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工具和暗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40:26
东拉西扯:工具和暗示
这个帖子是针对麦田的帖子《为什么是myspace而不是Geocities》,表达一些我的看法。
GeoCities、Blogger和Myspace都是一种提供给个人的互联网工具,但他们各自的意义却不一样。麦田将GeoCities和Myspace的区别,归结为“Geocities做的重点是‘我’,而myspace做的重点是‘我和你的关系’,即Geocities还是做的‘主体性’,show;而myspace做的是‘主体间性’,interact。”有点儿绕,而且有落入概念陷阱的危险。尽管它们都是个人的互联网工具,但它们各自给用户的暗示是不一样的。
一块草坪,边上戳块牌子:请勿践踏。但草坪中间有一条踩出的小路,这就会形成一种暗示,让人忽视请勿践踏的牌子。安静的会场中,一个人咳嗽了一声,会引起更多的人的咳嗽。有人向公园的荷叶上投掷硬币,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投掷硬币。暗示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具体到上面三个网站,我想,大致上是这样的:
GeoCities:这是一张纸,你可以随便做任何你想做的。这个暗示非常宽泛,以至于1996年我第一次注册GeoCites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我该拿它来干什么。所以我看到很多人,把他们的GeoCities做成了软件下载站、音乐下载站、或者个人简历。
Blogger:这是一张纸,你可以写。任何有书写欲望的人,得到这样的暗示后,就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写。有人写成了日记,有人写成了媒体,有人写成了流水账,也有人写成了知识库。写,表面上看比GeoCities的毫无限制缩小了可能性,但它却将写本身的可能性放大了。
Myspace:这是一张纸,你可以让别人来看。这个暗示如此强烈,以至于如果你只是把Myspace当成一个个人埋头书写的地方,就会显得你很傻,很不入流。这张纸是你的社交身份证,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让人看,你得让自己有人缘。
工具本身能提供何种功能,固然很重要,但工具以及工具用法带给用户的暗示,有可能比工具本身更重要。Bokee的起落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本来他们有先发优势,又有比较高端的品牌号召力,占据了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但去年大炒芙蓉姐姐,等于向用户暗示,Bokee是一个低端秀场,严肃的写作不被鼓励。
暗示,有时候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可以影响行为,形成习惯。事实上,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以后,大量的媒体报道,也是一种暗示——Myspace是一个最热门的社交场所。随后访问量的暴涨,与此关系极大。
提供一种工具是一回事,给用户什么样的暗示,很可能根本改变这种工具的走向。
Trackback: 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106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