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带光的行走温暖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02:14
用带光的行走温暖世界  

河北大城一中     杨明章

 

     第一次听到德兰修女的名字是在1997年。那一年的秋天,两位伟大的女性一周内相继离世。在为美丽王妃戴安娜香消玉殒叹惋不已的同时,那位个头瘦小、其貌不扬的修女以其带光行走的一生照亮了我的内心,从此我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德兰修女。

  三年后的一个秋日,从当地新华书店购得一本德兰修女的言论集《活着就是爱》。长夜展卷,激动难抑,掩卷时已是晨光熹微。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整个身心沐浴在爱的光辉之中,一位慈悲天使的形象栩栩如生呈现于面前,一声轻轻的召唤清晰在耳,叩击在心:“跟随我,去过服务的一生。”

  我别无选择。我心甘情愿。我愿谦卑追随德兰修女的脚步,一生一世,永不偏离。

  我渴望了解德兰修女的一切,从网络上,从书刊中,从新闻媒体里;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句格言,都令我如获至宝,体味再三。每逢有关德兰修女的书籍出版,我必第一时间购到,先读为快。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份书单:从厦门尼西书屋邮来《仁爱一生》;从上海天梯书屋邮来《贫民窟的圣人》;从北京溪水边书屋邮来《特里萨嬷嬷》;从北京图书大厦购得《德兰修女传》、《特蕾莎修女箴言录》……随着对德兰修女了解的逐步深入,那曾深植心底的召唤愈发强烈而不可遏制:像德兰修女那样,用生命践行爱的信仰,用行动彰显爱的效果。

  2004年初,我的生命历程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我从县委机关调到大城县第一中学,成为一名光荣的教育工作者。那一年,我38岁。想及德兰修女正是38岁时走出修道院、展开她那服务穷人的伟大生涯时,心里竟有一丝神秘的战栗与欣悦。

  对人至中年且无任何从教经历的我而言,教育是一块全新的处女地。耕耘中有收获、有喜悦,也难免有风雨、有困顿。每逢此时,德兰修女那崇高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将我从困惑与迷茫中拯救出来,让我怀着勇气与爱重新赶路。亲爱的同仁,让我们共同走进德兰修女的世界吧,那里有光明、有慈爱、有灵魂的芬芳、有美丽的叙说……且让我们凝神谛听——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小事。”是的,德兰修女不曾使天地翻覆,使风云变色,她所做的,是每一个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照顾病人、垂死的人、被遗弃的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世上其他人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做人的尊严,如此而已。当权力、金钱乃至美貌在这失落的世界被视为动力时,德兰修女以日复一日简单而踏实的工作彰显了圣洁之爱——无差等的爱、无界限的爱、直至成伤的爱、永不止息的爱。她说:“爱应该像生命和呼吸一样,天天伴着你,直到最后一刻。”“我的职业就是爱。”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爱的职业,平凡如你我者,能够不仅用语言而且用行动向世人宣示“我的职业就是爱”吗?

  “爱是不能单独存在的——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而行动就是侍奉。”“让我们以行动代替说话,以身作则。”一次,一位新加入仁爱传教会的修女第一次到收容所,她靠近厕所时向里面瞥了一眼,就呕吐着跑开了。德兰修女没有责备这位修女,相反,她卷起袖子,拿了把扫帚立刻开始清洗厕所。类似的境地里,我们拿起了自己的“扫帚”吗?

  “我不赞同做大事,在我看来,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紧密接触。”她反复强调:“每次只从一个人开始,一个一个的开始。”德兰修女看世界的眼光是独特的,她不看那些抽象化了的被我们称之为整体的东西,她只看那个具体的个人,那个她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人。她爱一人如爱人类,爱人类如爱一人,这难道不是每一名为人师者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吗?

  “你看,她里面有生命。”一次,一名记者与德兰修女一起走访加尔各答的儿童收容所。记者认为既然印度人口已然过剩,何必又多费气力去挽救那些濒临死亡的儿童呢?德兰修女对此并不作答,只是用手举起其中一个瘦弱不堪的女婴,满有成功感地说:“你看,她里边有生命。”如此虔敬动情,如此幸福满溢,恰似母亲凝视熟睡中的婴儿。每日每时,面对着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一双双迷惘求索的眼睛,一颗颗挣扎向上的心灵,让我们永远感动着德兰修女的感动:“看,这里面有生命。”

  “你对我那卑微的弟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做在我身上。”这是德兰修女常爱引用的一句话。对那些学困生、贫困生、病残生……我们不该多一点关爱,多一些侍奉吗?

  “面容中有慈爱,目光中有慈爱,笑容中有慈爱,亲切问安中有慈爱。”让真挚的微笑像温煦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吧,这样我们彼此会更加相爱。

  她用带光行走的一生,把整个世界都放进爱里,那么现在,让我们用崇敬和怀念把她放进我们的爱里,聆听她的心音,接受她的引领,相偕相伴,共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