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运河: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6:15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90.2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马克思将其称之为“伟大的航道”。总长82公里的巴拿马运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

上述两条河流,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但与长达1794公里的中国京杭大运河相比,却在多个方面黯然失色。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腾讯科技配图)

注:本文综合整理soso百科及其他互联网公开资料而成

我们今天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京杭大运河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基本情况: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近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同时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历史沿革:三期开凿与演变造就世界第一大运河

从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为始点;进而是隋代的运河系统,历经元、明、清三阶段的进一步拓展,世界第一大运河初具雏形。

沿线地理:贯通中国五大水系 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现代大整修:二通道工程启动 运力将提升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

运河二通道建成后,京杭运河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届时1000吨级的船舶可从山东东平湖直达浙江杭州,运力提升40%。

开通意义: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申报世遗:58位政协委员联手呼吁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刘枫委员如此表示。

治理目标: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6年05月25日,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守护者:运河三老与“京杭大运河”网站

被世人称为“运河三老”的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正不懈地努力催生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活动。

2006年8月份,朱炳仁大师还与另外两位老人古建专家罗哲文、古文物专家郑孝燮共同创建了“京杭大运河“网站。作为一个国际顶极域名、运河唯一的一个专业性网站,记录着运河的每个点滴,见证着运河申遗的每一步,提醒着我们这一些运河儿女要多一些对母亲河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