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1994-2008年总目录(9)-200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47:35
《古典文学知识》1994-2008年总目录2002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1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主编的话 吴小平  4-5
2  祝贺《古典文学知识》出版百期 吴小如  5-6
3  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期刊 郁贤皓  7-8
4  琐语贺百期 严迪昌  8-9
5  开展争鸣,提倡创新 齐裕焜  9-10
6  《古典文学知识》百期志禧 赵逵夫  10-12
7  雅俗共赏,兼为师友 孙昌武  12-14
8  为文学全球化而作贡献 黄霖  14-15
9  百期祝贺和祝愿 吴功正  15-17
10  古典文学研究者与古典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桥梁——贺《古典文学知识》百期 俞为民  17-18
11  知识的增量与人才成长的阶梯——《古典文学知识》创刊百期纪念 王兆鹏  19-22
12  喜看“幼苗”成大树——《古典文学知识》百期纪念感言 王英志  22-27
13  我与《古典文学知识》 房日晰  27-28
14  百期寄语 陈良运  29-30
15  微薄而真诚的祝愿 刘石  30-32
16  永远的文化母乳 吴承学  32-34
17  集唐宋诗句贺《古典文学知识》创刊百期 程章灿  34-35
18  五律 许结  35
19  浪淘沙 恭贺创刊总第100期华诞之禧 魏淳  35
20  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几块园地 王运熙  36-43
21  怎样读明代散文 陈书录  44-51
22  一回拈出一回新——重读李白《将进酒》 薛天纬  52-54
23  一空依傍 自铸伟词——关汉卿散曲《冬》(雪粉华)赏析 刘淑丽  55-58
24  千里江淮巢湖美——《巢湖赋》赏析 章沧授  59-62
25  楚辞与歌、赋、诗、词 郭建勋  63-69
26  写舞的汉魏辞赋 费秉勋  70-74
27  唐代美文的再检视——兼谈文学史的真实、完整和中国特色 董乃斌  75-83
28  谈《红楼梦》的主要矛盾冲突 王志武  84-88
29  古代宗教祭祀戏剧 黄竹三  89-95
30  袁枚神交张问陶 王英志  96-100
31  英雄末路半为僧——苏曼殊其人其诗 孟泽  101-104
32  史学家的视野 诗人的感受——郭沫若与中国古典文学 谢桃坊  105-113
33  袁枚《仿元遗山论诗》王士祯之蓝本 朱则杰  114-115
34  两岸学者 互学共进——介绍陈友冰著《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 傅璇琮  116-120
35  《文选》与西晋文学 曹道衡  121-126
36  青藤书屋——徐文长故居 林继中  127-128
37  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 李修生  129-139
38  金陵王气(上) 程章灿  140-146
39  礼经典范: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二) 许结  147-154
40  化用典故 如盐融水 陶文鹏  155-160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2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 罗时进  3-11
2  谈谈古《弹歌》 李笑野  12-14
3  上古情人节与《郑风?溱洧》 顾农  15-19
4  情深意切 哀恻动人——韦应物《过昭国里故第》赏析 吴惠敏  20-22
5  可爱而富于灵性的二青——《聊斋志异?蛇人》篇赏析 李金松  23-25
6  人生山水色,山水生予色——从《逸老园记》看蒲松龄的闲适心态 刘颖慧  26-30
7  黑白分明 转盼流光——先秦诗歌对明眸美目的描写 李炳海  31-38
8  《史记》与古代焚书 张强  39-45
9  诗经中的燕子  45
10  张华与太康诗风的演化 蒋方  46-53
11  说涩体诗 张福勋  54-56
12  先唐古小说的分类 李剑国  57-62
13  神仙方术与百戏的兴起 王廷信  63-66
14  明清传奇之历史剧的发展 孙书磊  67-71
15  国学大师胡小石 郭维森  72-81
16  陆士谔与江南小镇朱家角 淮茗  82-86
17  洪应明与格言经典《菜根谭》 吴家驹  87-92
18  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平仁  93-98
19  金陵王气(下) 程章灿  99-103
20  且说贾至到岳州的时间 赵明节  104-105
21  五礼规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三) 许结  106-113
22  对仗的艺术(上) 陶文鹏  114-119
23  春雨中的孤寂——评周邦彦词《大酺?春雨》 杨民仆  120-124
24  在妖怪和神仙的名义下 陈琳  124-128
25  重读名家  129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3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人文精神建构与中国古代文化 郭延礼  3-9
2  精妙的复义——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读解 徐艳  10-12
3  对美的爱恋——贺铸《青玉案》赏析 胡传志  13-15
4  恩情容易似寒灰——周邦彦《少年游》词赏析 伏涤修  16-19
5  大气包举 笔势雄健——华岳《骤雨》诗赏析 高锋  20-21
6  豪放洒脱 雄放遒劲——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 赵晓红  22-25
7  关于词的借境问题的检讨 房日晰  26-35
8  王安石与秦淮小宅 丰家骅  36-41
9  论苏诗爽利灵动的风格 张尹炫  42-47
10  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纪德君  48-55
11  《桃花扇》底系风流 孙之梅  56-59
12  “比武斗智”母题与佛经故事 王立  60-67
13  精心构筑诗歌形式的陆机 白朝晖  68-74
14  陆游与辛弃疾 邱鸣皋  75-78
15  通向成功之路——程千帆先生的治学方法 郭国庆  79-86
16  桐城派诗选的经典——评介姚鼐的《今体诗抄》 孙琴安  87-90
17  千古风流三苏祠 王许林  91-94
18  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体”考辨 钱建状 刘尊明  95-99
19  龙蟠虎踞(上) 程章灿  100-107
20  雅乐新声: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四) 许结  108-112
21  对仗的艺术(下) 陶文鹏  113-118
22  钱澄之与阮大铖 庄学香  119-124
23  也谈“稷之生也” 王夔  124-128
24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128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4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怎样读明散曲 王星琦  3-12
2  怎一个“怨”字了得?——《五子歌》赏析 高益荣  13-15
3  绚烂归于平淡的虚静心态——说王维的《辛夷坞》 绛云  16-18
4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读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 曾维芬  19-21
5  以景寓情,以情摄事——朱彝尊《金明池?燕台怀古,和申随叔翰林》赏读 沈金浩  22-24
6  虚情遮不住——从“眉眼”、“有心”析王夫人对黛玉态度 顾克勇  25-26
7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张强  27-29
8  论西晋爱情诗的生命意识 李揆一  30-38
9  略论白居易山水诗的淡美风格 李寅生  39-44
10  唐代的因诗沽祸 张浩逊  45-47
11  明窗数篇在 长与物华新——从龚自珍的记梦诗谈起 季培华  48-52
12  记晚清女曲家刘清韵两部曾佚失的戏曲作品 苗怀明  53-55
13  越调?凭阑人 姚燧  55
14  古代小说形神论漫议 罗德荣  56-61
15  中西融通 勤于拓植——浅述朱东润先生的传记文学 陆振岳  62-71
16  天姥神韵 魏秀琪  72-75
17  “三苏”父子与嘉州风物 陈德忠  76-79
18  壮心尚未酬,空问金城悲绿柳——蒲松龄宦游纪事 成军  80-85
19  南吕?金字经 贯云石  85
20  《西游记》词话本问题追踪和串述 吴圣昔  86-93
21  龙蟠虎踞(下) 程章灿  94-98
22  补《全唐诗》殷寅诗一首 谢晖  99
23  说“花卜” 段从学  100-101
24  双调?清江引?惜别 贯云石  101
25  敬时行礼:中国古代民俗节日(一) 许结  102-109
26  多重境界 意蕴层深 陶文鹏  110-114
27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  114
28  浅谈钟嵘对陶渊明诗的定位 王佺  115-118
29  “浪子”“新声”——论柳永与慢词的创兴 尚红  118-123
30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地名意象 吴聪萍  123-128
31  南吕?玉交枝?西游记 杨讷  128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5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程千帆先生谈人生与学问 程千帆  3-14
2  欲说还休的痴情心曲——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白静  15-17
3  一总一分 脉络清晰——联章词结构艺术例话 徐同林  18-20
4  以悔诉情 无理而妙——两首闺怨诗品读 李晓婉  21-25
5  如画的意境 淡泊的心态——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 王先岳  26-28
6  葛洪的文学思想 吴功正  29-34
7  简斋赋说 许结  35-39
8  黼黻斑斓的元杂剧角色 李占鹏  40-48
9  闲话“斗牌” 沈新林  49-53
10  《金瓶梅》里的酒具  53
11  明清时期的《金瓶梅》研究与批评 刘辉  54-60
12  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略 吴敢  61-70
13  换个视角去观照《金瓶梅》 宁宗一  71-74
14  “贾三近说”概述 张远芬  75-79
15  关于黄霖的“屠隆说” 杨绪容  80-82
16  《金瓶梅》三种版本系统 王汝梅  83-89
17  《金瓶梅》在国外 王丽娜  90-95
18  《金瓶梅全图》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杨扬  96-100
19  刘勰与南京 孙蓉蓉  101-105
20  陈中凡先生的学术成就 吴新雷  106-111
21  再说“口技”与“象声” 朱则杰  112-116
22  《红楼梦》中的幽默 王一涓  117-120
23  20世纪清代词学文献整理述略 陈水云  121-124
24  从几首唐诗看动态性意境 张同铸  125-128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06期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我写《袁枚评传》 王英志  3-9
2  略谈曹操的《短歌行》 顾农  10-12
3  一样送别两样情——从两首送别诗看王维心态的改变 凌朝栋  13-17
4  僧荐重元阁  17
5  独特视角下的艺术变形——《高祖还乡》的一种解读方式 魏家骏  18-22
6  江南美景忆家乡——王世贞《望江南?歌起处》赏析 张兵  23-25
7  李白六句佚诗的发现 房日晰  25
8  精华欲掩料应难——小议《红楼梦》中香菱的塑造 李金松  26-29
9  贾嘉隐应对  29
10  毛遂与李同 张强  30-33
11  萧子显的文学论 吴功正  34-39
12  失误  39
13  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精神 高峰  40-47
14  文人与政治——以唐代文人的参政活动与文学创作为中心 尚永亮  48-55
15  杨荣《万木图事实》与万木林 陈炜  56-60
16  会通中西 纯笃敦厚——吴宓先生的古典文学情缘 高益荣  61-69
17  敬亭山情思 薛天纬  70-74
18  《兰亭序》随葬昭陵  74
19  陈沆其人其诗 卓维侠  75-78
20  青骨成神:六朝时代的一场造神运动 程章灿  79-90
21  周武王应该叫姬发吗 张连生  91-95
22  以人为镜  95
23  无用于世且著书——褚人获生平小考 彭知辉  96-99
24  张旭得笔法  99
25  奉神祈报:中国古代民俗节日(二) 许结  100-107
26  曲折深婉 声情谐美 陶文鹏  108-111
27  褚遂良问书虞世南  111
28  旧栖新垅两依依,一曲悼歌断人肠——读贺铸《鹧鸪天》 黄红日  112-116
29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研究述评 傅文炎  116-120
30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总目录(总第100-105期)  121-128
论文发表,师生大赛联系人:王晓春 (编委) 工作QQ:944739942,767367659(已满),QQ:1057944755(已满) 。手机:13815591309 网 站: http://cxjyw.net http://www.cxwjyw.cn 发表流程:发来论文或咨询函 回复代发期刊信息 审稿通过 支付版面费 寄发用稿通知 出刊寄发样刊 汇款(农行卡:6228481981191777119王晓春),可以支付宝支付:wxc1309@qq.com 邮箱E-mail:wxc1309@qq.com 请注明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详细邮寄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及所投期刊全称。站长身份证:320919196510016477 站长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站长编委证件: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119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41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27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15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128 http://www.cxjyw.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