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资料辑录→文化遗产保护→慈溪城区挽留明代“三山所”历史风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4:13:49
慈溪城区挽留明代“三山所”历史风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4月14日 8:39
宁波日报讯(记者顾玮)慈溪浒山是一座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它在明代时称三山所,城内至今仍留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抢救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已成为当务之急。日前,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城区内的史迹分布状况,提出浒山城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建议,其中最能体现明代三山所历史风貌的北城门遗址有望得到妥善保护。
三山所北城门遗址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年)。到明嘉靖年间时,逢倭寇入侵,三山所与龙山所以及临山卫互为犄角,在抗击倭寇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当地人民抵御外辱的一座历史丰碑。浒山北门现存的城门遗址高3.1米,宽3.8米,进深5米。如今,人们站在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的明代城墙旁,仍依稀可以想见当时三山所关隘的雄姿。
“所”和“卫”都是明代驻兵的地点,“所”的驻兵人数要比“卫”少。浙东是明时抗倭的前沿,现在慈溪的不少地名中依然保留着当时的历史痕迹。在慈溪浒山城区范围内,与三山所北城门遗址类似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几处,如位于浒山城区工人路与解放街交叉路口的“双眼井”,这一区域在明代时是三山所巡司弄所在地。双眼井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井高80厘米,宽60厘米,深3米,是当时三山所军民生活用水之源。双眼井,顾名思义有两口井,可惜保存至今的仅有东侧一井。
慈溪市有关部门在将三山所北城门遗址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前,将首先控制遗迹周边的建设规模,以便维持历史遗迹的现状。同时,三山所北城门遗址中的“建雉堞”、“造月楼”、“双眼井”等已遭破坏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有望得到适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