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革命领袖的革命 - 学术中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6 04:42:11

对革命领袖的革命

  窥见革命领袖的内心,是令人激动的事情,因为那是我们自我的解放和提升。革命领袖的魅力,也叫做克里斯玛,是来源我们自身人格之中“克里斯玛”气质,当我们把自己的“克里斯玛”投射到革命领袖的身上,革命领袖才有“克里斯玛”。所以,窥见了革命领袖的内心真相,也就消除了神秘,那么我们将不会投射“克里斯玛”。

  福柯宣称,反抗不可能导致真正的解放,而只有阐释和认识真相才能导致。如果我们要从革命领袖的精神强制之中解脱出来,对革命领袖的内心的阐释和认识是最好的手段。如果能够深入革命领袖的内心,把它们的无意识揭发出来,那就会赢得胜利。

  这是一场发生在内心深处的战争。美国学者布兰察德教授的《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是一本阐述革命领袖的心理动力源泉的专著,它有着打赢这场战争的能力。

  革命领袖必然会被神话。革命领袖不断给自己的道义资源充电,也就是说要让民众将本身的克里斯玛投射给他,它必须是“神灵”。从《革命道德》书中可以看到,革命领袖必须从道德受难中获得“拯救者”的道义资源,这些道义资源会神话革命领袖。

  所以要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将革命领袖祛魅。

  《革命道德》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充分融合了存在主义心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手段。就像洛依德把文明问题归结为性欲一样,本书将乌托邦革命问题归结为心理层面的冲突,力求挖掘革命领袖的心理动力源泉。本书简要考察了一批社会反叛者和革命领袖的思想行为。

  布兰察德教授指出,这些反叛者和革命领袖虽然具有不同的思想信仰和政治倾向,他们主张行动的方式也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寻求一种道德真理并渴望个人之善,同时坚信这种个人之善只有在为别人受难之中才能获得”。如此看来,革命领袖都是一些内心有着“存在主义困境”意识,被绝望和希望所驱赶的人,由此看来,在冥想之中上下思索哲人和改造世界的革命领袖都是同一种人,这样切·格瓦拉和卢梭之间,有着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灵魂。如果说这种人之间是朋友,那比与他们的妻子还要亲密,因为这种亲密超越了肉体,如果成为死敌,那么也是最知心的敌人。

  尼采宣告上帝死亡以后,我们解释这个世界的前提已经没有了客观基础,而是各自基于自身的心理状况。而当弗洛依德把一切都放在“性”之上重新烧烤时,就取消了超验和神学,于是众人就平等了。没有了主人和奴隶之分,没有圣人和普通人之分。

  革命领袖的道德就是“克己”,也就是被克制的欲望。那么除了欲望,还是欲望,没有东西可以高于欲望。在欲望和欲望之间是平等。“寻求一种道德真理并渴望个人之善,同时坚信这种个人之善只有在为别人受难之中才能获得”是革命领袖的自我满足的欲望,和民众对面包和自由的欲望,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样真正得把革命领袖回到本来面目,取消了革命领袖和民众之间的隔阂。

  布兰察德教授有意回避了“革命问题”的其他分析,而深入革命领袖的内心,因为这些分析无助于民众的心理解放。

  当布兰察德教授指出,革命领袖为了个人之善并建立新的社会而甘愿“受难”吃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之这种倾向,其实是一种受虐心理,这会给人多大的震撼力。原来带有光环的革命领袖是一个“心理变态”,那么人们的克里斯玛就不会投向革命者,于是崇拜就消失得无踪无影,人们就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由非理性和巫术,进入了理性。

  阅读《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将会是我们自我的一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