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种类及处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7:00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core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热失神(heat syncope)

原因:在直射日光长时间照射的情况下睡醒。由于流汗引致的脱水和末端血管的扩张,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而导致。

症状:意识在突然之间消失。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脉搏呈现徐脉。

治疗方法: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热疲劳(heat exhaustion)

原因:水分和盐分的补给赶不上大量的流汗,形成了脱水症状的时候发生。

症状:有各样的症状,例如:直肠温上升至39℃、皮肤寒冷、明显地流汗,等等

治疗方法: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热痉挛(heat cramps)

原因:大量流汗后只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不足时发生。

症状:突然的有痛性痉挛和硬直的产生。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

治疗方法:经口注入食盐水。

热射病(heat stroke)

其中热射病的成因若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的话则又称为日射病(sunstroke)

原因:[[下视丘]的温热中枢受到障碍,体温调节机能丧失时发生。

症状:产生高度的意识障碍,体温上升至40℃以上,不明显地流汗,皮肤干燥。

治疗方法:紧急入院,并且尽快进行冷却疗法。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