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相关术语[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2:26:00
社会性书签
社会性书签服务(SocialBookmarking)是一种超链接的收藏和分享的社会性软件。因为收藏的超链接可以被许多人在网络上分享,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网络书签。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收集,分类,聚合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如新闻,图片,资料,网站等。同时,也能方便的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收藏,并从其他用户收藏中进行信息采集。社会性书签的另一大特点是基于用户的平面化标签分类机制的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通过自发性的非等级标签分类而方便的进行信息聚化分类。
使用
当你在网上读到好的网页或者网站,便可以将链接收藏下来,以便将来再阅读,或者和别人分享你的收藏。
在收藏链接的时候,用户还可以添加一些评注,以备日后参考,或者方便别人检索。
在收藏链接的时候,用户还可以对链接进行归类,一般的做法是给链接加不同的标签(Tag)。
有些网络书签,可以使不同用户彼此分享的他们相同标签的链接,这种社会性的分类机制被称为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
有些网络书签,可以将你感兴趣的网页内容直接备份到服务器上,这就是网页快照(Snapshot)的功能。
特点
网络书签不同于浏览器收藏夹的地方在于,你不仅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收藏,也可以读到别人的收藏内容,寻找和你兴趣相同的人,关注他们阅读的东西。而且方便的搜索功能也是浏览器收藏夹做不到的地方。收藏的内容可以存放在网络的服务器上,这样即便原来的网页不见了也不怕了。
网络书签与Blog的不同之处是网络书签注重的是阅读体验,而Blog注重的是写作体验。通过使用网络书签来收藏网页,也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大家所收藏的内容,扩展个人的阅读范围,因为被别人收藏的东西可能是你从来不去的网站上的。
历史
将超链接收藏起来跟大众分享,这种服务在Web技术出现后不久就已经诞生,最早的例子莫过于Yahoo!,Yahoo!正是通过收集和分类网站开始而逐渐发展成门户网站。初期的互联网由于搜索技术的匮乏,大量的信息需要靠集中化网站的处理收集来提供。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搜索技术和Google的崛起,这样的超链接收藏已经失去了其价值,而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习惯也由单面走向多元,由定点走向搜索。
2003年左右,随着Blog的兴起和个人化网络的发展,用户对信息获取的习惯和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透过集成化的门户网站来获取信息,双向的交流(two-way communication)和沟通,点对点(peer-to-peer)的联系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社会性软件正好满足了这一新型网络互动的需求,而各种针对个性化网络、Blog的相关社会性软件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最早的社会性书签服务del.icio.us(美味书签)正是在此时出现。
分众分类法
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一个合成词,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
词源
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由Folks和Taxonomy组合而来,Folks在英文中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表示一群人,一伙人的意思。Taxonomy则是指分类法,它是信息架构(InformationArchitecture)中一个重要部分。而Folksonomy是指“群众”自发性定义的平面非等级标签分类,现有“分众分类法”,“通俗分类法”,“大众分类法”,“民众分类法”等不同翻译。
定义
是指一种使用任意关键字的协同分类工作。这个现象源于2004出现的许多社会性软件(socialsoftware)。例如分享书签网站 “del.icio.us”,相片分享网站“Flickr”,目标分享网站“43_Things”,等等。
通常,大家会认为“大众分类法”就是使用自订的标签(tagging)进行分类。但是使用者自行标签与大众分类仍然有所不同。如 Gmail的标签分类也是一种自订关键字的分类方法,不过它并不能说是大众分类法,因为使用者彼此之间并不能分享分类的资讯。
“大众分类法”与图书资讯学中的“分面分类法”(faceted classification)并没有直接关系。
例子
举一个简单例子,当我们在收藏Sina.com时,自定义了“门户”,“中国”,“新闻”这3个关键词作为标签,而其他人在收藏 Sina.com时也自定义了自己的关键词作为标签。而最后系统统计出来使用“门户”,“中国”,“新闻”这个3个关键词来定义Sina.com的频率最高,那么这3个词就是用户对Sina.com的分众分类。
特点
l        这种分类法是由个人自发性定义。
l        标签分类是公开共享的,可以被所有人看到。
l        这种分类法是由用户群体定义的频率来决定。
意义
大众分类法使得传统分类法摆脱了固化的现象,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的结合起来,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为群体用户和信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桥梁。这种分类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条件限制。所以这种以自定义标签形式的大众分类在现下流行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el.icio.us ,Flickr,43things等等。
网志
网志(blog)是网络日志(weblog)的简写,也有人从英文音译为部落格、部落阁、博客等1,是按照时间顺序以文章的形式在网络上定期发表内容的一种方式,属于网络共享空间的一种。
历史
网志的英文blog起源于we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1997年由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infosift的编辑Jesse J. Garrett将一些类似的网志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网志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成立一个网志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网志站点。1999年,Peter Merholz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网志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网志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blogger.com。blogger.com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网志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网志服务供应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网志的原文是Weblog,或缩写成Blog。Weblog这个字眼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左右提出来的。在这之前,网络世界里所谓的Weblog通常指的是一种硬生生地、充满技术性记载的、无关乎叙事的纪录。
定义
Weblog指的是以网页作为呈现媒介的个人日记,也有人把它称做网页型态的日记。1999年Peter Merholz开始把将weblog念成We Blog,因而有了Blog这个说法。此时的Blog不仅可以拿来当名词或Weblog的缩写,更成为一个动词。
作名词用的时候,Weblog或说是Blog有了更严谨的定义它指的是一些文章,而这些文章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l        汇整:这些文章必须经由特定方法加以整理存放;可以是单纯地按照时间整理,或是任何的分类方式
l        静态链结:这些文章必须公开于网络上,且能让其他读者借由某个固定的网址链结直接读取
l        时间戳印:这些文章必须具有时间戳印,记录写成的时间
l        日期标头:这些文章必须要标出日期标头;这意味它们将会是有时序性的,内容可能与时空背景有一定的关联
于是网志从很概略的“网页型式的个人札记”转变成具有多样特性的文章集结。
作为动词的时候,根据MegHourihan在What We‘reDoing When We Blog一文里指出此乃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来整理资讯的方法。根据这个说法,当某个人在Blog的时候,并不只是生产被人们称之为“网志(Blog)”的一篇文章;实际上,亦是在实践个人的信念,以所认同且认可的规则,将感官所接受到的种种资讯整理后加以出版,成为其他读者所能够阅读的文本。
特色
网志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网志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广播/留言/评论的方式来进行的。网志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网志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或是卷宗。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网志的作者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也是其档案管理人。而书写网志(Blog)的人,通常称为“blogger”(即网志作者),既可以是一个人撰写,也可以是一群人写。
网志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网志,确知该网志作者最近的更新。对网志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网志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网志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优点
l        个人化平台
一般网络上的讨论平台只能提供给所有人共享的环境,想要有个人发表空间,除了自己有能力制作网页者,一般人不太容易。而有了部落格之后,不管是谁、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文字、连结、图片、视讯,都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很自在地建构出来。
l        充分的分享
网志不只是将使用者的意见与想法传递在网络上,更可以让兴趣相投的网友交换建议并深入了解彼此。个人化的留言板让使用者随时随地可以得知网友的意见与反应,RSS联播则提供部落格之间即时的资讯交流。
缺点
l        内容疲乏
网志的内容都是个人的心得或创作为主,有人发现许多网志在缺乏与他人良好互动的情况下,会有内容疲乏的问题,往往到最后不知所云,甚至半途而废。
l        检索问题
网志上的创作分类方式完全由作者决定,通常规划不够细腻,就会导致无法精确导引读者找到特定资料。
在网志上经常用到的技术
l        RSS/ATOM
l        BlogML/ThreadML
l        TrackBack
l        Pingback
l        FOAF
l        XML
l        语义网
l        REST/SOAP
l        LINGAN
l        PermaLink
Wiki
Wiki,源自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可在网络上开放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Cunningham)于1995年所创。
基本上,wiki包含一套能简易创造、改变HTML网页的系统,再加上一套纪录以及编目所有改变的系统,以提供还原改变的功能。使用wiki系统的网站称为wiki网站,wiki网站容许任何造访网站的人能快速轻易的加入、删除、编辑所有的内容,而且通常连登入都不必,因此特别适合团队合作的写作方式。wiki系统也可以包括各种辅助工具,让使用者能轻易追踪wiki的持续变化,或是让众使用者之间讨论解决关于wiki内容的固有争议。wiki的内容也可能有误,因为使用者必定会加上不正确的资料。
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的中文通用翻译有维客、围纪、快纪、共笔等。其中,“维基”一词是中文维基百科人特别为维基百科而创的,属于维基媒体的专用术语。随著“维基”一词使用日广,常被误用为wiki的译名。而“共笔”这个翻译则反映了多人可以共同创作的特性。
关键特质
一个wiki网站让人能够用网页浏览器以及很简单的标记语言合作撰写文件。wiki技术的关键特质是能轻易用来创造与更新许多网页。一般来说,改变网页是不经审核的。大部分的wiki都是公开给一般大众,不用注册帐号。有些wiki会替使用者自动签名,并且要求使用者持有一个“cookie”。私人的wiki之中,大多会要求身分认证。大部分的编辑都是即时的,而且几乎会立即出现在网络上。这一点常导致系统被滥用。
页面与编辑
传统的wiki系统中,一个页面有三种形式:
l        适合使用者编辑的“源码”。这同时也是储存在服务器的格式。wiki原始码通常是普通文字,而只有在使用者编辑页面时,网页上的编辑框才会显示wiki原始码给使用者。
l        一个定义所有页面的元素与布局的模板。
l        某个特定页面被要求(request)时服务器即时根据源码生产的HTML页面。
原始格式使用了简化的标记语言来代表各种结构与样式。这种设计使使用者不必直接接触HTML标签。这种设计背后的主要理由是HTML标签不太适合人类阅读,也不太适合大多数使用者编辑,所以以普通文字为主,并且用简单的规则代表结构与样式会比较好。
有人认为不让使用者直接使用HTML标签还有另一些好处,例如使用者不能用“script”标签,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使用者不能用CSS,让页面外观一致。还有些wiki的设计会使得超连结与超连结的文字说明一样,而不像HTML的超连结与文字说明没有关系。
最近还有些wiki引擎容许所谓所见即所得编辑,将这些技术细节都隐藏起来。
版本控制
wiki设计的理念往往较倾向“要修正错误很容易”,而不是“要犯错很难”。因此wiki是高度开放并提供方法来验证近来页面的更动是否正当。几乎每个wiki最主要的方法都是提供“最近更改”页面。这个页面还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功能:只显示大变动,只显示哪段时间内的变动,提供某一个版本的页面,提供比较功能等等。为了避免遗漏,某些wiki还有监视功能,让个别使用者能监视某些特定页面的变动。
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信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
特质
l        多工作业
l        异步性
l        长短沟通
l        媒介转换迅速
l        互动性
l        不受时空限制
功能
l        文本信息交流
l        多媒体方式交流
l        音频
l        视频
l        传送文件
使用
l        个人:MSN、QQ、ICQ、…
l        企业:RTX
点对点技术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 Hoc(特别)连接来连接节点。这类网络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各种文件共享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
纯点对点网络没有客户端或服务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级节点,同时对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服务器。
有些网络(如Napster,OpenNAP, 或IRC @find)的一些功能(比如搜索)使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而使用P2P结构来实现另外一些功能。类似Gnutella 或Freenet的网络则使用纯P2P结构来实现全部的任务。
历史
P2P 架构体现了一个互连网技术的关键概念,这一概念被描述在1969年4月7日第一份RFC文档“RFC1,主机软件”中。而最近,在不用中心索引服务器结构实现多媒体文件交换的背景下,这个概念已经变的非常普遍了。
分类
依中央化程度
纯P2P:
l        节点同时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l        没有中心服务器。
l        没有中心路由器。
如Gnutella。
杂P2P:
l        有一个中心服务器保存节点的信息并对请求这些信息的要求做出响应。
l        节点负责发布这些信息(因为中心服务器并不保存文件),让中心服务器知道它们想共享什么文件,让需要它的节点下载其可共享的资源。
l        路由终端使用地址,通过被一组索引引用来取得绝对地址。
如最原始的Napster。
混合P2P:同时含有纯P2P和杂P2P的特点。如Skype。
依网络拓扑结构
结构P2P:
l        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行成特定规则拓扑结构。
l        需要请求某资源时,依该拓扑结构规则寻找,若存在则一定找的到。
如Chord、CAN。
无结构P2P:如Gnutella。
l        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行成无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l        需要请求某资源点时,以广播方式寻找,通常会设TTL,即使存在也不一定找的到。
松散结构P2P:
l        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行成无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l        需要请求某资源时,依现有资讯推测寻找,介于结构P2P和无结构P2P之间。
如Freenet。
P2P网络的优势
P2P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因此,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服务器的C/S结构不能实现的,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
P2P网络的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纯P2P网络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 网络时,对等协议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 网络取得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象网络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内容。对等协议只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应用
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实时数据(如IP电话通信)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
有些网络和通信渠道,象Napster,OpenNAP,和IRC @find,一方面使用了C/S(client/server, 主从式架构)结构来处理一些任务(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时使用P2P结构来处理其他任务。而有些网络,如Gnutella 和 Freenet ,使用P2P结构来处理所有的任务,有时被认为是真正的P2P网络。尽管Gnutella 也使用了目录服务器来方便节点得到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安全方面
许多P2P网络一直受到怀有各种目的的人的持续攻击。例子包括:
l        中毒攻击(提供内容与描述不同的文件)
l        拒绝服务攻击(使网络运行非常慢甚至完全崩溃)
l        背叛攻击(用户或软件使用网络却没有贡献出自己的资源)
l        在数据中插入病毒(如,下载或传递的文件可能被感染了病毒或木马)
l        P2P软件本身的木马(如,软件可能含有间谍软件)
l        过滤(网络运营商可能会试图禁止传递来自P2P网络上的数据)
l        身份攻击(如,跟踪网络上用户并且折磨或合法地攻击他们)
l        垃圾信息(如在网络上发送未请求的信息--不一定是拒绝服务攻击)
计算技术展望
技术上,一个纯P2P应用必须贯彻只有对等协议,没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但这样的纯P2P应用和网络是很少的,大部分称为P2P的网络和应用实际上包含了或者依赖一些非对等单元,如DNS。同时,真正的应用也使用了多个协议,使节点可以同时或分时做客户端,服务器,和对等节点。完全分散的对等网络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象Usenet(1979年)和FidoNet(1984年)这两个例子。
很多P2P系统使用更强的对等点(称为超级对等点(Super Node))作为服务器,那些客户节点以星状方式连接到一个超级对等点上。
在1990年代末期,为了促进对等网络应用的发展,SUN公司增加了一些类到java技术中,让开发者能开发分散的实时聊天的applet和应用,这是在即时通信流行之前。这个工作现在有JXTA工程来继续实现。
P2P系统和应用已经吸引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量关注,一些卓越的研究计划包括Chord计划, ARPANET,the PAST storage utility, P-Grid(一个自发组织的新兴覆盖性网络),和CoopNet内容分发系统。
RSS
RSS是一种用于网上新闻频道、博客(weblogs)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技术(push technology),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l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2.0)
l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Framework) Site Summary(RSS 0.91, RSS 1.0)
l        Rich Site Summary (RSS 0.9 and1.0)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现时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为什么使用RSS?
RSS让网站能够制造内容摘要,并让用户以不同的方式浏览这些摘要。
如果没有RSS,用户可能需要每天去登陆某个网站(如雅虎)去浏览已更新的新闻,这可能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目前已经有很多网站向用户提供了免费的RSS种子(RSS feed)。那么,用户就不必每天登陆到该网站检查更新的新闻,他们只需要下载一个RSS阅读器,然后将他感兴趣的网站提供的新闻RSS种子添加到这个阅读器,在本地电脑上运行阅读器就可以查看到新闻的更新内容。
Atom
Atom 是一种基于XML的文档格式以及基于HTTP的协议,它被站点和客户工具等用来聚合网络内容,包括网志和新闻标题等。它借鉴了各种版本RSS的使用经验。
Atom被许多的聚合工具广泛使用在发布和使用上。值得一提的是, Blogger和Gmail这两个由Google提供的服务正在使用Atom。
Atom已是IETF的“建议标准”,相关的资料可在RFC 4287找到。
作为RSS的替代品,Atom计划制作了一个建基于HTTP的协定Atom Publishing Protocol(APP)以取代现有的发布方式(如Blogger API和LiveJournal XML-RPC Client/Server Protocol)。Atom曾命名为“Echo”。 最新的Atom资料格式和协定可以在工作小组的主页取得。
Atom相对RSS 2.0的优势
当初发展Atom的动机在于广泛应用RSS 2.0时所遇到的问题。为了降低开发支持Web聚合应用的难度,下面列出Atom 1.0所克服的RSS 2.0几个主要问题(源自 [1]):
l        RSS 2.0 可能包含文本或经过编码的HTML内容,同时却没有提供明确的区分办法;相比之下,Atom 则提供了明确的标签(也就是typed)。
l        RSS 2.0 的 description 标签可以包含全文或摘要(尽管该标签的英文含义为描述或摘要)。Atom 则分别提供了 summary 和 content标签,用以区分摘要和内容,同时 Atom 允许在summary中添加非文本内容。
l        RSS 2.0 存在多种非标准形式的应用,而 Atom 具有统一的标准,这讲便于内容的聚合和发现。
l        Atom 有符合XML标准的命名空间,RSS 2.0 却没有。
l        Atom 通过XML内置的xml:base标签来指示相对地址(URI),RSS 2.0 则无相应的机制区分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
l        Atom 通过XML内置的xml:lang,而 RSS 采用自己的language标签。
l        Atom 强制为每个条目设定唯一的ID,这将便于内容的跟踪和更新。
l        Atom 1.0 允许条目单独成为文档,RSS 2. 0则只支持完整的种子文档,这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带宽消耗。
l        Atom 按照RFC 3339标准(ISO 8601标准的一个子集)表示时间 ,而RSS 2.0中没有指定统一的时间格式。
l        Atom 1.0 具有在 IANA 注册了的 MIME 类型,而 RSS 2.0 所使用的 application/rss+xml 并未注册。
l        Atom 1.0 标准包括一个 XML schema,RSS 2.0 却没有。
l        Atom 是IETF组织标准化程序下的一个开放的发展中标准,RSS 2.0 则不属于任何标准化组织,而且它不是开放版权的。
Podcast
播客,苹果中国译为播客,苹果台湾称为Podcasting;除“播客”外,其他的中文译名包括“爱波”、“广波”、“波刻”、“网播”、“聚播”、“随身播”、“自由播”等等。另外,由于“播客”一词包含Podcast, Podcastor或Podcasting的多个含义,所以使用时亦容易发生歧义。
“播客”(Podcasting)这个词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这种新方法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以用于发布音频文件。
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使用RSS 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该技术允许个人进行创建与发布,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可以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订阅播客节目可以使用相应的播客软件。这种软件可以定期检查并下载新内容,并与用户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同步内容。播客并不强求使用iPod或iTunes;任何数字音频播放器或拥有适当软件的电脑都可以播放播客节目。相同的技术亦可用来传送视频文件,在2005年上半年,已经有一些播客软件可以像播放音频一样播放视频了。
TrackBack
TrackBack是一种网络日志应用工具,它可以让网志作者知道有那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撰写了与之有关的短文。在Movable Type和WordPress软件中,包含有该功能。这种功能通过在网志之间互相“ping”的机制,实现了网站之间的互相通告;因此,它也可以提供提醒功能。
TrackBack功能一般出现在一个网志文章的下方,同时会显示对方网志的摘要信息、URL和网志标题。
TrackBack规范由Six Apart在2000年制订,并在MovableType 2.2中予以实现。
Pingback
Pingback是网志中常用的用来通知网志系统文章被引用情况的一种手段。3G博客网将其翻译为“广播”,是指计算机系统向外部发出引用信息,但也有人认为会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播混淆。
当其他人连结至Web作者的网页时,Web作者获取通知的方法。这个方法使得Web作者可以追踪什么人连结至他的文章。有一些网志软件,如WordPress,具有当一篇文章出版的时候,自动pingback这篇文章中所有的连结的功能。
造字:ping-back:ping的回溯。
Ping网络上用来测试其他电脑是否存在的工具,取名字是声纳系统的声音。
举例:
Alice写了一篇文章A,Bob看了以后写了一篇文章B评论A,文章B中有一个LinkA 指向A。(一般来说,B有连结至A,A并不知情)
如何让A自动知道有人连结到他?可以靠Bob寄信给Alice,或是B所在的服务器ServerB的程序,自动剖析B上面的连结LinkA,自动通知LinkA所指的A所在的服务器ServerA
ServerA 自动在A的后面的引用清单加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