货币地位。

  即便如此,一些人仍担心美国能把握的时间已经无多。新兴市场产出已大体占到全球的一半,且比重正在快速提高。高盛在2003年曾预言,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五年之後,它把预测时间提前到2027年。预计中国将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如果美国不持续入不敷出就万事大吉了。金融危机过後借款和支出最近跳增,导致债务负担加大。用穆迪的话来说,就是债务呈现明显连续的上升势头。 果美国不持续入不敷出就万事大吉了。金融危机过後借款和支出最近跳增,导致债务负担加大。用穆迪的话来说,就是债务呈现明显连续的上升势头。

  **慷他人之概**

  在过去60年来,储备货币的地位已赋予美国"过度的特权"--一如法国前总统季斯卡(德斯坦)担任财长时所言。

  由于对美元的高度需求,使得美国的借款成本维持低位。这更便于美国政府为国内的要务及军事行动提供资金,也使得美国的普罗大众更容易购买住宅或创业。

  这也意味着美国不需以外币借款或偿还债务,对其他以美元借款及支付进口款项者而言,也较不需担忧美元货币的价值。

  但是这种资金的轻易获得,已导致巨额的赤字。在美国民众支出高于储蓄的情况下,用以弥补缺口的资金必须来自于境外。

  "在预算条款和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方面,我们显然已超越限度;我们慷陌生人的之概来填补我们的赤字,"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前主席沃克尔(Paul Volcker)上月在纽约一家经济俱乐部演讲时称。沃克尔目前是美国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而陌生人的好意可能有其限度。

  中国和俄罗斯均已公开谈及针对美元的长期替代品。包括俄罗斯央行在内的一些央行已表示,它们打算在外汇储备中持有更多其他货币。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也表示,有朝一日美元应会被取代,可能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而创立"超主权"储备货币,这番言论曾引发市场波涛汹涌。

  分析师曾将该言论解读为,试图在全球金融领域赋予人民币更显着的地位,从而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