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大萧条的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1:36:33
1929-1933大萧条的路线图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大萧条开始,关于这一点很多介绍,地球人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世界各国拼了老命把世界经济从悬崖下拽了出来,手段一点也不新鲜,现在常见的。政府大规模投资、鼓励甚至逼迫银行放贷、制造通货膨胀、企业家宣布不裁员不降薪,福特公司还宣布给工人涨工资。到了1930年底,很多人以为危机已经过去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水平甚至超过了危机前。

但是,当时已经开始了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各国都力图建立自己的贸易圈。美国率先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从农产品开始,然后蔓延到几乎所有商品。英国则宣布在英联邦内实行关税普惠,把大英帝国的市场对外关闭。苏联本来就是关起门来搞五年计划,建设共产主义,法国也拉拢一批国家,整个世界市场支离破碎。

当时最惨的是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德国和日本,日本还好,1931年制造918事件抢了东北,缓解了国内的矛盾。德国没有那么好的命,但也要抓救命稻草,1931年3月21日,德国和奥地利宣布建立关税同盟,这引起了法国的愤怒,于是法兰西银行要求奥地利信贷银行立刻归还其短期贷款。奥地利信贷银行随即引发挤兑,这个银行以及为它提供担保的奥地利政府在1931年5月宣布破产,奥地利放弃金本位,本国货币先令和德国马克狂贬。

眼看危机要失控,英国出手想拉奥地利一把,就提出给奥地利一笔贷款。这下惹恼了法国,法国要求英国把它手里的英镑都兑换成黄金,当时世界上的大老板和二老板开始叫板。美苏日不怀好意的围观,谁也得罪不起的中小国家纷纷表示打酱油,斗争的结果是当年7月英镑被迫和黄金脱钩,跟着英镑倒下的有二十多个国家的货币。这个事件在西方大萧条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甚至超过了美国股市崩盘,不过中国人好像并不怎么了解。

这轮货币混战,直接的后果是计价单位完全紊乱,而很多国家又禁止黄金白银出口,于是国际贸易基本停止。到了1933年,德国人实在受不了,把希特勒选上台,他说他有办法。这时候英法终于觉得势头不对,在伦敦召开了世界经济大会,世界巨头云集,试图恢复国际贸易,中华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也跑去凑热闹,表示中华民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愿意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贡献力量。

会刚开完,罗斯福和希特勒分别给了当头一棒,两位都表示对国际市场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要先恢复和繁荣本国经济。世界经济大会失败了,大萧条也到底了,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开始恢复,但这是各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其实质是发展生产,准备打仗。

最后交代一下,一手主导逼债奥地利、勇斗英镑,似乎为了法国利益不惜把全世界踹下深渊的法国总理赖法尔,当时的面目是法兰西超级愤青,好像没有人比他更爱法国。此人在二战中摇身一变,出任维希政府总理,成了德国的走狗,二战后被判叛国罪枪毙了。看起来从极左跳到极右,从最爱国到最卖国的变脸术,并不是只有汪精卫掌握。  ----------------------------------------------------------------------------------------------------------------------------------- 还有一种分析方式是从金本位的角度。
美、法当时是世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按照金本位的构想,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各国之间的黄金流动来均衡。
但是美国在贸易出超的情况下,仍然极力吸收黄金。法国照方抓药,最后英国顶不住了--一战早就把英帝国的老底掏空了。于是1931年9月21日(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英国宣布再次放弃金本位(英帝国的霸权随着金本位而确立,在一战前后,英国已经放弃过一次金本位)。英联邦和北欧国家随即跟进,成为英镑集团,并从而在国际贸易中相对金本位国家拥有货币兑换率的优势--货币不再受金本位束缚,可以随意贬值。罗斯福上台后(1933年3月)的就职演讲中公开表示国内优先以及不惜放弃所谓对经济不干预的正统观念以挽救经济。接着美国在同年就迅速放弃金本位,基于commodity(商品)价值的方式调整货币兑换率。
法国和邻近的西欧国家死守金本位,一直到Hitler(希特勒)的危险破在眼前,英美才同法国签订协议,同意相互之间的货币不得随意贬值。

这个时候的法郎金本位集团,已经。。。

1933年的伦敦经济会议,是1932年由英国倡议的,主要是希望美国免除一战的战争赔款问题。结果美国hoover(胡佛)总统提了2个条件,一个是不谈战争赔款,二个是讨论世界白银问题(为美国的衰落的白银矿业找出路,选举年嘛)。结果会议什么结果也没谈成,法国想恢复国际金本位,罗斯福只是观望,派出的代表团热心于白银问题,英国倒是想稳定国际贸易。最后唯一的结果就是那个附加出来的白银协议。次年美国就通过白银购买法案,国际银价飞涨,再次年中国(最后一个主要的银本位国家)被迫放弃银本位。至此金银本位都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推动白银方案的白银议员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白银工业在美国也成了历史的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