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春天还远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5:38

媒体的春天还远吗?

毕研韬 

中国现行的新闻制度和官方新闻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要维护社会稳定、谋求长治久安、保障国家利益,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媒体。

中国官方完全混淆了新闻与宣传,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持续下降。2009年我对129人的访谈显示,根本不相信中国官方媒体的占17.8%,半信半疑的高达47.3%,基本相信和完全相信者仅占34.9%.官方信息常受到质疑,境外资讯和小道消息却大行其道。官方意志难以转化为社会意志,社会共识也就难以达成。

由于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中国新闻媒体在西方社会的可信度极低。在涉华议题上,西方社会宁愿相信流亡海外的中国异议人士。在西藏问题上,中国官方与流亡藏人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采信度竞争。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媒体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显然,新闻媒体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一环。

中国新闻媒体报喜不报忧。某些国人不得不向境外媒体和组织投诉中国,这就加深了西方人中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国政府改善国际形象的努力。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草根话语体系和官方话语体系泾渭分明,彼此对立也就不可避免。

有人担心信息流量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于是,政府严厉管控信息流动。殊不知,信息流量过小同样影响社会稳定。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剧增。当常规信道无法满足需要时,人们便会开发出种种非主流的信息渠道来。这时政府的权威和形象就会受到伤害。

人们总是期望新闻媒体能够提供充足优质的资讯。当对新闻媒体失望时,人们就会转而关注导致媒体失常的各种因素。对媒体越失望,对限制媒体的各种因素就越不满。传播学者把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唤起。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秩序就会受到一定威胁。

事实表明,长期暴露于西方媒体下的海外中国留学生更善于扬弃,更善于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留学生拍案而起捍卫北京奥运会就是明证。科学合理的信息控制能够提升国民对有害信息的免疫力。相反,生存于理想信息环境下的民众一旦接触到非主流信息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在传播作业中,技术正确和政治正确同样重要。如今的社会管已经进入Web 2.0时代。执政者不可试图阻止信息流通。相反,政府应主动提供信息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管治生态已经巨变,执政者的管治理念与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潮流浩荡,顺昌逆亡。倘明此理,媒体的春天还远吗? 

来源:《环球时报》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