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棒喝奥巴马的启示:中美关系也许真的要翻开新一页--网友影响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58:09
市场棒喝奥巴马的启示:中美关系也许真的要翻开新一页
[取消置顶][精华][推荐]
发表于:2009-01-27 21:22:46 作者:屯田之印更多作品
级别:上将积分:104615
市场棒喝奥巴马的启示:中美关系也许真的要翻开新一页
小事可以变成大事;没有事可以找出许多事……用这样的话来总结几十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应该完全符合事实。美国人动不动对中国横加干涉、无端指责,中国只能解释或者颇有几分无可奈何的抗议——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亲身体会,即使是中国人多少都有些习惯,甚至麻木了。
然而,时间进入2009年,美国无端指责中国的“惯性”被迫刹车了——
1月22日,刚刚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屁股还没有捂热白宫的板凳,刚刚被提名、还没有通过国会任命的的财长提名人——盖特纳,依然循着这美国对待中国的“惯性”,在回答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书面质询时,公开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并牛B烘烘的宣称:将敦促中国在设定人民币汇率方面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中国方面还没有来得及“解释”“辩白”和“抗议”。外汇市场就“闻讯而动”:美国国债出现大量抛售,立刻出现价跌量增的状况!
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各大媒体立即刊登时评和署名文章,纷纷批评盖特纳的言论,英国《泰晤士报》23日发表评论说,奥巴马政府候任财长盖特纳指责中国操作汇率的举动将被证明是"危险的策略",并可能使两国关系受损。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经济学家布雷特·斯旺森的文章,认为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日前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言论是错误的,当前美国经济的问题缘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失当;斯旺森认为,盖特纳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言论是过度反应,也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种种误解,但问题的实质并不是“全球失衡”,而是美元政策的失当。
最可笑的是美国《纽约时报》1月24日的报道。报道援引美国分析人士的话说:美国候任财长盖特纳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举动“另有目的”,是为了要求国会不要再通过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法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贝格斯滕说:“政府是在说,‘我们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贸易立场,因此你们无需再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法案’。”
对中国而言,一切似乎仍然在“按部就班”,1月25日,央行的一位副行长采正式出面“驳斥”美国关于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有关专家陆续登场解释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似乎比中国政府更紧迫、更认真——美国政府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1月26日就正式公开回应说:在财政部今年春季向国会递交报告之前,奥巴马政府不会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作出判断。可盖特纳是美国政府的后任财长,他所说的就是美国政府的看法啊?就是“奥巴马认为”“奥巴马政府认为”啊?对此,世界舆论的评价是:美国政府试图淡化处理盖特纳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指责,称美国寻求同中国保持“全面的”经济关系。
其实,个中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这一改过去几十年两国关系“风格”的事件进程,只有一个原因: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美国,现在发行的国债超过了11万亿美元,3亿美国人——包括老人和婴儿在内,人均负债36000多美元。这些还仅仅是国债,把美国全部债务加起来,人均负债大致还要乘以10。在这种理论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美国依靠的是美元结算方式和国家信用来继续发行国债过日子。而中国由于近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在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而且,在经济危机致使“现金为王”的特殊时期,中国20000亿规模的外汇储备,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严重缺乏流动资金的各个国家追逐对象。此消彼长之下,中美关系的“惯性”出现一次急刹车,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由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付美国的指责和攻击,不需要中国花费太多的心思,因为,市场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对待“欠债人”和“债主”——即使那个“欠债人”再身强力壮,市场也轻易不会买账。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棒喝奥巴尔,也许可以启示我们:中美关系真的要翻开新的一页了!
当然,彻底改变中美关系的位置,仅仅靠这一条还远远不够。既然实力可以决定态度,决定地位,中国还应该继续加油——在经济、科技、军事各方面继续付出辛苦努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下去,一直到彻底改变实力对比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