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A出沒,請注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3:47:51
MAMA出沒,請注意!正文 評論(6) 更多妙論英語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轉發 MSN推薦 博客引用 發佈到 MySpace.cn 字體李淼

北京的雪終於開始化了。於是洗車,於是排隊,於是人人洗車,於是排出了怒長的隊。忘記帶手機,車上唯一的讀物是一張洗浴城的廣告。哎,死盯住前車尾,半個小時的折磨。

前面的“花冠”很新,後排塞滿絨毛玩具。保險槓上喜氣洋洋的貼了一個車貼---MAMA IN CAR(車內有辣妞一名)。不是第一次看見這個有中國特色的英文車貼,每次都能讓我“竟無語凝噎”。凝噎半小時的結果,決定寫寫BUMPER STICKERbits and pieces

在上個月敗給中國之前,美國一直是全球汽車工業的生產和消費一號兒財主。面對這樣一個人人開車並且強調Being Seen & Heard的龐大群體,BUMPER STICKER在美國擁有著最廣泛的市場。

世界上最早的民用車型,福特Ford Model T是注定沒法趕上BUMPER STICKER這時髦的---因為這種“老爺車”的車型上還沒有出現後保險槓的設計。1927年推出的Fort Model A出現了能為BUMPER STICKER棲身的BUMPER。但可能是被隨後的經濟蕭條折磨得身心疲憊,直到二戰期間,美國人才發現了利用保險槓上的小小空間來表達自己是多大的一個舞台。

發展到今天,BUMPER STICKER成為了美國人最直接的宣揚個性、表達自我的途徑之一。車主們通過短短的一句話或者幾個單詞,讓別人在幾秒鐘了解自己的人生信仰、政治傾向、團體組織、職業愛好、生活觀念。以政治為例,普通民眾最直接的政治傾向最常展現在兩個地方,一是家家門前草地上類似 “Vote Democratic” 的插牌,再就是隨處可見印有 “Obama Is For Change”這樣文字的BUMPER STICKERS。好笑而又刻薄的車貼往往最受青睞,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剛剛結束的時候,很多“反奧”分子開著貼有“Somewhere in Kenya, A Village is Missing its IDIOT!”的車子招搖而過,引來路上一片不屑或叫好的Beep-Beep聲。好在美國人的尖銳只表現在針對政治或者公眾人物上。對於性別、種族這類的敏感話題還是沒有人敢冒著被砸車的風險直抒胸臆的。

國內我也見過很多車貼,由於環境關系,大家的表達都比較含蓄。最常見的是不疼不痒的“別吻我”、“新手舊車”,莫名其妙的“熊出沒請注意”。再有就是兩個女性比較常用的“MAMA IN CAR”和“BABY IN CAR”---可惜這兩句英文都錯了。

BABY IN CAR,這句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寫法應該是BABY ON BOARD。IN (the) CAR給人感覺是車裡有個東西放著,ON BOARD才能體現車內有個活生生的乘客。可能是為了國人好理解才寫成“寶貝-在-車裡”,但幹嘛不直接寫中文呢?到底是想不想讓人看懂呢?好納悶兒。

MAMA IN CAR,是想說車內有孕婦吧。MAMA,怎麼說呢,有點兒語言風格,像是“馬麻”。在美國的南方或者黑人饒舌歌中,也被引申成類似“辣妞”的稱呼。有一類笑話,叫YO MAMA JOKES。想象兩個小男孩在學校操場對罵,你來我往花樣百出,攻擊的對象都是對方的MAMA---Yo Mama's so stupid she failed a surveyYo Mama's so fat, when she backs up she beeps.。其實“車內有孕婦”的好玩車貼有很多的:

Pregnant Is The New Sexy!

Back Off! Pregnancy Hormones In Full Swing!

I Love Pickles

I’m Not Fat! I’m Pregnant!

好玩的看過一個,“I’m Not Fat! I’m Pregnant”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兒---With Ice-Cream’S Baby!

(本文作者李淼曾任紐約市調查局調查員,美國期貨行業協會審計調查員和CCTV9套節目播音等職,現任新東方商務英語教師。本欄目所述僅代表她的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