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书海拾贝--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25:54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德蕾莎修女
■愿贫苦人都与谢仲馀们为邻
□令狐补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行善之心却未必。这么一来,姑娘爱漂亮,小伙子爱姑娘,都算题中要义。遇见漂亮姑娘,如果只是惊鸿一瞥,多半满足不了审美需求。解决之道很简单:相遇纯属运气,相识则需勇气。最稳准狠的一招是,先设法拿到审美对象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换一个说法,也就是佳偶天成,从请问芳名起步。不过,为避免低俗起见,我要换一个话题。假如说你择偶是从请问芳名开始,那么,安家有没有先了解一下芳邻?
确实,邻居当然不如妻子重要,除非邻居的妻子更重要———不过,我不由得要感慨,时代在进步,人种却在退化。当爹的粗糙,不提也罢。但是,难道现在所有孩子他妈,都没孟母那么细心和高素质吗?没读过孟子,总听过孟母择邻的故事吧?情节很简单,搬家三次,只为挑一个好邻居——— 孟子终于成材,荣获儒家奥林匹克大赛银牌,江湖人称“亚圣”的便是——— 有一个让人千古受教益的光明大结局。
跑题了,拉回来。正题谈的是做好事办慈善,但和选择邻居紧密相关。首先我想说,如果你在广州安家,有机会与一位名叫谢仲馀的人做邻居,肯定是不错的选择,人情味芬芳四溢,相当沁人心脾。谢仲馀,男,六十开外,电工出身,广州第一代个体户,420元创业,如今是金象工业生产公司董事长。最近春节将至,他在报上登广告,拿出15万元发红包送贺年金,给他家所在的荔湾区500名贫困优抚人员。http://bbs.tiexue.net/post_4078980_1.html
区区15万元,每个红包300元,与身家动辄百亿元,捐赠也大手笔的大慈善家比较,谢仲馀确实不算什么。他做慈善的方式也很老土,备好现钞,依靠职能部门,直接面对救助对象,而不是成立基金,带着支票,披红挂彩,剪彩走秀。荔湾区民政官员说得好:“比他有钱的人大把,但能坚持行善的少,像他这样登广告发红包的则少之又少。”这里所谓的坚持,要靠13年这个数量词予以说明,就更具体也更具感染力,也更能让我肃然起敬。
我愿意相信人心向善,也相信人人都可行善,却不信人人能够坚持 。拿我自己来说,就深感惭愧———工薪阶层,眼见房价腾贵,菜价也涨,就是薪水纹丝不动,所以,心念之中,忧心忡忡外,无非就是些开源节流,存谷防饥的小九九,而不是像谢董事长,虽然业务也这年不如那年,但尚能盈利,就风雨无阻坚持了13个寒暑。甚至让我这样非他的邻居且不够救助资格的人,也感一丝暖流涌向心头。
可见坚持产生价值,也催生感动。今后,如果再有人问21世纪什么最贵,我一定回答:贵在善行,贵在坚持。愿天下贫苦人,都有谢仲馀这样的芳邻。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3 楼
“中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国家可以随时收回土地。买的房子也只认土地使用权,这等于没有价值。中国人就像在为买一个水泥做的大箱子而辛苦工作。”——日本网友
■你共享我的产权,我共享谁的产权?
□五岳散人

经济适用房在很多地方拔地而起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这完全是另外一种给予富人的补贴。当年有记者爆出北京某地(也是我所在小区)的经济适用房面积大得很无耻,我从楼上看下去,发现邻居中开着奔驰、宝马的不在少数。后来这种报道就少了,不知道原因何在,估计大家也习以为常了,当茅于轼先生诟病的时候,顺便大家还挤对了茅于轼先生一把。
针对某些经适房的问题,最近正在起草的《住房保障法》中拟规定,将由出资的地方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出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装费用比例确定。就是说,经适房的产权将是业主与房主共同拥有,经适房的房产证看上去估计就像个结婚证了。但相信住进去的业主对这个办法未必情愿,一方强制而一方不情愿的结婚证,大致该叫做强奸证吧。
有意思的是,出资比例中,政府出资当然是土地事项,而业主出资当然是建筑及安装费用。我们知道,在一套房子的价值里面,房子本身是可以折旧的,但土地则不会折旧而且可能持续升值,这事当然挺不公平的。只要是读书看报的人都知道,房地产的价格当中,最大的成本就是土地,按照这个做法的话,那房子根本就没多少份额是属于业主的。
更何况当年盖经济适用房的时候,选择的地段都没那么好位置。比如说北京的经济适用房最初的两个大项目都是建在走上5分钟就能到高粱地里的五环外,现在经济发展了,这些地方的房价已经开始飙升,配套设施完整,然后就有人上来说要拿走你升值价格的大部分,这与入室抢劫有什么差别么?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你住在经济适用房里,才会说出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话。没错,个人的利益必须被强调,只有在强调了个人利益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才能有所进步。而且个人利益要是细说起来的话,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说起来,这个政策理直气壮的地方在于,当年政府批出这块地的时候,是没有按照市场价格执行的,而是一种政策用地。换句话说,政府用自己的资源给了你一点优惠,现在回来说想要利润分成,即使这样有强迫入股的嫌疑,但毕竟那也算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由于我们实行的是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是国家的,也是全民的,你占了全民的便宜,怎么能够不出点血呢?
按照这个道理顺着说,确实能让大家都从此闭嘴。但这个道理要是反过来推导上去,或许我们可以问问,既然土地是国家所有的,也是我们老百姓全民所有的,那么,市政府的土地权证上是不是应该也有我们的名字?或者说国企的股东里是不是也有我们的代码?如果这一切都没有我们的参与,今天你要是用这个方式来剥夺已经属于个人的财产,未免有下山摘桃子的嫌疑了。
您看,这是不是已经事关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即使那是他们当年施政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但只要今天可以如此立法剥夺公民的财产,明天就能做出其更变本加厉的举动。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5 楼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7 楼
“要用正直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即使是一条狗,你也要一视同仁。”——高尔基
■谁把农妇变成了“陈三两”?
□朱少华

近日,有网友发帖爆料称,一位年近半百的农妇,背着包裹到重庆开县政府办事,却因衣着不整,被两名守楼保安倒提两只脚拖行数米后,扔到地上。随后,农妇哭着准备再次爬进县政府大门,又被两名保安用脚踢出。对此,当地官员猜测“不存在这种情况”。http://news.163.com/10/0204/04/5ULDIL7G000120GR.html
我们无法知道这位农妇是因为什么事情要进县政府大楼的。但从其痛哭和下跪爬行的坚决态度上来看,她心中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政府部门解决或向某位领导倾诉。而作为“人民政府”也完全应该敞开大门让(更应该是请)人家进来,因为这个农妇尽管衣衫不整,但她却是地地道道的人民呀!但是我们看到两位保安俨然成了“哼哈二将”,先是凶神恶煞地倒提双脚将人拖出去,踢出去,后又是冷若冰霜地拦在那里,任凭年过半百,甚至和保安母亲年岁相差无几的农妇爬到面前,头叩到他们的脚尖上也无动于衷。看到这幕场景,相信许多人都痛心不已,特别是看到大楼前挂着的“人民政府”的牌子,真能把人的眼睛刺得生疼。
过去有一出古装戏《陈三两爬堂》,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为了申冤,陈三两在一群官老爷面前爬来爬去,跪前跪后,仰人鼻息,受尽屈辱。可那是古装戏,是距我们今天已经几百年上千年的封建君主时代才发生的呀!从半个世纪前,我们的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如今的政府都是人民政府,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人民是如何地肮脏和卑微,政府都应该有他们的一份,都应该把他们当成主人。现在却是“公仆”在大楼里高高端坐,有保安在门前站岗放哨,“主人”来办事还要看穿着打扮,衣衫不整的就能倒提双脚或干脆踢出去,甚至就眼睁睁地看着如同自己母亲一般年龄的农妇在大门前爬上爬下磕头求告而不能进门,不要说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是党纪政纪绝对禁止的,就是从做人的基本道德上来讲,这哪里还有一点人味?
但是,尽管网上照片明明白白,毫无合成的迹象,但当地官方却还在说“不存在这种情况”。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应该存在。也许问题查实后很快会将这两个保安辞退。但这仅仅是保安的问题吗?在农妇跪爬中间,大楼里的干部进进出出,谁也没有过问,俨然都是一副司空见惯、毫不奇怪、态度冷漠的样子。这对他们来说大概太习以为常了。更何况县政府大门的保安一般都是经过专门严格培训的,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要求”,保安有何胆子敢这么肆意妄为?日前某地保安以“县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事”为由拒绝和殴打前来办事的群众,现在这里却又以群众“衣着不整”摆出这样一种“衙役”的架势,如果把群众都当成“陈三两”,县政府的牌子上干吗还要“人民”二字?
开县县委宣传部
●上访农妇哭闹“严重影响了机关的正常秩序”
●不是拖而是“扶”,两保安“未打人、踢人”
●两保安冷漠对待上访人员,严重损坏政府形象
●上访户所反映问题经开县政府研究已获得解决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8 楼
“我们为什么要奢望文明呢?文明的代价往往是牺牲掉真实而简单的快乐。”——题语
■中国80后的草莓、蚂蚁与蜗牛
(来源:《工商时报》)

工作中的深圳“80后”(资料配图)
以前把80后称作是草莓族,说这个世代的人不能吃苦,但是谁又能了解这个世代的痛苦与挣扎呢?最近北京这群80后又有了新的封号,被当成了在社会底层默默努力的蚂蚁和蜗牛,虽然很委屈,但是却有一股强烈不服输的坚持。

《蜗居》在2009年红翻天(资料配图)
“蚁族”和“蜗居”是两本北京近期的畅销书,前者是一份历时两年的大型调查报告,专指生活在北京,但生活条件却远不如乡下农村的高学历青年,如蝼蚁偷生般的群居在北京近郊。而蜗居则是起源于上海,讲述80后世代背负房债、情债的种种煎熬,拍成电视剧后在北京引起热烈回响。

北京的城中村一角(资料配图)
北京近郊的唐家岭,虽然在天安门广场的方圆20公里以内,但是破烂的建筑与糟糕的生活条件,让人难以与北京市中心气派建筑连上线。这里的残屋破瓦象是蚂蚁窝,内部隔成许多小房间,顶多只能容纳一张床和一个衣柜,连书桌都摆不下。网络线是这群蚁族的最大安慰,即使笔记本只能放在板凳上使用,但却也能连结到全世界去。

挤地铁是蚁族的必修课(资料配图)
这里每天都上演著混乱与冲突。唐家岭的对外道路就象是印象中的农村产业道路,不平整的柏油路尘土飞扬,路边种著一整排桦树,再过去就是无穷尽的平野。可是,每天早上却有一群衣著入时的年轻人,沿著这条道路步行两公里到市区上班,和周边景色极度不协调。
有更多的蚁族,是必须每天挤上连车门都快关不起来的公车,换转地铁后进城上班,平均一趟可能要2.5个小时,每天有近5分之1的时间要花在交通上头。

他们通常花费1/5的时间在路上(资料配图)
负责推出蚁族调查报告的北京年轻学者廉思,率领著一群80后世代的研究员来对这群挣扎生活于北京的同龄人进行研究。经过两年调查之后,廉思提出了蚁族的概念,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这群年轻人的无奈与坚忍。报告推出后获得极大的回响与讨论。
廉思表示,蚁族的确切学术性名称应该叫做“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并不等同于过去大城市农民工的概念。蚁族多半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想在北京打拼出人头地,但无奈收入太低、生活消费太高,只好到唐家岭这种郊外,租便宜的房子过群居生活。
目前蚁族中,1980年后出生的占了95.3%,是最大宗的群体,和80后画上等号,是蚁族的重要特色。同时,蚁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低收入,平均月收入约1,956元人民币(下同),在平均月薪达到3,700元的北京市中,几乎很难生存。此外,聚居的蚁族也必须面对极差的生活环境,包括破败的违章建筑、小型特种场所等等。

蜗居剧照(资料配图)
蜗居的场景虽然以上海为基础,但是却也让生活在北京的80后世代年轻人感同身受,不但在网络上造成热烈讨论,其电视剧DVD、原著小说也在市场上热卖。

攒钱买房是年轻人最大的心愿(资料配图)
北京年轻人对蜗居内拼命赚钱缴房贷的年轻夫妻心有戚戚焉,尤其是现在北京市区房价每平方公尺已经超过2.2万元,对1个月才几千块钱工资的80后世代来说,房贷实在有如蜗牛的重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同时,蜗居也生动描写了乡下年轻人如何在大城市中奋斗生存,以及拿官场大人物来对比小市民的故事,让北京年轻人看了更有感觉。拿蚂蚁、蜗牛等生态链底层的生物来比喻80后世代的北京年轻人,除了是对他们生存环境有深刻反思之外,其实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赞誉这些80后青年,不畏潮流的冲击与挑战,坚持自己人生的勇气。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9 楼
■毛泽东论“拆迁”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发表讲话,着重讲经济问题、国际形势、中苏关系、大民主和小民主等四个问题。在阐述“大民主和小民主”问题时,毛泽东讲了一段话专门谈论“拆迁”:
“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0 楼
“门,紧闭。他手中只有一把刀,他甚至没有穿裤子。他本来有一条裤子,可是他用裤子换来了这把刀。冬天很冷,但他并不觉得。因为手上只要有刀,他的血就是热的。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要为这一战保持充沛的体力。他决不能浪费任何不必要的消耗。刀是他的兄弟,烟则是他的情人。空气渐渐的凝固,烟在他手中越来越短。烟在他手中的最后一点嫣红,就像情人的微笑。他的血也开始沸腾。但是他突然将刀扔在地上。“我败了。”猎人们一拥而上,将猎物擒获。 没有人看出他是如何败的,只有他自已明白这是一口杀猪刀,是杀不了狗的。”——雙刀娚孓
■谁让他在马路上撒点野?
□游有方

摘要:黎恩旺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在珠三角的几处地方都干过活,后来专职打桩,因向所在建筑公司老板索要三万元开发廊未果,便在喝下一罐红牛之后提了两把刀舞出一桩大事件,派出所在两队防暴警察的协助下才将其制伏。
“别拦着我,我也不要衣裳
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给我点儿肉,给我点儿血
换掉我的志如钢和毅如铁
快让我哭,快让我笑
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
这是当年崔健唱的歌,名字就叫《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看了“双刀男”黎恩旺的“事迹”,我觉得这歌倒蛮适合他的:黎恩旺脱了裤子,手持两把砍肉刀,叫喊着从市场一路冲到某建筑公司,根本没人敢拦,而他在马路上撒野也是为了追求一种感觉——— 做大事的感觉。当然,撒野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被行政拘留了十天后,黎恩旺前日随亲属回了广西老家。
黎恩旺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在珠三角的几处地方都干过活,后来专职打桩,因向所在建筑公司老板索要三万元开发廊未果,便在喝下一罐红牛之后提了两把刀舞出一桩大事件,派出所在两队防暴警察的协助下才将其制伏。其实,这个在网络上又被称为“黎叔”(《天下无贼》里的盗窃团伙头目)的年轻人,根本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并非真想杀人越货,而是想借此引起媒体注意,使得他的一些“重要思想”得以传播。说这是行为艺术吧,又已经“干预生活”了,但总之他的目的算已达到。
记者代为编订的“黎氏语录”有:
1、我觉得这个社会就是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在道德上,我不应该这么做,但在现实中,我必须这么做,我没有回头路了。
3、我叫黎恩旺,有恩才有旺,只有别人施恩予我,我才能旺,没有恩,我不会旺。
4、凭什么这些有钱人可以开好车住豪宅,我连烟都没得抽……
这是一个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的想法,不想窝囊一辈子,又不想脚踏实地地干,因为自认没那个本事,更看不得有钱人开好车住豪宅,于是认定改变命运在此一举(刀)。虽然在拘留所呆了十天,但他对此前的行为依然觉得“没什么划不来的”,而且“心情决定行为”,“我还会回来的”。
像兄弟我这样在珠三角某城做稳了奴隶的人,对黎恩旺的态度可谓几分同情几分厌恶,至于是三七、四六还是五五开就不清楚了。这个世界当然不公平,但不公平主要是指游戏规则,而不是有人开好车住豪宅有人却连烟都没得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理解为丛林法则,那就是暴力的同义语,而黎恩旺的两把杀猪刀确乎让人隐隐感到不安,因为他说“人只要一天不死,就要吃饭,没衣服、没饭吃,就只能去偷去抢”。其实,黎恩旺也有过脚踏实地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曾经阔过,找老板承包了一部打桩机单干,但不错的收入都被他赌掉了。这便是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说明底层也有底层的毛病。黎恩旺没有作恶,只是撒了一点野,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取决于每个人的“问题意识”。我不同意小题大做过度诠释,但似乎也不能完全当没发生过。
这个时代,总是闹剧与悲剧不分,闹中有悲,悲中有闹,都云世事乱,谁解其中味?
●双刀男大闹四环路
http://gcontent.nddaily.com/2/bd/2bd2e3373dce441c/Blog/34f/7be022.html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1 楼
“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余则成
■蚁族“逃离北上广”背后的真问题
□张鸣

要不要逃离北(京)、上(海)、广(州)?现在成为一个网上炒得很热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显然是某些部门希望提给大学生蚁族或者将要成为蚁族的应届大学生的,当然,某些长期的北漂或者海漂,似乎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相当老了。几十年前,政府就号召大学生,不要迷恋大城市,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不过,现在的提法,是把祖国的需要,暗中换掉了而已。
如果说逃离北上广,仅仅是离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级都市,转到珠三角、长三角或者环渤海经济区这些地方去发展,也许还有几分可行性,但是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号召大学生去内地和边疆发展,则基本上行不通。行不通不是因为大学生害怕艰苦,迷恋大城市,而是那些地方他们大体上没有发展的空间。
一个我们学校曾经到边疆支教的大学生告诉我,他其实蛮有理想的,支教在内蒙古一个县城,就打算毕业后在那里做一个中学老师。但是,去了以后才发现,那里的中学老师早就超编了,不仅中学超编,县城里所有吃公粮的地方,统统人满为患。像他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人家公开说,根本不需要。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很多内地的中小城市,吃公家饭的地方,早就满出来了。开公司创业,没有当地强有力的靠山根本没门。而且由于经济不发达,大学生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多少空间。一个非常明白的事实是,无论什么人,要想在市场上找机会,还得去发达地区,不仅农民工打工如此,大学生打工也是如此。
什么叫蚁族?实际上所谓的蚁族,多为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漂在北京,工资收入非常低,只在一两千元上下,成群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群租房或者地下半地下室里。这些人绝大多数出身农家或者小城镇的贫民家庭,只能上三流甚至四流大学。在学校基本上什么也没学到,既无素质,也无技能。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可能只长了一点见识(在城市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少数人英语比中学好了一点。显然,这样的大学生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就是没有经济危机,他们在最初的时候,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回到家乡,由于父母无权无势,更是死路一条。唯一的出路,是跟众多农民工一样,往沿海发达地区去。由于大学生基本上难以接受蓝领工作(其实他们的身体也难以胜任),因此,找底层的白领工作,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在目前看,还是最佳的选择。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年即将毕业的六百多万大学生,有相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因为比较起来,这里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空气,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别的地方,包括苏州、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要好一点。
在北上广做蚁族,固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还能给他们以希望。鉴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基本上都得在就业后的岗位上才能获得,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拼杀,显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就是为什么蚁族忍受蚂蚁一样低贱的生活状况的时候,还能相当乐观的原因。因为,举国上下,只有在这里混,希望才最大。这种苦涩,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不靠谱的希望,正是支撑蚁族走下去的动力。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不是号召他们离开北上广,而是给现在的蚁族一点培训,给他们更好更公平环境,给他们以机会,给后来的蚁族更好的教育。
●“蚁族”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甚至“9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一名漂泊在外的蚁族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
http://view.news.qq.com/a/20100203/000002.htm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3 楼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4 楼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也总是准时拉开大幕。统计显示,春运期间,全国有二十几亿人次通过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方式出行。这场占了世界人口1/3人口周期性大迁徙,牵涉地域之广、过程之惨烈、体验之痛苦,堪称世上最强。千万里的路程挡不住一颗回家的心。每年春节,远在异乡的人们总要挤上回家的路,去圆一个团圆的心愿。回家的渴望是挡不住的,就让我们祝福每一个回家的人路上平安。——引言
■上帝保佑回家的人们
□锐圆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天气不好,全国多个地方有雨雪,这让奔波在路回家过年的人们更添一份急切,这也让在家等候的人更多一分挂念。飞机会不会晚点?火车会不会更挤?长途客车会不会超载?当我看到有十万农民工要骑着摩托车回家时,鼻子不禁有些发酸。
我知道这一点点的“感同身受”对那些在路上的农民工兄弟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生活中的艰辛早已视若等闲,但我还是应该说点什么。
首先希望老天爷不要为难他们,多来点晴好的天气。路上都是恓惶人,何忍再作雨纷纷。
据报道,这几天,321国道、325国道、263省道等车流滚滚,骑摩托车返回广西、湖南、贵州、四川过年的外来工络绎不绝。广东有两万多交警上路维持秩序,并在全省主干公路设了近千个摩托车休息点,有的路段还派警车为摩托大军“护航”……
在这里还要向汽车司机特别是那些自驾回家的朋友们问个好,希望大家在路上对骑摩托车回家的人多一些关照,不要强行超车,需要他们让道时,不要不停地用喇叭催促,这些摩托车都是短途代步工具,一来长途驾驶会很疲劳,反应也慢;二来他们大包小包,有的还带着老婆孩子,这样一来平衡性都很差,他们要让道,需要慢慢地顺着边遛,急刹急拐都容易出事。大家回家都不容易,他们更不容易,拜托大家关照关照,担待担待。
每年春运阶段,都有一大批农民工选择骑摩托车,从珠三角回到湘、赣、川、桂等地的老家,骑摩托车长途旅行,尤其是后面还带着女友或妻子,要说是个浪漫的事,骑摩托车回家的男男女女,间或有一点浪漫的感觉,但总体而言仍然是一种被浪漫。刚出发时,大家不免有些浩浩荡荡的感觉,但漫长的归家路,摩托车终究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今年春节前,中国开通武广、郑西两条高速铁路,在国家大笔投资兴建高铁的同时,似乎有更多的农民工却自己投资交通工具,用他们认为最经济的方式回家,这两件事情当然不能全然对立,却也不是全无关系,一边是据说连美国人都眼热的高铁,一边是滚滚的摩托车大军,一张火车票,农民工既有买不到的问题,也有买不起的问题,怎么让农民工在珠三角多挣一点,才是一个真问题。
十万摩托大军冒着冷风向北行进,交警在提供方便和服务的同时,也一再声明不鼓励这种返乡回家的方式。作为普通人,我也只能祝福他们一路平安,但安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收入问题。让这些冒着风雨、冒着安全风险的农民工轻松地买一张和谐号火车票,让他们体体面面回家,不会是个奢望吧?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5 楼
■不能不说的愤慨
□老郑

近几个月来,我通过民营的“城际快递”公司(如:申通、顺风、韵达等快递公司)向国内外寄出了200多套文集和其它物品,令我惊讶的是,所有的快递都及时、迅速、完好无损地送到了收件人的手中。回想一下这两年来使用民营公司“城际快递”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生被盗、丢失和延误。这不能不让我对这些民营快递公司肃然起敬!
再来看看这两个月来,朋友通过“国家邮电局”的EMS特快专递给我寄来物品的结果:两次快递,两次被盗!!!就连我通过国家邮电局给甘肃朋友普通邮件寄的文集和光碟,虽然使用了从邮局购买的坚硬纸箱,可其中的光碟还是碎了!!!给内蒙古的亲戚发送的一箱衣物,箱子被铁棍同开,部分衣物被盗!!!我不能不问:难道这就是国家邮电局的作为和信誉吗?今后我还敢再通过国家邮电局发送EMS快递和邮件吗?
国家邮电局的信誉居然还不如民营邮递公司,这不能不令人惊讶和遗憾。
而EMS屡屡发生偷盗顾客快递物品的行为实在令人震惊!这是什么行为?监守自盗?盗窃?变相抢劫?---总之,一定是犯罪!
经过“行内”朋友帮助分析:EMS也是有这一套监控措施的,如果在一家收件或送件基站内屡次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不是一人所为,很可能是在一些小头目的操控下集体作案分赃。
让我来真实地告诉大家最近两次武汉和内蒙古的朋友通过国家邮电局的EMS快递寄来物品被盗的严重情形:
1、刚刚过去的09年底,武汉的朋友通过邮电局的EMS给我寄来了深山绿茶,两个绿色的长条纸盒包装、密封,每个纸盒内装4罐特级绿茶(可乐罐大小)。当天收到EMS快递后,我想都没想就签收了。可当我之后开箱时,发现了一些异样---EMS快递纸箱上比平时的邮件多缠绕了数层透明胶带。打开快递一看,一个包装盒是完整的,4罐绿茶都在;而另外一个包装盒被撕裂了一个口子,其中只有两罐绿茶。我当时想,也许朋友只寄了6罐?但直觉告诉我有点不对:一是EMS包装箱上有明显开箱后又多缠的胶带;二是被撕裂的内包装。为此,我给武汉的朋友打电话询问。结果,我们都大感吃惊---EMS快递邮件内的物品被盗了!朋友很愤怒,要去他们那里的邮电局查问,我说:查都没用了,因为我们自己签收了才打开的邮包,算了,我这边也不查了,今后咱再不用EMS了!就这样,我们都忍了。
2、就这两天的事---2010年2月2日。春节临近了,内蒙古的亲属从呼和浩特市邮电局用EMS给我们快递来一大箱食品,其中有特色点心、奶茶粉、炒米、熏鸡、奶皮等。2月2日EMS送到我家时,想起上次发生的茶叶被盗事件,我们多了一个心眼,要先看看整体外包装情况。这一看,我们就傻眼了!!大号纸箱的一个侧面,正中间的地方有一个能同时伸进两个拳头的大窟窿,而且明显是人为地、为盗取内装物品而捅开的!我当时拒绝签字,速递员有点慌了,说:“你不签收就不能打开邮箱,如果要检查物品,你必须和我回邮电局查验!”---整个一个霸王条款---偷了你都不让查验---为了这点食品,我值得和他大老远跑一趟邮电局吗?
我说,这样吧,我伸手进去摸摸总可以吧?因为内蒙古的亲属短信告诉了我都快递了什么,如果“丢失”不多(请注意,我仅敢使用“丢失”而不敢使用“被盗”,否则,你的邮件就会被强行带回,那会有更多的麻烦啊!)
没等快递员同意,我的手已经从那个大黑窟窿里伸了进去。我依次揣摩了一下各个不同的塑料袋中的东西,心里稍有放松,因为觉得多数东西还在。为了省去返回邮电局查验的麻烦,我就签收了。之后,我们打开EMS快递大纸箱,这才“一睹庐山真面目”:哇!那状况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所有塑料袋几乎都被人的手指捅破,清点一番,发现一包特色点心和一袋炒米被盗。但最让人恶心和离奇的是:那张奶皮,居然被邮局的盗窃分子那肮脏的黑手给捏烂、揉碎、揉成了一个白色的面团---别说吃了,看着都令人作呕!真不知那盗贼为什么要那样揉捏?难道他觉得奶皮里裹着金条不成?!
是可忍孰不可忍!连续两次发生在国家邮电局的EMS快递邮件物品被盗窃令我十分愤慨---倒不是仅仅因为我个人损失了那么一些值得不了多少钱的物品---主要愤怒的是:这是什么世道啊??连国家的邮电局都这样公开盗取用户的快递邮件物品,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大家想想:我们就用了两次EMS快递,就被偷盗了两次,那么,究竟有多少用户的快递物品被盗了?想想都可怕。
我给深圳市邮电局投诉处打了电话,在强行让你听了两分钟广告(邮电局和银行系统与广告公司公开掠夺用户钱财的流行做法---因为所占时间都会从你的座机的电话费中支付)之后,终于有人接听了我的投诉。详细听取了我两次EMS快递被盗的情况并记录了我刚收到的这个快递的号码后,接线员说一定要向上级报告,严肃调查。没过多久,EMS临近我家的分送站负责人打来道歉电话,说他们事先也注意到快递箱上的窟窿了,应该叫我去邮局当场查验,但却疏忽了,就那么送来了...云云。这样的事,谁能说得清楚啊!之后,市邮电局还真来电话道歉和询问。但那有什么用呢?东西已经被偷了。
不!有用!至少我让他们明白了,我并不是为我被盗的那点东西心痛,我是为国家的信誉,为国家邮电部门严重的诚信缺失而痛心!由此也联想到近几个月在主流网站看到的邮件被盗呈蔓延和扩大趋势的报道,我觉得,这简直有点兵荒马乱、盗贼四起的味道了!
这样的问题绝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尽管是少数蛀虫,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这样的 “监守自盗”的犯罪行为采取严查严打,因为,国家邮电局的信誉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诚信!
不论怎样,今后我是不会再通过邮电局的EMS发送快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