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衔玉而生”是贾政夫妻的一场政治炒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46:37

   真真假假,真的当成假的说,假的当成真的看,这是《红楼梦》颠颠倒倒以醉说醒的独特写作方式。

   贾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名义上是女娲补天所剩余的一块顽石所幻化而成,是一种神话性,但放在现实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出身官宦世家、经历过富贵贫贱大起大落、同时又对朝廷帝王心存忧愤的人,曹雪芹显然不会简简单单只写一些神话故事表达文学志愿。关于主人公贾宝玉的这块来历特殊的玉,曹雪芹是在其中隐藏了巨大谜题的。

  如果细细想来,遍遍通读,你会发现,这块通灵宝玉其实是荣国府当权领导人的一个骗局:宝玉衔玉出世是贾政夫妻的一场“阴谋”——为了提升自己儿子、也是为了提升全家知名度,而蓄意谋划的一个“局”!也是一次公关营销行为!

   应该这样说,名与利,是历代人都追求的东西,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有名自然就会有利。百年大族贾府,到了贾赦贾政这一代,已渐渐进入了衰败期,一代代的贾府子孙,官越做越小,油水越捞越少,而一代代遗留下来的挥霍作风又愈演愈烈,这日子你想想该有多闹心!

   同时,贾府这时候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是在于:所受的关注度越来越低,甚至于皇帝压根儿已经记不起他们家这盘菜了!这是很要命的一点!而贾府出了个衔玉而生的奇公子,一下子就为家族打开了局面,使得已近死暮阶段的贾府知名度迅速蹿升!

   在《红楼梦》一书中,有一方面可以隐证贾宝玉这块玉的来历不明。

   一直以来都觉得贾政和贾宝玉这对父子的关系极其奇怪:明明是亲父子,但贾政却对这个儿子严重缺乏感情,见了他就烦,打起板子来,甚至不惜要儿子的命!实在不像是个亲爹所为!

   书中说,贾政不喜欢贾宝玉原因,是儿子满月抓周的时候,净抓了些脂粉钗环等女性用品,古代人讲迷信,都说小孩子抓周时抓到什么就代表他将来的人生方向是什么。故而贾政心中不悦,说贾宝玉将来定然是个“好色之徒”,有辱贾氏宗族的清誉,所以不喜欢这个儿子。

   这绝对是胡扯!刚刚满月的孩子懂什么色不色的,当然是什么东西鲜艳好看抓什么了,这个道理妇孺皆知,堂堂朝廷官员饱读诗书的贾政更不会不懂。书中,赵姨娘买通马道婆施法害了宝玉凤姐,致使他们叔嫂发疯癫狂危及生命,贾府众人手忙脚乱的烧香拜佛求道士做法驱邪,但贾政却劝止他们不要如此迷信愚昧。可见贾政这个人并不迷信,不会头脑简单到为了小儿抓周的一点点迷信说法而恶视亲子。所以,这话只是借口。

   贾政不喜欢贾宝玉,跟嫡妻王夫人感情不和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贾政一见到贾宝玉和他胸前那块玉,就会联想到自己往日的“丑行”——拿儿子炒作,争取了自己的曝光度!

   贾宝玉的“玉”,也是贾府的一块官场敲门石。只不过,权力的道路上风起云涌危机重重,做官的人谁都算不准自己的前程。日后贾府事败,不谙世事的贾宝玉锒铛入狱,跟关系自己命运的这块“玉”有关。

所以《红楼梦》中,贾政批评儿子贾宝玉,“小小年纪就不学好,长大后还不得弑君杀父!”

   弑君杀父,这可是谋反的罪名!不得不令人倒吸冷气!

   纵观书中,贾宝玉虽然贪玩,不爱上学读书,偏爱看点色情小说,喜欢搞搞早恋,但就凭他那胆小气弱的秉性,别人高声吆喝一句都能吓到他心脏暂停五秒钟,怎么可能弑君造反呢?这贾政实在有点太过小提大作了吧?!

   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贾政对贾宝玉的恨铁不成钢,其实隐含着巨大的政治担忧,他当然希望儿子贾宝玉能够学好、能够光耀门楣,如此,也算是不辜负他精心为儿子筹划的前程路,也唯此,才能挽救整个贾府的命运。但是,贾宝玉偏偏不上进,净搞些富贵无聊的营生,而且口无遮拦不知谨慎言行,这样一个人,又肩负着这样的惊天阴谋,早晚脱不了败露!

   将来一旦事情败露,贾府领导,尤其是贾宝玉,那就是欺君谋逆的罪名!所以,对贾宝玉这个儿子,贾政有着很复杂的心理状态,有恨,有爱,有愧,也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