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院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46:07
我的电影院情结
    看到有网友提起了通榆的老电影院,不觉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我上周刚去过那里。去的时候,大门紧闭,只在门外看了看,努力猜想里面原来的座位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小时候,觉得那个电影院大得不得了,现在一看,竟然感觉特别地小。甚至我开始怀疑以前看电影时,那么多的人是怎么坐下来的。也不知是岁月让我长大了,还是记忆把那影院给缩小了。

 

小时候,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了。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荧幕上带划痕的、还一抖一抖的电影,特有感觉。

 

小时候,我有个愿望,就是长大后,一定要爬到电影院楼顶,把大门上边的那几个工农兵小人儿雕像给它取下来,拿到家里去玩。特别是那个小兵手上的BU枪。

 

小时候,特喜欢电影散场时的感觉,那叫一个热闹!特别是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喇叭裤,烫着时髦头,大呼小叫,议论着离去,其景象绝不亚于现在正月十五看完烟花后散去的人潮。也正是那个年代的那些时尚的年轻人,创造了今天个性自我的85后和“非主流”的90后。说起来,这些,还都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呢。

 

小时候,特别羡慕家住在老电影院附近的同学,因为一散场,他们就可以不用排队,直接回家了。他们甚至可以不听老师的指挥,在我们整齐的队伍周围故意地晃来晃去,欠揍似的干扰我们,老师只要一问:“你怎么不排队?”人家就会阴阳怪气地答道:“我——到家了!~~”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超人》、《火烧圆明园》、《高山下的花环》和《夜半歌声》。爸爸、妈妈单位一发电影票,我就去跟着过瘾。特别是在看《火烧圆明园》时,我还在上幼儿园,在电影上,也分不清哪伙是好的,哪伙是坏的,当看到一批批骑着大马的人被炮火击倒时,我还以为是中国人打别人呢,兴奋极了。当我妈妈告诉我说,倒下的都是咱们自己的人时,小小的年纪,竟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心里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

 

后来,我开始对老电影院心怀恐惧,主要是缘于小学二年级时看过的一场电影,叫《夜半歌声》,我总是觉得那个一幅鬼脸的男人,就生活在荧幕的后面,生活在老电影院的后台,生活在电影院阴暗的天棚上边。以至于现在我到了那附近,仍然会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到了80年代后期,电影院就变成小流氓、小混混的天下了,口哨声、谩骂声盖住了电影人物的声音。不久,录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迅速火了起来。旁边的录像厅开了好几家,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时间自由、便宜快捷、内容丰富的录像片。记得那时放寒假,学校竟然还给发了好几张绿色的录像票。估计是和学校的哪位老师有亲戚。录像厅内外,经常发生流血事件。现在想想,当时的学校还真挺不负责的。

 

后来,碧野剧场逐渐取代了老电影院,就像今天剧团的那个剧场取代了碧野剧场一样。上初中后,像《大决战》之类的电影,就都转移到碧野剧场放映了,老电影院开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大约是在1996、1997年左右,老市场院附近安装了一个大射灯,像北转盘中央的那个一样,有一些老年人开始在那里扭秧歌,焕发了一些生机,但很快,老电影院便被人们彻底地遗忘在角落里了。

 

    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流逝。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坐在温暖的家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看大片儿了,我甚至把电脑和电视连了起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活脱脱一个家庭影院。我的一个同事,据说马上就可以在家中放映立体电影了。这在20年前,只能是一个梦想。前段时间,去长春万达影城看了场数码电影,清晰度没得说,音响效果没得说,可我就是找不到当年在老电影院里时的感觉,特别是无法找到那种胶片的历史感和声音的厚重感。我对老电影院的情结始终没有改变。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电影院和我一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同的是,当年在思想上受它荫泽的小毛孩儿,如今已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而老电影院却失去了它往日的繁华,孤寂地蹲坐在角落里,失落地看着这个二十年后的浮躁世界。似乎也在和我们一样,脸上带着傻乎乎的憨笑,回忆着那个火热的80年代。

 

    相同的是,我们都还是有价值的事物,仍然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贡献。突然有一天,一户在通榆非常有声望的人家,很有魄力地买下了那块地盘。于是,老电影院正式变成了今天的正好食品有限公司,老电影院也瞬即完成了角色上的转变,担负起了它新的职能——和你我一样,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