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经典文化语录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51:20

【论语部分】
1.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7.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8.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9.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2.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5.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16.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17.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19.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21.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22.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于丹心语(庄子)——境界】

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真正的逍遥是无羁无绊的。
3.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6.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7.“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8.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于丹心语(庄子)——感悟与超越】

1.淡泊为大(淡泊明智),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6.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11.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于丹心语(庄子)——认识你自己】

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有被开发出来。
5.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于丹心语(庄子)——本性与物性】

1.心养就是用心去酝酿。
2.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3.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4.我们的心应当像面镜子,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自己。
5.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听见自己本初的愿望。
6.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于丹心语(庄子)——谈笑论生死】

1.生和死只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2.在生命之中每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3.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4.对生命的解读要问问自己——我要怎么样的决断。
5.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6.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
7.对待死的态度:①不怕死;②绝不找死。
8.社会也是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社会的基座。

 

 
 【于丹心语(庄子)——总有路可走】

1.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
2.敢于亮出自己的弱项仍然可以得到人的尊重。
3.用辽阔的境界跟天地可以有共同的默契,用共同的默契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
4.内心的力量就是一种和缓的对人的凝聚。
5.所谓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于丹经典语录    《心灵之道》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有幸福感。

  -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

  -能放下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生命中的遗憾。

  -我们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内心太少。对外无限宽广拓展世界,对内无限深刻发现内心。

  -最重要的时间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现在马上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需要你帮助的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一种大地生成的信念。理想主义不是职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务实主义。

  -选择太多,所以困顿。

  -幸福与贫贱无关与内心相联。

  -每个人心里开出一片乐土。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一种风骨。

  -由德、由仁生发出来的一种旷达的勇气。从容的内心变得镇定、勇敢。

  -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我们对生活一种欢欣的态度,就是对古典最高的致敬。



  《处世之道》

  --孔子的处面之道四个字: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把德”才是值得提倡的。

  --心灵环境的荒芜,生命能量的浪费,是一种心灵资源的浪费。

  --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也应该保有这种距离。

  --最恰当的距离是在彼此不伤害的情总况下,保持彼此的温暖。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人生最高、最美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内心有所期待。

  --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是锦上添花,其实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所有的爱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爱发脾气的小男孩:你可以向别人道歉但在别人的心灵却永远留下了一个洞。

  --孔子之慎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让自己的快乐成为一种能源,去普照世界,温暖别人,让我们的亲人在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慰籍的理由。



  《君子之道》

  --君子的标准: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好相处的人。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的便宜的人。

  --恒心和定力是一个人接近君子的标准。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古典的美就是一种和谐的美。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从自身修修养做起,一个真正的君子,从现在起做最好的自己。

  --圣经里面说:世界上追不来的三件事是说出的话、射出的箭和失去的机会。



  《交友之道》

  --好朋友是一本书可以打开一个世界,开创一个好生活;朋友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宽容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

  --过分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的关怀中折射出的一种光芒。

  --一个人燃烧了一场愤怒,也是一件不好的事。

  --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危险的理智是最根本的前提。

  --过分你的优柔寡断是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

  --结交那些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结交好朋友要有“仁”、“智”二字,有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

  --陶渊明守着无弦琴,弹奏心灵的音乐。生活中的快乐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快乐来自心灵、教养、憧憬。

  --机遇是一个怪物,迎面走来时心存疑虑,走过时却永远抓不着。

  --朋友是清明理性让你远离危险的人,是开明坦荡给人快乐的人。

  --与其跟他人斗,不如与自己的能力斗。

  --心灵被所得推满最后会累于得,成为生命的隐痛。

  --选择一个朋友只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打开一个友善的世界,拥有一个光芒的人生。

  --交到朋友的前提是自己修身养性,自己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个惰性元素,诘问自己配交到怎样的朋友。



  《理想之道》

  --我们不缺乏鸿大的理想,但缺乏理想的切实的道路。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你一个淡定的起点。

  --我们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欣然表演。

  --所有外在的形式是为了内心的安顿。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去到自然中。不追求物质的奢侈,追求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思想的力量是世界上巨大的力量之一。

  --理想之道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的心灵储备一点能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找到一种符号寄托。找到自己内心的根据地,每天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让我们都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人生之道》

  --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是一种心灵的标准。清明内省,自信坚定。“立”指你的一生所为,拿什么样的标准。

  --物质的东西越少,人就越容易迷惑。

  --四十不惑,内心不惶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抵抗外界的诱惑。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别人。独孤求败的境界。

  --最大地尊重别人,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了解别人的所为,一种悲天悯人的气度。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生成雨。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为生命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