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宽带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4:53:50
首都北京,是电信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之一。在当前全国宽带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北京市宽带市场的竞争环境堪称全国宽带市场竞争环境的缩影。除了以ADSL为主打产品并占据宽带市场领先地位的北京市通信公司之外,中国铁通北京分公司、长城宽带、歌华有线等多个宽带运营商也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本版从经济、人文、监管、技术等多个角度,对北京市宽带市场的竞争环境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试图以点盖面、管中窥豹,为全国范围内宽带产业的市场拓展及业务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1.宽带市场概况
2004年首都通信市场预计收入282亿元,增长率进一步放缓。相对于全国市场,北京市场饱和的趋势日渐突出,通信产业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可以预见,在这么一个市场饱和度较高的存量市场中,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而根据CNNIC的调查结果,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上网用户人数为398万,占全国上网用户总人数的比例为5%,是北京市总人口的28%。北京市上网计算机数为198万台,其中家庭宽带用户占153万。到2005年底,预计接入宽带的家庭数将达到208万,占拥有电脑家庭总数276万的75%,而在城区范围内,这一比例将达到87%。也就是说,到2005年底,宽带接入在有电脑的家庭中的渗透率将逐渐趋于饱和。也可以认为,2005年将是宽带运营商最后一次争夺大数量客户群的机会,宽带接入市场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由于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目前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多家宽带接入提供商,使用不同的技术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见表1)
表1:北京市主要宽带提供商
宽带提供商
接入技术
竞争特点
北京通信
ADSL、Metro Ethernet
北京通信是北京宽带市场的老大,ADSL用户数突破百万。
长城宽带
Metro、Ethernet
采用光纤以太网技术,是目前网络技术中性能最稳定的,带宽能达到10M接入,且用户独享专线。
歌华有线
Cable Modem
是北京宽带市场中最大的新兴挑战者,掌握了有线电视网的独特资源。普通有线电视网经过双向改造,用户添加一个电缆调制解调器即可上网。
北京铁通
ADSL
铁通互联网(CRNET)是一个全国性的全程全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高速宽带IP网络,可提供语音、图像、传真与数据、MPLSVPN等业务。
其他提供商
如方正宽带、中电飞华等,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宽带接入技术种类繁多,技术成熟度也比较高,各运营商的竞争还处于接入竞争阶段,即将主要的精力用来“圈地”争取用户。随着北京宽带市场的饱和,接入发展速度已经开始减缓,运营商的下一步竞争将集中于内容和应用。而在各种技术实现结果趋于同质化的趋势下,应用和服务也将成为各家公司产品相互替代的主要因素。
2.经济环境分析
过去三年,中国GDP年均增长8.2%,大大高于同期全球经济1.8%的增长率。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GDP达到了58772.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9.7%。目前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关系未理顺、就业压力加大等。其中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产业结构失衡。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策扶持会继续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倾斜,这也为宽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事实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际环境的促进下,中国的通信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关统计表明,国民经济发展中通信产业的贡献率非常高,2001年和2002年分别达到了2.5%和2.7%,今后还有望继续增加。从统计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前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处于下降阶段,这和我国通信市场相对饱和有很密切的关系。
就北京而言,北京市GDP已经连续3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3年,全市人均GDP已达32061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3874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经济的高速发展,预示着北京宽带市场的潜力巨大。同时,北京市经济结构也逐步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到2003年,三个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6%、35.8%和61.6%。按照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北京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指数在全国名列第一。北京的通信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北京市通信产业的发展速度首次低于GDP发展速度。
在城市建设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累计达到3301亿元,年均增长25.6%,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邮电通信发展迅速,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达国内外的公用电信网。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已由1949年的2.6万门增加至2003年的837.4万门。数据通信网络也初具规模,2003年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98万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北京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价格改革成效显著,到2003年,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95%;资本市场初具规模,到2003年末,全市已有76家上市公司;劳动力市场取得明显进展,到2003年,北京市已有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510家;技术市场持续稳定发展,2003年全市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32173个。同时,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在前列。2003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汽车、住房和数字化产品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80%的国际性大企业在中国的总部落户首都北京,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总部经济”的特色。
此外,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带动了北京投资、消费、出口的稳定增长;对外交往迅速增加将使北京具有更多的发展契机;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构成稳定的消费群;数字化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人文环境分析
从人口上看,2001年结束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人口数量已达1382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已达303.9万。北京的人口分布层次分明,非常规则。城区→近郊区→远郊区→远郊区(县)的人口密度从高到低呈渐次分布,而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人口比例则由低到高呈渐强分布。北京城区的人口密度为24,278人/平方公里、近郊区为4,980人/平方公里、远郊区为491人/平方公里、远郊区(县)175人/平方公里;而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人口比例,城区为0.14%、近郊区为2.54%、远郊区为26.17%、远郊区(县)41.90%。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从地理上和产业归属上都有其明显的特征。事实上,各个区域和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宽带运营商应该充分挖掘这些特点,在宽带市场中利用市场细分、区域(或行业)特殊政策等竞争手段开展竞争。
从年龄结构上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7岁。总的来说,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三大特征:少年儿童数量减少,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从1990年的218.1万人减为2000年的184.4万人;成人劳动适龄人口大增,2000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已达960.2万人;老年人口增长迅速,2000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0.2万人。而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市上网用户中,18岁~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6.3%;其次是18岁以下的用户,所占比例为21.5%;25岁~30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17.9%;31岁~35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12.3%;35岁以上用户所占比例为22.0%。因此,在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中,宽带运营商应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从宽带消费者的特征出发,针对不同群体制订不同的宽带消费产品将会是在未来宽带市场取胜的关键。
从文化环境上看,北京社会文化总体的特点是层次复杂,内涵丰富。首先,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对北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文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第三,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北京聚集了多家世界顶级企业和国际机构,为北京文化融合了全球化的因素;第四,北京市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外来人口,可以说北京文化也是全国各地文化融合、碰撞的结果。总之,北京的文化分层较为复杂,其对应的人群也较为复杂,要对各种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开发出适合的产品。
4.政策环境分析
由于我国的通信产业监管政策是统一制订的,因此,地方性的法规比较少,基本上以全国统一公布的电信监管法规为电信市场运营的主要依据,北京市的电信监管政策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
我国的通信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配套法规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除了国家的主体《宪法》、相关商业、经济法规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是规范电信行业的行政性法规,是电信监管的根本依据。为确保《电信条例》的贯彻执行,国家围绕《电信条例》先后出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在《电信条例》的授权范围内,信息产业部将《电信条例》确定的八项管理制度具体化,先后共颁布了26个部门规章。新的《电信法》在酝酿二十多年之后也即将出台,它的颁布将会促使中国的通信行业竞争和发展逐步规范化,纳入法律轨道。
表2:电信监管政策环境动向及其对北京宽带运营商的可能影响
监管政策动向
对北京宽带运营商的可能影响
宽带领域趋于开放
市场门槛降低,可能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影响力量增强。
3G牌照发放
基于3G的无线宽带接入将增强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市场中的竞争力。
可能会在普遍服务方面规范运营商
基础运营商资源投入加大,从某种角度上削弱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盈利能力。
资费管制市场化
促进各宽带运营商之间的灵活竞争。
电信资源管理规范化
推进宽带市场竞争的规范化,避免恶性竞争。
总的来说,我国的通信监管政策目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通信市场趋向开放化,市场进入门槛逐渐降低;通信市场管理法规趋向成熟,但仍在规范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对互联网市场的规范化向内容管理方面偏重。随着今后《电信法》的出台,市场管制将有法可依,北京的通信市场有望逐步规范,不对称管制对北京通信企业发展的制约将逐步弱化。
5.技术环境分析
目前世界通信产业处在通信技术的剧变期,各种新的通信技术纷纷涌现,对宽带市场的发展意义深远。新一代的通信网络正在形成,它包括:下一代传输网(ASON/MSTP)、下一代数据网(NGI/IPv6)、下一代移动网(3G)。具体的新技术主要有:光纤通信技术、IP技术、软交换技术、3G技术等。
表3:技术变化对于宽带市场竞争活动的影响
通信技术变化
对宽带市场竞争的影响
3G
3G技术的发展代表了无线宽带的发展方向,对现有的纯固定宽带接入提供商产生了竞争压力。
IP技术
使宽带运营商可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业务。
NGN
将促使通信市场新的业务模式诞生,同时增强宽带运营商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光纤通信技术
使通信带宽、距离与成本的相关性减小。
宽带化、数字化、业务综合化
导致宽带业务竞争加剧,强调综合化、整体的通信解决方案。
PLC(高速电力网接入)技术
增加了宽带竞争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对其他宽带运营商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IPv6
IPv6的推行意味着IP地址这种网络资源的无限扩大,为宽带运营商提供更多的机会。
应对竞争的建议
1.接入仍然是竞争焦点。2005年将产生最后一批大数目的宽带新用户,宽带运营商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尽量避免价格战等低层次的竞争方式。
2.宽带竞争应更加关注应用。2004年宽带运营商联合各种力量建立了自己的宽带战略联盟,2005年这些联盟有望在宽带应用中发挥作用,将宽带运营竞争引入应用竞争时代。
3.服务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消费者对自己权益的日益重视和买方市场的快速形成,通过良好的服务取得竞争的胜利应该是广大宽带运营商努力的方向。
4.捆绑销售策略是竞争利器。在宽带竞争中,捆绑销售将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客户价值的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