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睡吧,大多数开发商即将消失……(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4:30:02
作者:烟酒骆驼  提交日期:2009-12-19 00:31:15 楼主       洗洗睡吧,大多数开发商即将消失……    如果翻一翻2003年重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50强名单,很快就会发现,很多企业现在已经没有声音了,他们已经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莫非,这些企业技术落伍,管理粗糙,不求上进,从董事长到员工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饭桶?
  如果2003年太遥远了,那看看今年评出的50强,除去前十名,看看后面这40家光荣的上榜企业,在重庆还有多少土地储备?
  莫非,这些企业翅膀都硬了,重庆池塘太小了,养不下这群大鱼? 
  
  他们赚了钱,但是他们没有钱。
  这之间并不矛盾。他们赚的钱,和我的工资比,当然是天文数字,但是如果放到另外一个层面上去比,那就实在是有些可怜了。
  很多开发商,很快就买不起面粉了,或者说,已经买不起面粉了。
  
  也就是说,他们快要被挤出去了,或者说,已经被挤出去了。    从重庆起步的开发企业,龙湖在香港上市了,金科借个壳,好歹也上市了,还有几家开发公司,正削尖脑壳准备上市。
  如果抓不住资本这根稻草,结果就是被淹没。
  
  龙湖上半年发了14亿的企业债,重庆今年某排名15位以内的开发商,一年的销售额大概7亿多,如果算利润,大概1亿多。也就是说,龙湖用一些资产做担保,借到一笔钱,这笔钱大概相当于10家这种公司的利润总和。
  龙湖自己的销售额,大概是这家公司的20来倍,如果按同样的利润率算,龙湖一年赚的钱,大概又相当于20家这种公司的利润总和。
  龙湖上市圈到的钱,我没有去查,至少应该有70亿的样子。
  这个比赛怎么玩?  龙湖还是资本市场的新人,在它的背后,招(商)金(地)保(利)万(科)笑而不语,他们的背后,有更多资本的影子。
  在招金保万的背后,还有若干央企笑而不语,他们的背后,是4万亿。
  所以,土地拍卖会上,重庆50强的中下游部分举牌子的时候,紧张得都快要尿裤子了,他们仍然非常优雅。
  你拿身家性命在赌。我呢?洒洒水啦。
  结果轻松拍出一个个地王,一算,楼面价比旁边的房价还贵。
  全国各地,大都如此。  经常一翻报纸,就看到某某地方又拍出了一个地王。
  办公室做行政的小妹妹经常指着这些新闻说:这些人脑壳真的有包,恁个贵。
  一些业内人士,比我们公司的小妹妹深刻多了,一本正经的分析这个企业有什么什么动机,很有雷锋精神的帮这些地王算帐,算他卖多少才能保本。
  钱多人傻,那是玩笑话,现实里往往是相反的。
  柳传志以前有句话,大意是牌局开始的时候,大家手上的牌数量都差不多,打到最后,牌就会集中到最聪明的人手上去。
  
  行业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行业,小资本可以搞得大庄家很难受。依靠VC提供的一点弹药,华为前后至少有10几个副总裁级别的高干反水,任正非这种天王级巨星脑壳都遭搞得很大。
  其中最有标志性的是李一男,这个神童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进公司两天时间升工程师,半个月升主任工程师,两年后升华为公司总工程师兼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升华为副总裁,2000年,这个天才拿了最后一笔1000万分红,成立了港湾,徒弟开始打师傅。3年时间,港湾销售超过10亿,无数华为人看得眼红心跳,纷纷效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任正非发誓封杀港湾,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凡是港湾的客户,华为买一送一亏本做生意;把港湾的研发人员一锅端。打港办一年花了4个亿,活生生的把港湾送上绝路,06年港湾竖了白旗,被华为收购,任正非说了四个字:“惨胜如败”。
  
  在有些地方,老鼠可以玩大象,在房地产这个行业,这种概率几乎是零。  大开发商打小开发商,比任正非打港湾轻松多了。李一男智商再提高100倍,也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变出一块哪怕一平方米的地。
  上周五出台的政策,土地出让金的首付比例,被提高了到了50%。就象打金花一样,你身上只有100,上家牌都没看先闷1000,赤裸裸的欺穷,哭的是钱少的,笑的是钱多的。
  星期五房地产股票大跌,我实在是没有看懂。
  
  对大企业来说,影响的是脚步,对小企业来说,影响的是命运。
  比如重庆,除了商圈周边外,做一个象样点的项目,总不能少于200亩吧,好一点的位置,300万一亩不算贵吧?2.5的容积率,大概1800的楼面价。那一块地总价就是6亿,首付50%就是3亿。
  一个开发公司一年在重庆卖8个亿,成绩不算差吧,去掉以前开发项目土地、建安、税费、营销这些见得光的成本,再去掉公关费用、高利贷利息这些见不得光的成本,口袋里能够剩下2个亿,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某县城一个项目,09年卖了1000套房子,2个亿,真正的利润就1000多万,一套房子就赚1万多块钱。门面的利润高一点,但是有大概6000平方不能销售变现,只能出租,成了资产,车库估计最多也只能卖掉40%,这6000平方加上车库,基本上把门面的超额利润抵消了,整个项目做下来,利润突不破3000万。不是每个房地产项目,都是暴利。
  在重庆一年卖8个亿的公司,在现在的出让金政策条件下,在重庆象样点的位置,拿一块200亩左右的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把家底全部翻出来,再左右凑点,备足了3个亿,在拍卖会上争得了一个位置。
  3个亿买个位置,手笔不可谓不大,决心不可谓不足,但是,万科保利龙湖们不太会把你当回事,他们心里雪亮的是,举牌子举到3个亿的时候,你已经没资格举手了,因为你口袋里只有那点钱,最后的结果,只会在他们中间产生。
  就算是腰缠万亿的万科保利龙湖,今年碰上央企,也发憷。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以是否进入资本市场为标准,划出了一条很深的鸿沟。进不去的,基本上已经被排除在体制外。  
  
  早已经偃旗息鼓的渝海、新原兴这些不说了,近几年还有声音的,南方、东和、珠江、洋世达、浦辉、升伟、晋渝、财信、天景、中天,全部加起来,在重庆主城区还有多少地?他们手上的地,还够开发几年?
  你再算算龙湖、保利、万科手上有多少地?
  最近半个月,我看过不下10块地,每块地背,至少都有一到两家重庆今年50强排名前30的开发商有意向。这些地分别在什么地方呢?内江、江津、广安、忠县、梁平、壁山、隆昌,这些地方,以前都是30强们看不起的,当地政府请都请不动的,这些开发商全部是知青出身、有下乡情结
  资本给你钱、救你的命,但是也会约束你,本身并不是没有瑕疵,丁磊、马云都曾经破口大骂过,说资本家不懂中国国情。
  在新浪身上,资本的两面性表现得最为明显,新浪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网易、搜狐比,领袖的个人特征不那么突出,在资本面前比较温顺,比较听资本家的话,但是听话的结果是这几年,新浪开发的业务,失败多过成功,博客成功了,但是背后SP、游戏、地产、搜索、邮箱倒下一大片。但是背后有资本的支持,让它在困难的时候不会垮,甚至还有重新犯错误的机会,比如针对地产的乐居版块,以前做得很狼狈,现在居然独立上市了,又圈了一大笔钱重头再来。
  重头再来的机会对于创业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破了产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往往就是:“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如果让我重来一次的话……”,所以2000年,史玉柱重新出出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对未来有什么想法,他回答想上市,另外今后公司准备拿一半力量做产业,拿一半力量做金融和投资;一方面最困难的时候资本可以救命,另外来自外围的监督多一点是好事,没有制约太容易犯错误。
  网络江湖里,人的作用比传统行业更大一些,比如没有马云,再多的钱都烧不出一个阿里巴巴,比如我们大家现在耍的这个天涯,搞商业运作的那帮人估计基本上就是个文盲水平,给它再多钱结果都是一个亏字。  
  但是房地产不一样,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关系到太多人利益,发展的过程也要曲折得多。
  这个应该从98年说起。
  百度一下98年的大事,必然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有洪水,天灾人祸都占齐了。
  和外面的天灾人祸比,我们自己的困难还要致命得多。浮在表面的,是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大型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埋在深处的,是我们经济发展已经没有什么动力了。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相关的,除了洪水是意外。如果不是经济发展没有动力,没有新的增长点,国有企业不会亏损得这么厉害;国有企业不亏损得这么厉害,银行也不致于千疮百孔;如果不是因为发展动力不足,企业和银行这么糟糕,索罗斯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搞事。
  索罗斯看时机的眼光,那是相当的毒。
  在他号令限期拿下香港的时候,我们只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出口不行了,要保8,就只有从投资和内需上想办法,这和10年后的今天何其相似。
  
  投资是比较好办的,政府可以关起门来操办。据说98年,某个聪明的省政府组织了一支好几百人的工作组、绘图的都有上百人,全部住在北京,现编制项目、现画图、现写可行性报告,现上报,看得兄弟省市瞠目结舌,纷纷效仿。很多部委人员后来说,当时很多项目,根本没仔细看、更不用说上会评审,见报告就批。形势实在是太紧,就这样拼命投都保不了8,必须让银行里老百姓存款流动起来,如果没记错这笔存款当年大概是5万亿的样子。
  沙皇两次在开会的时候,讲到通货紧缩的危险。
  但是要把这几万亿从银行里掏出来,你总要拿东西来换撒,当时能管用的,恐怕只有房子了。  
  
  所以房地产行业这一拨大行情,从开始的第一天起,根本的目的就不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决定了它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没有、未来也很难,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消费热点,大概经过了四次转移:
  第一轮是食物,先解决肚子问题,以前我们饿得太狠了,有条件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吃饱,所以78年之后那几年,人均收入是上涨的,恩格尔系数也是上涨的,课本上的东西,不一定每个时候都对。
  第二轮是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为代表的轻工业品,稍微后面一点是以小屏幕电视、录音机为代表初级家用电器,在这一拨行情里面,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是很牛B的名牌。
  第三轮是以大屏幕彩电、冰箱、VCD、空调等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家庭中广泛普及。在这一拨行情里面,不到30岁的胡志标,和他的爱多VCD拿下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标王,投标会开始前,有记者问他是不是志在必得,这位后来身陷囫囵的少帅微笑着说:“你看我名字就知道了”,何等的拽。打工皇帝段永平,赶在电脑热呼之欲出之前,用一个键盘、一张卡、一个游戏机,连上一台电视,神奇的组合出一台仿电脑,名字叫做“小霸王学习机”,风靡千家万户,一年卖出10个亿,开创了中国的山寨史,那几年,他们是明星。
  第四轮,是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品。在这一拨行情里,风光的是王石、潘石屹、李书福,马化腾、李彦宏、马云这一批互联网新贵,应该是计划外的收获,算是副产品。
  而98年,正是第三轮和第四轮之间青黄不接的时候,家电普及后,城市居民消费停顿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恶果,是农民兄弟接不上趟,内需,从哪里谈起?。  第三拨英雄的没落,以家电为代表,一个行业,如果不以垄断为目的,杀价杀得刺刀见红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没多少潜力可挖了,不然哪个企业不想多赚几分钱?
  曾经很风光的电器大佬们,当时拼得那叫一个惨。
  彩电竞争已经到了拼血的地步,倪润峰杀价已经杀烦了,转而想出了个垄断显象管、断其他企业后路的办法,创维的黄宏生、康佳的陈伟荣、TCL的李东生,几个正打得头破血流的对手一夜之间成了朋友,变成了反垄断的斗士,黄宏生一边手提现金到处找显象管,一边慷慨激昂的控诉:“国家是保护一棵树,还是一片森林?是让10万人就业,还是100万人就业?现在全世界都在反垄断,美国佬是笨蛋吗?人家都在拿比尔•盖茨开刀,比尔•盖茨是谁:当代爱迪生,知识经济的典范,人家美国佬一样整。人家就是看得明白,国家繁荣,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
  VCD这边,比彩电更好笑,一边是爱多、长虹、先科、步步高、金正火线,背后是美国的C—CUBE;一边是新科、万燕,背后是美国的ESS,一个CVD,一个SVCD,都说对方的产品应该取缔,尽力扼杀对方的生存权,直接想在会议桌上把对方整得万劫不复。  
  沙皇一看,改革的第三批毕业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所以,就象帖子里一个同学说的那样,见了两次王石。  
  沙皇:小王啊,现在的情况你大概也清楚,要是我这边把福利分房取了,银行那边把按揭做起来,你们房地产方面能不能好好整一整,好歹把这个8%搞上去?
  王石哭了:大叔,我都以为我这辈子等不到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