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论坛报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往昔与今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20:19
在1964年初,我在苏丹喀土穆大学做研究生工作。对非洲的许多人来说,被暗杀的约翰·肯尼迪是美国最好的象征。苏丹当时由一名比较温和的军人阿布德(Ibrahim Abboud)执政,他没能抵制要求恢复民主的学生运动,不久后被推翻。
南方的叛乱刚刚起步,但遥远的达尔福尔很平静。周恩来在镇上。我开着摩托车前往机场,不知怎的,加入了跟随周恩来和阿布德乘坐的红色劳斯莱斯后面的队列,他们正前往尼罗河案的总统府。
苏丹是周恩来对非洲十个国家的访问中的一站。在这个盛大的非洲之旅将向所有国家提供友谊和援助,提供解放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下的地区的援助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不结盟国家的友谊。
周恩来的访问是当时中共最大的非洲外交,而且引起了西方媒体和外交官的关注,他们认为在东方的“红潮”中可能失去非洲。
在稍后我观察周恩来工作的成果。在刚刚合并的坦干伊加与尚吉巴联合共和国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有中国产品的盛大展览,璀璨的红绿楼阁充满了龙。
在沿海小城坦噶,我碰到了新中国的另一面。我和其他人坐在餐馆中,惊愕地看着30名穿着毛式装束的工人鱼贯而入,一致坐下,安静而快速地进食,然后以军事的秩序鱼贯而出。这不是非洲生活的对立面吗?
尽管中国国内很快卷进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它至少履行了一部分承诺。特别是,它建造了坦赞铁路。被陆地包围的赞比亚的铜依赖铁路运输,要经过白人统治的罗得西亚(现在得津巴布韦)和安哥拉,而坦赞铁路把它从这种状况中解放出来。
但也留下了一些猜疑。周恩来自己曾不讲外交策略地宣布非洲“革命时机成熟”,那些认为自己刚刚进行了反殖民主义革命的领袖们并不是那么接受这种说法。
被鼓励到北京学习的非洲学生们遭遇到比西方更严重的孤立和种族偏见。修建铁路等援助计划使用大量中国人,这被谴责为无助于技术转移。而且中国不仅要和富裕的西方国家争夺注意力,而且要和苏联类似的反殖民主义主张的外交活动竞争。
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中国更强大,而且它的贸易对非洲更重要。但本周非洲国家在北京的聚会也许可以视为周恩来1964年访问的回访。如果说中国如今更重要,那非洲则比冷战和反殖民主义为主旋律的时期更复杂。
但一些共同的调子依然存在。中国是贸易和减少对西方依赖的机遇。中国是受欢迎的,因为它总是反对外国干涉和分裂运动,因为它总是为了原则和私利这样做。
但中国的商业议程可能如同当年周恩来的革命议程那样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引起忧虑。种族问题继续质疑中国友谊的真挚。新兴的非洲产业把中国看成是威胁,而不是机遇。
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1964年时在非洲没多少人知道,而如今也是重要的国家。而美国可能有天会重新夺回在肯尼迪在生时的灯塔地位。
从个人来讲,回顾1964年,我对中国目前对非洲的友谊难以感到兴奋。(作者:Philip Bow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