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六大证据“软”在哪儿?-山尖子 -盛世游人-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36:31

曹操墓六大证据“软”在哪儿?

山尖子

 

西高穴曹操墓之所以招致大量质疑,除却一部分人可能心生“嫉妒”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六大证据”的不过硬,或叫“证力缺失”。如果你证据过硬,即便有人心存嫉妒,那只能在心里默藏。不过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嫉妒的,是就事儿说事儿,为的是能得到一个清朗、硬实的答案而已。也正因为你的证力不足,才使得“嫉妒者”有了一种口实:“凭什么就这样说是曹操墓了?”不过随着发掘的继续,证据的补充,佐证力道的增强,“嫉妒者”也会知趣而退的。

 

那么,究竟西高穴的六大证据“软”在了哪儿?有哪些证力缺失?谈几点看法。

 

一、“规模”论证涵盖不全面,形成一些“负论据”。

 

在规模证据中,证据发布方只是说明: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说其涵盖不全面,是指应证明的东西丢了些:

 

1、                曹操墓若论起“规模”来,跟其它墓比有着特别之处,就是其庞大的陪陵规模。它与曹操墓不可分割,不能忽视。不论是没有找到,还是未加以计较,这次没拿出个说法,它就会起到负论证的作用,造成很大缺陷。

 

2、                形制上的砖券墓室尽管很大,但地面却无一点形制可言。这与曹丕、曹植的石宫墓质、以山显形的特点相比,显得很不对路。再加上无法解释的“必居瘠薄之地”,很负面的。有些东西,不好甩掉和回避,会更显露问题。

 

   二、“器物”方面的“绝大部分流失”,难免引发世人的不良推断。

 

器物的绝大部分流失,是那五个盗洞造成的。谁能说得清这五个盗洞出去了多少东西?谁能说得清这些东西中是“正面证据”多,还是“负面证据”多?

证据发布者说: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提到这画像石,虽具汉魏特征,但却不具有曹操特征。曹操的文学光辉不次于他的军事方面,既然有画像石,却弄了些与他身份不很贴切的内容,整个墓中一点也看不出曹操是个文学家,似乎文学已不是曹操的爱好了,却没忘了那把破刀。这都显得不在情理之中了。但这不能怪发掘者,只能怪曹操或盗墓者。

 

三、“位置”上处于南北“拉锯”状态,没有消除来自北面的反作用。

 

关于位置,《武帝纪》、鲁潜墓志、西门豹祠遗址,实证充分,让人信服。这就使得高陵这一定论显得很有实在感,尽管有些负论据存在,但也能看出这一块论证上是有理有据的。但是,有些负论据需要排除。唐代诗人王勃诗句:“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为什么他西北望而不西南望?西北有什么?这些你不弄清楚、搞明白。就会有人拿出来作为负论据来反驳的。王勃的诗还牵扯到另一个有关线索——唐太宗祭曹操。你说李世民是在西高穴祭的曹操,何以见得?从时间考据看,李世民是645年的2月在邺祭魏武,史料并未道清是在邺的西南或西北。但王勃是根据什么望西北的呢?王勃生于649年,死于676年。就算王勃是于676年作的《铜雀妓》一诗,这距645年不超过31年。这说明他很可能是凭着唐太宗祭曹操之地而西北望的。那么,唐太宗又凭什么、在什么地方祭曹操呢?曹操墓不封不树,无任何明显标志。唯一有些踪迹的就是那个祭殿遗迹。这样看来,曹操的祭殿在西北,是有根据的。这也是北边邯郸人质疑声声的一点儿因素。

对西高穴位置的论定,应理清这些东西。谁定论,谁理清,情理之中。

 

四、“薄葬”之中的“违规”造成嫌疑。

关于“薄葬”,发布者: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

这里边有两个争论焦点。一个是“无藏金玉珍宝”,另一个是“常所用”。

墓中发掘出珍珠、玛瑙什么的好几小件,无论大小,人们一见到这些,自然地就会联想到曹操曾嘱过的“无藏金玉珍宝”这话。在经过五次被盗之后,还有这么几件儿,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盗墓的一件金玉珠宝也没带走吗?带走多少?足见这个墓“违规”到了什么程度。你用“随身小器物”或“常所用”,再或“不是曹操下葬时放进去的”等理由回应,都显得无力。

再说那个“常所用”的慰项石,也让人费思量。它到底在曹操下葬时是个新石枕?还是个旧石枕?如果说它是新石枕,那么这就不是“常所用”的;如果说它是旧的?它上面刻着埋葬时才有的称谓——“魏武王常所用…”,都不合宜。这只能理解成下葬前在旧石枕上刻的新字?它又不像挌虎大刀一类,另刻一块石牌。这也显得当时的墓葬官太不看重这个石枕了。

 

五、仅凭60岁骨龄判定是曹操遗骨,实是贸然。

第五项证据——铭文,相信现场专家的信誉和判断力。

关于遗骨的断定,是证力最弱的一项。仅凭骨龄一项指标就指是曹操疑骨,太过轻率。不能一看墓里是曹操的东西,就断定这遗骨就必定是曹操的;不能一看骨龄与曹操终龄相符就是曹操本人。因他的负论据很明显而且反作用很大。自然从这两个女人的异常出现,也有怀疑男主人不是曹操的必要。虽然有些不够情愿。假如这是曹操的一个疑冢,曹操安排个替身也属合情合理。即便西高穴出个曹操的真疑冢,其考古价值也不会小。

                                             2010.1.10

曹操墓六大证据“软”在哪儿?-山尖子 -盛世游人-强国博客-人民网 盛世译典-刘国昌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公布曹操墓九大证据不该晚半拍-浩歌 -浩歌文化评论-强国博客-人民网 女人驾驭男人的六大法宝-李歌 -李歌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个人门户-夏清晨-强国博客-人民网 个人门户-说长道短-强国博客-人民网 红歌“四唱”庆“七一”---强国博客-人民网 糖衣炮弹密集:反腐咋不“提速”?---强国博客-人民网 薄熙来咋推崇“毛式”武器?---强国博客-人民网 靓女处长送礼咋让领导没睡好? -河洛风 -河洛风 ? 人民网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农民和土地-静静地看着 -强国梦-强国博客-人民网 老詹点博:毕福剑也怕赵本山-詹国枢 -詹国枢-强国博客-人民网 铁矿石价格战是一场金融战-叶檀 -叶檀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危险!8种食物会越吃越老-悠然小卒 -悠然小卒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姜昆谈出家的李娜[图]-悠然小卒 -悠然小卒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危险!8种食物会越吃越老-悠然小卒 -悠然小卒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铁矿石价格战是一场金融战-叶檀 -叶檀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用建设人才强国回答“钱学森之问”-詹勇 -詹勇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公车私用何时休?-吴倦 -无倦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谁摘掉了教师的干部身份?-吴倦 -无倦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一个多情太后的“人事秘笈”-路卫兵 -路卫兵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我爸是李刚”或成为反腐线索-吴倦 -无倦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中国大学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宋圭武 -宋圭武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银行还有多少行贿行为?-吴倦 -无倦的强国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