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经典:陆机《平复帖》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4:05

 图片:
苍茫中的墨色

—陆机《平复帖》



  提起陆机,更多的人会想到他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字士衡,东吴的世族,吴亡后到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重。陆机在文学上是载入史册的人物,辞赋、诗歌、散文很多,其中以《文赋》最为著名,是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总结了前人的写作经验,又结合自己切身的写作感受,使这篇《文赋》成为:“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从文笔来看,陆机是主妍丽、重声色的,有些句子着实漂亮:“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在书法领域里,一提起陆机,人们必然想到他的《平复帖》,《平复帖》为纸本墨迹,章草,纵23.8厘米,横20.5厘米,9行,84字,没有款,历来传为陆机手笔。在古代出于名家之手的书法墨迹,应以  《平复帖》为最早。明代董其昌说:“盖右军(王羲之)以前,元常(钟繇)以后,惟存次数行,为希代宝。”
  《平复帖》问世以来,为后人所激赏。明代张丑就比较过:“西晋名贤手迹,且章草奇伟,远胜索幼安(索靖)、谢安石辈乎。”《平复帖》大致书于晋武帝初年,与严格的章草笔法还有距离,是隶变草阶段的“初草”,读起来颇为费力。这种初草的形式更多地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情绪,把人们引导到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之中—读不懂,却不忍释卷。陆机的《平复帖》和东津王羲之的《兰亭序》在韵味上、外表上有一段非常遥远的距离,虽然二人相隔不过四五十年,但要从《平复帖》过渡到《兰亭序》,书风仍需一个质的飞跃。《平复帖》通篇是章草的古意盎然,很浓郁地散发着古朴、淳厚、深沉、凝重的气息。陆机显然还接受着秦、汉、三国时那种古厚书风的熏染,用笔以按为多,轻提为主,线条大抵粗细相近,浑圆为本,没有那种潇洒飘逸的挥洒。造型也以包含、收束为主,不使线条游荡过远,如同一个花蕾正待展开,尚未展开到位,却又收合起来了。草书在陆机手中,还未曾成为大起大合的形式,书法家专注于一个个体的单字,务求书写成形,却还未能尽情挥洒连绵而下。也正是由于这种控制,犹人乘骐骥,以衔勒制之,显出含蓄蕴藉之美。含而不露,如盘马弯弓惜不发,这似乎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却比马狂奔、箭离弦更令人期待。古来就有“藏锋”之说,就是不让尖锐的笔锋过多出现,甚至遁迹如剑在鞘中,锐气不泄。作为书法家的表现,应如明人陆石雍所说:“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这一点,《平复帖》正是范本。
  《平复帖》给欣赏者一种视觉上的模糊,模糊是相对清晰而言的,清晰好看,一点划尽在视觉中。《平复帖》不那么好看,不是视觉喜爱的盛宴,而是晦涩、囫囵、浑沌不开。这种趣味从何而来呢?明人詹景凤认为:“路士衡《平复帖》以秃笔作稿草,笔精而法古雅。真迹也。”从笔迹来看,詹景凤的推断也有道理,由于笔秃、锋芒已无,书写时笔意朴拙、沉着,线条浑圆,如米芾所说:“火箸划灰,连属无端”。由于轻重交替不明显,那种细腻的、精工的 线条就没有了,而流露出的是苍老、苍茫之态,浑茫一体。线条取钝、秃、拙、沉之意,就意味着欣赏者不能耽延于外表,而更须意会、感悟、否则就不好看而弃之。古人曾认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虽然是矫枉过正之语,但其中的道理也正在于求高古。在文学和书法两方面的创作上,陆机的书法正与文学的尚巧丽相反,反映了一个文人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段。
  《平复帖》虽然称不上严格的章草用笔,却通篇都运用了极其简约的线条,是那种率意的简约。简约是书法家提高自己概括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刘勰就认为:“简言以达旨”,能达到旨意就够了,其余皆是累赘。尤其是曹书记,趋简是它必定的方向,因此何为主笔何为次笔,或留或舍,都是有其规定的。陆机在《平复帖》中显示了趋简的本领,大刀阔斧,删减无羁,大胆而率意,因此《平复帖》也就不如索靖的《月仪帖》好看和规范。率意而为给后人带来了阅读文字上的障碍,能够朗朗上口地像背诵《兰亭序》那样,将《平复帖》诵读出来,显然是一道难题。简过了头就会产生歧义,而再加率意书写,有的就更不可识辨了。可见,简也有一个限度,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就是专家释文,也有不少难以达成一致的。现在,移录启功先生的释文:“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执(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譬如,起首二字,启功先生释为“彦先”,而张伯驹先生则释为“舍兄”。
  《平复帖》作为我们所能见到 的最早名家墨迹,的却比刻于石碑上的文字更令人喜爱,通过墨迹而磬露出来的天趣横溢,笔意苍茫,都是石刻所无法产生的,它更具有一种书写状态的真实,让后人看到如何具体的书写,墨色在运动不一的状态下的干湿浓淡之变。在明人顾复的眼中:“墨色微绿,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近人傅增湘也写道:“墨色有绿意,笔力坚劲倔强,如万岁枯藤”,他们都有幸逼近《平复帖》而欣赏,真是难得的眼福。
  陆机生于公元261年,卒于303年,因兵败被人进谗言,为成都王所杀。在一个书法家四十余岁时,能有如此苍茫笔调,也很令人惊叹啊。





章草经典:陆机《平复帖》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章草名篇:《出师颂》0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书画诗翰合册》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经典ps教程4000例 转帖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经典ps教程4000例 转帖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兰花图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草书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楷书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手抄《淮南子》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篆书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篆书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菊花图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篆刻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楷书韩愈文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汪维成:论印诗二首之一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汉半两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汉五铢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珍珠泉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淮南王墓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芸香室诗存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汉瓦当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明代青花瓷片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矮足豆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