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领导回应点名批评主持人:有误会没封杀(新京报 2010-1-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9:04:20




李彬



王璐瑶



刘仪伟



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

  本报讯 (记者刘玮 刘婷婷)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日前举行的“星光奖”论坛中,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指出,现在内地主持人存在关键时刻“缺位、越位、失语、乱语”等现象,并“点名”批评了一些主持人。

  金文雄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电总局对于主持人的要求确实比较多,但目前绝大多数主持人都是可以按照总局要求工作的,而本月19日在郑州举行的“ 星光奖”论坛只是一个电视工作者的行业内部论坛,他在提到某些主持人的时候,也只是为了举例来说明一些行业问题,并不是故意要点名批评这些主持人,更不存在“紧盯”、“封杀”游走型主持人的说法,在此之后,也不会对这类主持人紧盯不放。

  “点名”一事存在误会

  昨日,金文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局确实对于主持人管理的要求比较多,也给主持人提出了几条具体的要求,其中包括,“加强思想修养、积极丰富知识、提高精神境界、积极的自我塑造,自觉抵制低俗之风,行成以节目低俗为耻、以节目高尚为荣的行业之风,人人争做健康文化的传播使者。”而有媒体报道称,他“点名”批评几位主持人,这也是误传,“我说的基本都是之前的状况,现在他们都已经好多了。”

  对于在论坛中被“点名”批评的几位主持人,金文雄则坦言,他所说的只是现象,而且都是之前的一些状况,“比如说王璐瑶本人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我看到的那个节目内容不太好。”

  游走型主持不好管理

  金文雄表示,目前绝大多数主持人还是可以按照总局要求工作的,比如历年的金话筒奖的获奖主持人就是我们优秀主持人的代表,而自己在论坛中对主持人提出的四个问题“缺位、越位、失语、乱语”是为了给主持人提个醒,“有些专业、本行业的主持人的素质还是很好的,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是一些明星、艺人转过来做的主持人,他们受到的主持人专业培训可能比较少,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自己并不觉得低俗,这个尺度很难把握。”

  金文雄表示,这些“明星主持人”经常游走在各个电视台之间,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工作,然而这些主持人的名气往往又很大,节目也比较受欢迎,所以不太好管理。

  - 点名者回应

  李彬

  至今还没被说过低俗

  昨日下午,李彬在录音棚里录制节目,其经纪人郭颖回应了“低俗点名”。郭颖介绍,目前李彬有五档卫视播出的节目,审查都比较严格。像有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天津卫视的《津夜嘉年华》、黑龙江卫视的《快乐大联盟》等主题积极向上的节目,而其余的节目大多以访谈为主,内容不会太过。

  郭颖还介绍说,李彬主持节目已经有十多年了,主持服装以西服、衬衣为主,从来没有听谁说过节目低俗。郭颖表示,由于新闻报道写的是“李斌”,还以为是有同名的主持人,如果真的是指李彬,实在不明白广电总局为什么会这么说。

  刘仪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记者联系到刘仪伟时,他说已有很多记者打电话过来问。他颇为委屈地说:“我不知道怎么会给领导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我的节目其实不太接近低级趣味。”

  刘仪伟说,他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上班这点事》,谈职场的节目,想要低俗都难。另外一档《我爱我的祖国》,以问答的形式来增进观众对祖国的了解,还得到过表扬。此外,在湖北卫视主持《世界大不同》,主要是和留学生的交流,谈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以及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这些都是谈话节目,这几年一直没做综艺节目。“我们被叫做‘游走型’主持人,不知道是不是领导有偏见,认为我们这种没有组织的人一定是不成熟的。”刘仪伟说,“我也40岁了,学古代汉语出身,按照我的修养和所受的教育,不应该做出低俗的节目。”

  最后,刘仪伟无奈地表示,既然点了他的名,只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过,广电总局应提一个“低俗”标准,今年好改正。

  王璐瑶

  是不是报道出错了

  昨日,记者致电王璐瑶,她听完记者转述相关媒体的“点名”报道后,一口否认:“不可能!”王璐瑶说,她这么多年,都是主持《同一首歌》这些高雅的节目,主持节目从来都是文明语言,不可能存在黄色这种情况。“肯定是哪里出错了,这篇报道来源是哪?不可能的事啊。”

  - 提个醒

  金文雄 四点现象值得注意

  金文雄在“星光奖”论坛中提出,现在内地主持人中存在着关键时刻“缺位、越位、失语、乱语”等现象,具体情况他一一做了说明:

  缺位:有一些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没有在一些带有负面因素的悲剧事件后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总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诸如“相信观众会有自己的判断”等。在他看来,这类节目应该在最后给观众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一个明确的观点,主持人不说,就属于“缺位”。

  越位:曾经有一个节目组发现了一名孩子被拐卖并致聋,非但不报警,反而去采访、追踪,带着受害者家属寻访,最终打草惊蛇。这样的节目表面上看是在帮人,实际上,却是把节目的效果置于当事人的安全之上,这时的主持就是越位。

  失语:在一些调解家庭纠纷类的节目中,对峙当事人起冲突,主持人非但不劝,反而煽风点火,让争吵升级以博得收视率,这种“失语”现象也是要引起重视的。

  乱语:针对综艺类节目主持人,要避免对影视明星过于追捧,产生“乱语”现象。在某节目中,一位明星表示自己从小就对金钱有渴求,梦想成名,在拍了第一个广告后,就在课堂上偷偷练签名,结果走神被老师批评,这样会对收看节目的青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外,现在的一些主持人在采访前不做“功课”,易中天曾几次被某主持人的无知气得想离去,甚至问出“你还要继续愚蠢下去吗?”


总局领导回应点名批评主持人:有误会没封杀(新京报 2010-1-21) 被点名主持人回应低俗批评 广电官员称存在误会 刘谦回应春晚魔术质疑 称主持人从台下选取观众(新京报 2010-2-21) 周洋父母回应总局副局长批评:希望领导不要挑字眼 周洋父母回应总局副局长批评 广电总局官员点名批评多名主持人低俗 安监总局:“央视大火”处理结果春节前公布(新京报 2010-1-8) 日本外相回应中方点名批评:中国其实想重启会谈 外交部回应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新京报 2010-1-15) 转载:律师回应质检总局新闻通气会 方南:别动不动就“封杀”媒体(新京报 2008-1-7) 刘建宏:没监管,足球出多大事都正常(新京报 2010-1-30) 李盛银 惟独他没逃出(新京报 2008-5-21) 央视点名批评平可夫! 央视点名批评平可夫! 周洋父母回应批评:希望领导不要挑字眼 韩浩月:批评低俗广告,永远都不算太晚(新京报 2008-8-1)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新京报 2010-4-19) 统计局回应房价数据质疑:1.5%为全年平均涨幅(新京报 2010-2-27) 郧西回应跨境追捕发帖人(新京报 2010-3-10) 湖南双牌县书记回应质疑 称自己不专断很民主(新京报 2010-4-27) 消息称人大教授周孝正遭学校“停课” 回应否认(新京报 2010-10-11) 山西安全生产会8名未参会局长被副省长点名批评-搜狐新闻 新京报:刘心武应直面学术批评(吴祚来 20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