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前的今天 中国提出适当节制生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3:33:58



   当下位置:主页 -旗帜论坛 -时事评论 - 帖子阅读 [ 进入框架 ]
本版版主:
主帖标题:五十五年前的今天 中国提出适当节制生育收藏
唐尧
★★★★★★
经验:3654
注册:2005年3月29日
主题开放   ——   欢迎跟帖!    (来源:原创) 文章ID:646152 2010-1-31 11:35:18
五十五年前的今天 中国提出适当节制生育
1955年1月31日,卫生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送《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在中国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应当节制生育的。中国现在已有6亿以上人口,每年要增加人口1200万到1500万。在目前条件下,人口增加过速,会使国家和家庭暂时均感困难。3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中共中央批示指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人民网资料)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政务委员、有“和平老人” 之称的邵力子就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1954年9月,邵力子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节制生育和传播避孕知识。同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发言。无疑,这个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时最高领导层的认同态度。
1954年12月27日,刘少奇专门就节制生育问题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说:“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1955年2月3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干部会议上作《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的报告,其中指出:“要在我们干部中间提倡邵老提议的节育的办法。”
毛泽东在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
毛泽东在这段话里,不仅赞同提倡节育的做法,而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要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在3月1日的会上,针对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理论的演讲,他说:“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从这里不难看出,毛泽东在十分庄重而严肃的重要会议上,已经正式提出了计划生育的主张。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马寅初,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发言,提出了他的人口控制理论。1957年6月,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作了书面发言,阐述他的人口控制理论。7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整版刊登了他的发言,标题就是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新人口论》。
二战结束后至五十年代末,世界人口空前膨胀,中国也是如此。这也是符合战后对人口发展的最普遍的认同,世界大战后,都会出现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再生产出现了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势头。然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还在于旧中国长期黑暗统治造成“一穷二白” 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所以在关于节制生育的问题上,党和有识之士走到一起也就很自然了。
第一次我国人口普查结果(1953年6月)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不含港澳台)。毛泽东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在这里似乎理解其基调是控制人日增长和波浪式地增长。所以在会议结束的提纲中写到:“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
一方面毛泽东说:“我是赞成节育的,并且赞成有计划地生育的”;另一方面也还主张适度增长。如在1958年1月28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也说过:“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毛泽东同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别等民主人士谈话,在谈到人口问题时,他一面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在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这里可以看出,在战略大局上,毛泽东是主张计划生育的;但是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譬如人口控制数量究竟是六亿合适还是八亿合适?起码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不提倡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但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同样是国家的主要的资源之一。
站在世界人口总的发展水平上,中国的人口发展水平是中等范畴。世界人口从1952年到1982年间总的是翻了一番,我国没有在这30年间翻番。关于《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这种抹黑历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是在批马寅初后,毛泽东说:“人口节约,要三年试点宣传,三年推广,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计划,不然人口达八亿再搞就晚了,初步达到计划生育。”中国人的生育观念比较强,这也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毛泽东不急于断然控制人口另一个更深沉问题是人口的身体和文化素质,调节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地区分布等结构。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所作的几件大事,就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伟大。第一是在全国可能的人群中进行文化扫盲,在人类历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人,到六十年代初基本完成,提出全国学龄儿童的普及教育和实施纲要;第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消灭甲类传染病、控制乙类传染病和地方病,到七十年初期建立起城乡防疫和医疗体系;第三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第四是提倡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第五提倡“上山下乡”、“干部三同”、“五七道路”减小城乡差别。用西方学者一句评语:“人类历史上有谁在解决社会公平、维护下层人民利益方面比毛泽东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毛泽东的晚年还致力于逐步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