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共主席野坂参三延安“恋情”:昙花一现的恋情--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56:22
日共主席野坂参三延安“恋情”:昙花一现的恋情(1)2010-02-23 08:37:44 《同舟共济》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1942年7月,周恩来和日本共产党主席野坂参三在延安

 

    野坂参三其人

    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892年生于日本著名旅游城市山口。在神户商校读书期间,因1911年发生企图谋杀明治天皇的“大逆事件”,青年野坂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他写了《论社会主义》一文,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心中萌芽。1919年7月,作为“友爱会”(日本劳动总同盟的前身)特派员,27岁的野坂参三第一次迈出国门,来到英国。1920年英国共产党成立,野坂参三是最早的党员,说他是英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点不为过。可不久,他就因参加英国煤矿工人罢工被捕并被驱逐出境。野坂参三和另一位日共元老片山潜等人一起在1922年创建了日本共产党。

    野坂参三在共产国际东方支部工作期间认识了中共代表任弼时、康生等人。1940年2月,在莫斯科皇宫医院治疗臂伤的周恩来决定回国,早想回日本参加斗争的野坂获此消息后,有意与周恩来同行,到中国再转道潜回日本。此建议得到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同意。

    1940年3月,野坂参三丢下患难16年的夫人,与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人阿里亚罕分别装扮成华侨和周恩来的随员,与任弼时、邓颖超及师哲等人一起秘密离开大雪纷飞的莫斯科,于当月25日到达延安。但安顿下来不久,野坂就发现:在不远的将来,他根本不可能从中国潜回日本,共产党的根据地几乎都被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包围着。这种情况下,野坂只得从长计议,做好长留延安的准备。经中共中央研究,由周恩来、王稼祥代表毛泽东,邀请他留在延安与中国人民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野坂参三欣然从命。他放弃了共产国际高官的优厚生活(据说当时月收入高达1600卢布),只带了一套做工考究的苏联西装,住进了延安王家坪附近一座一进两孔的套窑,与朱德住地相邻。从那时起,野坂参三有了中国名字:“林哲”(1943年使用共产国际期间的姓名“冈野进”,1946年回到日本后又恢复“野坂参三”本名)。

    1940~1945年,野坂参三“蜗居”延安“日本问题研究室”,从事反战和反法西斯宣传,并兼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对敌工作部顾问等职。据1989年出版的野坂参三回忆录《风雪岁月》载:“周恩来建议我工作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调查研究日本的军事、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实际情况,将其报告给中共中央……第二,希望对前线日军士兵的宣传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三,希望我亲自抓俘虏的教育工作……”当时,野坂参三提议,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建立一所以日军战俘为主体的化敌为友的特殊学校。后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反复磋商并在1940年10月决定建校,野坂参三担任这所日本工农学校校长。他也是抗战期间常驻延安的唯一国外兄弟党领导人。1945年4月至6月,野坂参三作为唯一的兄弟党代表参加了中共七大,并在大会上作了《建设民主的日本》的书面发言。正如赵安博(时任日本工农学校副校长)所言:“野坂参三在华5年半时间里,为协助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为准备回国后的斗争,作出了独特重大的贡献。”卡萝尔?卡特说:“冈野进是在中国的3个著名日本革命家之一,他致力于宣传和情报工作。”(《延安使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这是符合事实的。

    野坂参三在延安的5年中,与中共高层领导特别是毛泽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在延安期间对日本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毛泽东对此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1943年3月15日,野坂参三以“林哲”之名在《解放日报》发表《在日本工农学校纪念三一五》一文,毛泽东读后,当天就向他致函:“向你建议,多写些日本革命史料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请你考虑。”“你的文章我都喜欢看,并劝同志们学习你对事物的客观分析态度,我们的人很少会作分析文章的,主观主义夸夸其谈的东西满口满纸,我们正在打击这一传统甚深的极坏作风,并请你予以帮助”。1943年6月6日,中共中央以极高规格为野坂参三举行了延迟3年之久的盛大欢迎会。鲜为人知的是,野坂1945年在中共七大的发言,事先曾送毛泽东过目,并经毛逐字逐句作了认真修改。

    1945年9月9日,野坂参三乘飞机经东北转道苏联回国。行前,众多中共重要领导人为他举行了欢送宴会。此后,毛泽东一直惦记着回到日本后的野坂参三,1962年野坂七十寿辰时,除中共中央致电祝贺以外,毛泽东还以个人名义专门发去贺电。

日共主席野坂参三延安“恋情”:昙花一现的恋情--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日共主席野坂参三的延安恋情 拿破仑一生最大的克星:俄罗斯名将库图佐夫元帅--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关于中国如何突破C型包围的探讨--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中国的中近程导弹足够“摆平”第一岛链!--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航母威慑今后将成中国的“家常便饭”--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新中国外交部的“开幕式”:外交部成立的故事--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陈诚:打破十五世纪“蒙古坚冰”的明朝外交家--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朝鲜的老宣传画:人民生活看上去非常幸福[组图]--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秦始皇“一统天下”留下的糊涂账 为何独留卫国--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聪明的妥协:武则天失去皇帝宝座为何还受尊祟?--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的抗日绝唱 余程万冤不冤?--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军报:失却精神的民族只能任人宰割--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很强大:解放军的三维立体军用地图曝光图--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军报:失却精神的民族只能任人宰割--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兵发鸭绿江:抗美援朝决策的台前幕后故事--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最危险的敌人是谁?--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最危险的敌人是谁?(2)--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沽名钓誉:诸葛亮的好大喜功导致蜀国早亡--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军事时评:对台军售,奥巴马真的赔大了--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历来缺乏开疆拓土的动力--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发动机研制的难点和目前中国的发动机技术浅谈--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中国大国崛起的漫漫征途:用实力去拼搏--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朝鲜战争:红色中国成为美国无法挥去的阴影--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