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1941年的北非战场 - 一、二战史 - 铁血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41:45

当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中将乘坐He111抵达的黎波里的时候,他就注定将要成为一个神话。



  1940年6月10日,在法兰西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墨索里尼决定向法国宣战,此时法国已经几乎崩溃,而33万人侥幸从海路退回到英国,墨索里尼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虽然英国本土没有遭到德国陆军的直接攻击,但是此时此刻,英国人正神经紧张的应付这在欧洲大陆上虎视眈眈的德国人,没有时间来关照遥远的非洲殖民地,于是决定在北非的利比亚一带发动进攻,目标直指埃及。意大利人在北非享有巨大的人数优势,其总兵力超过50万人,其中在昔兰尼加前线,作战人数就高达25万人以上,400门火炮,450架战斗机和140架轰炸机,而在其对面的防御者只有区区3.6万人,150门火炮,48架战斗机和140架轰炸机,只有在坦克数量上,英国人有着他们的优势,这是一个巨大的兵力差距,这使得意大利的独裁者充满了自信:“意大利早已等待着巨大的回报。”而虽然最高统帅部建议希特勒在北非开辟新的战场以控制英国在地中海的航线,但是希特勒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似乎对在北非的战斗没有什么兴趣,希特勒脑海中的对英军事行动似乎应该是在航空兵获得英伦三岛制空权之后从还上登陆英国,所以在北非的战斗只能由意大利人自己承担。可是意大利人的行动总是那么慢条斯理,虽然在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人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北非却似乎毫无动静。7月和8月间,意大利人只是派出轰炸机对英国人控制的Port-Sudan e Aden以及亚历山大和海法进行了几次轰炸,并在托卜鲁克附近丢了几艘驱逐舰(Zeffiro ,Nembo 和Ostro号),直到当年9月13日意大利人才从一个叫做卡普措的小村子越过边境发动进攻,进攻由格拉齐亚尼元帅亲自指挥,他集中了第10集团军的5个师,大约8万人和120辆坦克以游行的方式缓慢推进,意大利人的步兵队伍后面则是大量的卡车,上面运载着将标志胜利进程的大理石里程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很遗憾的是这些里程碑却没有能够使用多少,在越过了边境小镇塞卢姆之后,意大利人开始慢条斯理的向前推进,4天时间意大利人在没有什么抵抗的情况下他们仅仅前进了90多公里后就在一个叫做西迪巴尼亚的地方停下休息,而意大利的工程部队则开足马力在离西迪巴尼亚不远的地方建成一道防御线,他们一共构筑了7个大型据点,构成了一条弧形的防线,从海岸向内陆延伸大约80公里。这条防线内包括相当数量的生活和娱乐设施,意大利人还抓紧时间铺设了一条长达200公里的淡水输送管道。格拉齐亚尼元帅向墨索里尼说,由于后勤供应无法跟上,所以在获得充足的补充之前他将不再冒险向前,墨索里尼相当吃惊,他要求格拉齐亚尼继续前进到500公里外的亚历山大,同时答应给他1000辆坦克,但是这个承诺显然无法实现,意大利在西班牙内战和埃塞俄比亚的战斗消耗了相当的实力,现在并没有能力提供如此大量的坦克,而格拉齐亚尼坚持没有看到增援就不继续前进,于是就这样意大利人在舒适的环境中等待了一个又一个星期,一连几个月,意大利人竟然毫无动静,只是派出少量轰炸机对亚历山大和托卜鲁克进行了轰炸,而在11月6日,英国人在威廉-斯利姆的带领下发动了一次反击,反击的兵力大约有7000人,但是只有步兵和坦克协同,并没有空中支援,意大利人立刻用轰炸机和火炮回敬了对手,英军有167人伤亡,并且被迫撤退,之后又是长时间的平静,僵持局面一直延续到当年12月7日。



  英国人在遭到进攻之后立即进入马特鲁港的防御阵地等待着意大利人的进攻,但是他们惊愕的发现意大利人竟然在从埃及边境到马特鲁港一半路程的地方停了下来,一停就是好几个月,而在这段时间内英国人则集中起了自己的进攻力量,包括第7装甲师的3个坦克团,虽然11月6日的反击失败,但是英国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还是决定于12月7日再发动一次进攻。


  这次进攻集中了第7装甲师和第4印度师大约3万人和275辆坦克,包括第7装甲坦克团的40辆马蒂尔达坦克,进攻行动由奥康纳中将指挥指挥,12月7日夜间,这支部队从马特鲁港的阵地出发,并跨越了两军阵地之间无人的沙漠地区,8日,意军侦察机发现了英军的踪迹并报告给了格拉齐亚尼元帅,但是没有一支地面防御部队得到了命令,英国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他们在当天从拉比亚到尼贝瓦之间的一个巨大的无人地带渗透进意大利人的后方,之后兵分两路,第4印度师和一个装甲团向北发动进攻,而第7装甲师其余部队则直插意军的退路。12月9日清晨,英国人开始发动进攻,第4印度师和第7装甲团从侧后向尼贝瓦的意大利防御阵地发动进攻,意大利人几乎对这次进攻完全没有防备,很快就被击溃,然后第4印度师继续向北,9日晚上,他们已经前进到了东图马的防御阵地,次日,英国人向第4印度师增援了2个装甲团,英军从两侧项西迪巴尼亚发动进攻,当天西迪巴尼亚失守,11日,第7装甲师派出一支坦克纵队向西迂回,在布克布克截住了一支正在撤退的意军纵队,英国人原本仅仅希望用一次进攻试探一下意大利人的实力而已,没想到却导致了意大利人的崩溃,这几天的战斗中就有3.9万人被俘,意大利装甲军军长马里提肺部中弹而死,相当多的意大利军队被击溃。之后的几周中,意大利人在不停的溃退,12月16日,英国人在卡普措击溃了意大利第10集团军主力兵攻占了哈尔法牙关,3万多人被俘,剩余的意军撤到了巴迪亚。巴迪亚是一座坐落在悬崖上的海岸要塞,现在他有4.5万人和400门火炮防守。1月3日,英军在第6澳洲师抵达之后发动了进攻,在空军和炮兵的火力准备之后,英军在第7装甲团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的带领下敲开了意大利人的防御,1月4日,巴迪亚的守军全部肃清,4万多人被俘。1月6日,英国第7装甲师到达并包围了托卜鲁克这座可以成为北非最坚固的要塞,要塞守军有2.5万人,但是这样庞大的兵力仍旧无法坚守住托卜鲁克,两个星期后,澳洲师赶到托卜鲁克城下,1月21日,英国人发动了对托卜鲁克的进攻进攻之后,要塞的防御还是很快就崩溃了。1月22日,英国人占领了托卜鲁克这个之后成为隆美尔眼中钉的地方。2月3日,英国人的空中侦察显示意大利人正准备放弃班加西而退往阿盖拉组织防御,奥康纳作了一个冒险的决定,由于意大利人的撤退比预想的还要快,而他手中的兵力只剩下50辆巡洋坦克,于是他决定派出一支机械化分队穿越过沙漠前往班加西以南的海岸公路以截断意大利人的退路。2月4日上午,英国人的机械化突击群(由第4装甲旅第11装甲骑兵团的轻装甲车和机械化步兵组成,后面还有该旅坦克部队支援)在第7装甲师师长克雷的带领下开始穿越沙漠,他们实际上只带了2天的口粮,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计划。突击群中打头阵的是第11装甲骑兵团的装甲车,后面则是第7装甲旅的第1皇家装甲团,当天中午,侦察机报告说意大利人已经到达了班加西以南地区,这比预想的还要快,于是克雷命令旅长康特从后续的部队中组织了一支由机械化步兵和炮兵组成的机械化纵队,赶上先头的第11装甲骑兵团,但是康特提出反对,他认为这样的调动和编组反而浪费了时间,他的做法是命令坦克和装甲车在沙漠中奔驰到深夜而并不停下来休息,在这样全速追赶下,先头的装甲骑兵团在2月5日上午到达了贝达富姆以南,并在道路上建立了一道防线,他们到达的时间恰到好处,在他们到达后不久,撤退中的意大利先头部队就稀里糊涂的落入了他们手中,5日下午,康特的装甲旅主力也到达了贝达富姆,他们在33个小时内一共走了270公里,这据说是二战中陆地机动速度最快地记录了。次日意大利人的主力到达贝达富姆,之后双方展开大战,虽然英国人只有32辆坦克和3000人,但是由于意大利人的部队是分批到达,加上英国人在已占据了有利的防御位置,意大利人的突击努力几乎完全失败,2万人被俘,包括贝贡佐立中将,意大利军队还损失了120辆坦克,2月7日,班加西失守。至此,的黎波里已经暴露在英国人眼前,但是由于丘吉尔正沉浸在自己的巴尔干战略中,他于2月12日要求韦维尔派出除了必要的守备部队之外其余所有部队支援希腊,使得最终的黎波里还在意大利人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在这个港口,隆美尔和他的第一批部下们,踏上了北非的土地。


  这可以说是北非战役的第一阶段,交战双方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战斗能力,意大利人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相当脆弱,并且执行计划也拖沓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部队能发挥多大的战斗力,而英国方面则有2个亮点,第一就是对于贝达富姆那次大胆而成功截击战,少量的轻装部队快速推进赶在撤退部队之前截断其退路,这样的作风和后来蒙哥马利的战斗作风完全是两种类型,而第二个亮点就是英国人的马蒂尔达坦克,这种重达30吨的步兵坦克几乎可以无视意大利人的火炮前进,这给意大利人很大的心理和战场上的打击,也是意大利人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由于邱吉尔在战略上的错误,使得英国人失去的获得完全胜利的机会,虽然丘吉尔对于希腊增兵的计划有他的目的,但是就这个目的来说,对于希腊的援助远不足以帮助他们击败希特勒可能的进攻,反而使得非洲的英军失去了战略选择的余地,最后那些增援希腊的士兵还是狼狈的撤出了希腊。


  早在2月6日贝达富姆战斗结束当天,隆美尔被召到柏林,由陆军总司令任命其为德军驻利比亚司令,并且受到希特勒的接见,希特勒向其详细描述了北非的战局和对他鼓励了一番。他将前往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战场,其实希特勒选择隆美尔也有一些偶然,1941年2月3日,希特勒已经关注起北非战局的变化,原本他希望指派第五装甲团团长冯克出任非洲军团的指挥官,但是由于其对于非洲战场的悲观态度而作罢,接着希特勒又想到了他的宠臣曼施坦因,但是由于侵苏战争在即,曼施坦因还有更加重要的侵苏战争,最后希特勒还是想到了隆美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隆美尔于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海登海姆,其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家族也并非名门望族,1910年7月,16岁的隆美尔进入符腾堡第124步兵团担任下士入伍生,1911年进入但泽军官学校进修,1年后回到部队并获得少尉军衔。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服役于驻扎在乌尔姆的一个炮兵团,大战开始之后开赴西线作战,战斗中年轻的隆美尔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素养,在大战结束时,这位年仅29岁的军人已经是一名陆军上尉,获得了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以及蓝色马克思勋章这个普鲁士军人的最高荣誉。由于他在战争中的表现,10万人陆军时期隆美尔留在了军中并担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的教官,1937年,他出版了其根据战斗和教学经历写下的《步兵进攻》一书,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将其调任侍卫营营长,在之后的波兰战役中,隆美尔领教了发动机战争的精彩之处,于是向希特勒要求担任装甲部队指挥官,于是隆美尔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法兰西战役中,隆美尔表现出极高的领悟能力和战术指挥能力,他所指挥的第七装甲师曾经一天前进230多公里,获得了魔鬼师的绰号,隆美尔也声名大躁,成为了宣传机构极力宣传的对象。在希特勒心目中,他有着一个优秀的将领所应该有的东西,于是,希特勒决定选择49岁的埃尔温-隆美尔中将前往北非去帮助不争气的意大利人以免南线崩溃。



  希特勒派兵进驻北非是有其战略目的的,由于侵苏战争已经走上轨道(希特勒本身就是在1941年2月3日一次研究巴巴罗萨计划为主的军事会议上提到增兵北非问题的),他并不希望在北非战局上花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也仅仅派出了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轻装甲师,这些兵力是远远不足以把英国人直接赶回埃及的,似乎它只是希望隆美尔能保住利比亚和的黎波里,使得墨索里尼在国内能够不至于太丢脸,而当时意大利人也已经完全不报反击的希望,他们的防线已经退到了的黎波里周围,甚至很多意大利人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回国,这一切都说明轴心国的统帅们只是将非洲看做一个防御性的,为了不让英国人能够轻易打击欧洲南大门而存在的次要战场,如果说希特勒曾经想过从北非进入中东协助入侵苏联的友军南下,也一定不是1941年2月。但是他却似乎不曾和隆美尔说起它对于北非战局的想法,也许是他认为这种想法是自然而然的抑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想到隆美尔能获得如此重大的胜利。


  于是隆美尔受命来到非洲,当时他的处境可是相当不妙的,他发现意大利人已经丧失了斗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英国人发动进攻,意大利人就无处可逃了,于是隆美尔趁着会见意大利新指挥官加利波蒂将军时极力劝说他在东面的塞尔特修筑一条防御工事,但是意大利人的动作还是一如既往的慢。直到2月14日,意军的主力才的徒步前往塞尔特增援。当天令人可喜的事情是德军的第一批部队到达了的黎波里的码头,包括一个侦察营和一个反坦克营,他们是2月9日从那不勒斯启航的第5轻装甲师的先头部队,这对于隆美尔来说无疑是件好消息,他立刻下令连夜加班把这些部队的装备从船上卸下来,足足60吨装备,这打破了的黎波里有史以来的到港物资吨位纪录。第2天中午这些部队已经带好了热带装备并整装待发,隆美尔在检阅了这些年轻人之后命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塞尔特的防御阵地。之后的几天,第5轻装甲师的后续部队陆续在的黎波里港上岸,隆美尔甚至有多余的力量要求侦查部队缓慢前进以侦查英军的踪迹。可以说在这段时期,隆美尔最担心的就是英军对他脆弱的防线发动进攻,此时他的防线上只有2个步兵师,在他们后面则是阿里埃特师,该师也仅剩下16辆坦克,就算是加上新到的德国部队,这些力量还是不足以抵挡英国人的进攻(那时隆美尔还并不知道韦维尔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调去希腊了),所以他命令把第3侦查营带来的大众汽车上装上木板和帆布,伪装成坦克的样子来威吓敌人,这样的改装的汽车大约有150辆。




德军进入北非


  3月11日,第5装甲团在的黎波里登陆完毕,隆美尔获得了第一支完整的装甲力量,包括120辆坦克,加上意大利人的80辆,此时隆美尔手里已经拥有了200辆坦克,其中60辆是III号和IV号。这时他又玩了一个花招,他检阅了最先下船的装甲营,并且悄悄命令他们在经过主席台之后绕着街道跑一圈再经过主席台一次,就这样,每辆坦克都经过主席台好几次,弄得英国间谍慌忙报告说德国人又有大批装甲部队增援。而在得到的装甲团的同时,他手中还有第2和第8机枪营,2个侦察营和3个炮兵营的兵力,3月24日,隆美尔的一支侦察大队开进阿盖拉,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这个小型的要塞,英国人后撤到了40多公里以外的美尔沙隘道,这是一次无奈的撤退,由于丘吉尔要求把北非所有能都调动的部队都增援到希腊,英国人在昔兰尼加的力量已经弱小到无力抵挡德军攻势的境地,对面的英国人只有大约一个团的坦克来抵挡隆美尔的进攻,这些坦克中还有一部分是缴获来的意大利货。韦维尔现在将希望寄托于德国人不会发动进攻,因为他通过破译隆美尔与最高统帅部间的通信得知最高统帅部要求隆美尔在5月下旬第15装甲师赶到以前不准发动进攻,但是让韦维尔惊讶的是3月30日,非洲军团以第5坦克团为先导,开始发动对美尔沙隘道的进攻,很快英国人的炮兵开始应对德国人的装甲突击,隆美尔拿出了他的两个机枪营,在空军的掩护下,第8机枪营的士兵们乘坐卡车从正面冲击英军防线,而与此同时第2机枪营则迅速通过山区从侧面包围了防御者,当天晚上,英国人放弃了美尔沙隘道,但是这还没有完,4月2日,隆美尔带着第5轻装甲师的50辆坦克和2个意大利师占领了艾季达比亚和祖韦提奈地区,英国人仍然无法抵挡德国人的进攻,只得在埋下地雷之后向东撤退。



  隆美尔德这次进攻在时机上也恰到好处,第7装甲师在长途作战之后正在埃及休整,来接替他们的第2装甲师的一部---该师的其他部分已经被送到了希腊,第6澳洲师也已经前往希腊,代替他们的是新组建的第7澳洲师,该师的训练水平和装备都不好,而且英军的战地指挥官奥康纳当时正在休假,代替他的是尼姆将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隆美尔在作为步兵教官的时候就深知趁胜追击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完全不顾德国和意大利统帅部发来要求其停止前进的命令,他命令施维林上校伯爵带领意大利的阿亚里埃特师和的8机枪营向东经过最南面的本盖尼亚,沿着一条古代商道穿越沙漠追击英军以求切断英国人的退路,而其主力则北上进攻班加西。4月3日晚上,第3侦察营到达昔兰尼加的首府班加西港,英国人早已放弃了这个昔兰尼加的首府,他们在临走以前还洗劫了当地人一番,这使得当地居民对于德军的到来抱着欢迎的态度。而此时,隆美尔正和加利波蒂为了停止前进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加利波蒂要求隆美尔能服从命令并等待后勤补给跟上,但是隆美尔要求前进的态度坚决,双方差一点动手打了起来。这时传令兵拿着一份电报走进来交给隆美尔,隆美尔看完电报以后兴奋的向加利波蒂说:“柏林给了我绝对的行动自由。”加利波蒂竟然连电报的内容都没有看就气跑了,根本没有想到这封电报其实只是柏林要求隆美尔停止前进的电报。4日早晨,隆美尔在班加西建立了临时指挥部,将自己现有的部队分成三路,布雷西亚师沿着海岸线按照原先路线向德尔纳前进,而第3侦察营则在他们的南面沿着小道前往默基利的英军基地,而第5装甲团和第2机枪营则在更南面向孟沙斯前进,现在整个德意联军被分成了4路纵队,虽然这违背了基本的集中原则,但是由于英军退而避战,使得隆美尔非常期待能和英军正面交锋以彻底击败他们,他希望这4路纵队能够穿插到英军后方或者侧面迫使英国人开火。第5轻装甲师师长施特来彻将军吓了一跳,他坚持他的部队要休整4天才能获得足够的补给,隆美尔命令他将所有的卡车清空,跑到补给站装满物资然后开回来,虽然这会使得整个师掉队一天,但是为了要迅速切断英军,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是一次魔鬼般的行军,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们必须穿越过茫茫的昔兰尼加沙漠地区,军用车辆常常陷入松软的沙地中,汽车的引擎里面堆积着沙子,而且还总是因为过热的天气而出现故障。而沙漠中白天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0度以上,而晚上却又会低于零度,而且在沙漠中还有无数的蝎子,苍蝇和奇怪的昆虫,这让那些还没有什么沙漠作战经验的年轻人们无所适从,而在沙漠中最不愿意遇到的,则是被当地人称为“基布利风”凶猛的沙尘暴,他们会以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狂飙,带着沙尘和一切不牢固的东西,沙子会钻进一切缝隙,包括人的眼睛和嘴巴,“在风暴中看不出3码”,一位非洲军的老兵在日记中写道。隆美尔有时候不得不乘坐着飞机在天空盘旋,去催促他的部下门前进,或者去寻找那些掉队的士兵。5日,隆美尔收到侦查部队的情报,报告说在默基利以南已经没有英军的踪迹,于是隆美尔下令第5轻装甲师的主力第5装甲团在占领孟沙斯之后转向东北方向前往默基利,同时要求阿里埃特师也从南面北上到默基利方向。当天中午,隆美尔的另一次侦查收到回音,默基利及其周围有重兵把守,这更加坚定了隆美尔的信心,为了探查默基利的敌军是否向东逃跑,隆美尔派出海默尔少校带领2架飞机前往默基利以东地区布雷并侦查,同时他要求自己手下的机械化纵队加快速度通宵前进。6日早晨,海默尔少校回到隆美尔面前,报告说英军已经在默基利布置好了防御,同时有大批车辆正向东撤退,于是隆美尔派出了手中的几支小型战斗群前往默基利以东和以北的道路,希望能够封锁英军的退路。原本按照计划,隆美尔将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默基利进攻,但是原本计划迂回到默基利东部的法布里的意大利军队没有及时到达预定位置,而阿尔布利赫上校的第5装甲团更是如同失踪一般完全没有了音信,当晚隆美尔几乎无法和下面的部队联系,由于距离太远加上沙尘的原因,他和手下部队的通讯几乎完全中断。


  次日,隆美尔找到了第5轻装甲师师长斯特来彻,要求他下午3点发动进攻,隆美尔得知第5装甲团在进攻孟沙斯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花了不少力气才于6日晚上攻克这个据点,现在正在向默基利前进,而法布里遇到的问题更加棘手,他们竟然消耗了所有的燃料,现在不得不停止前进,隆美尔立刻组织了一个运输队给法布里送去了一批燃料,使得他们能够进入战斗位置,隆美尔已经能看见默基利要塞了,但是直到中午,阿尔布利赫的装甲部队也没有踪影,显然他们迷失了方向,隆美尔知道如果再拖延时间英国人的主力就可能向东撤走了,于是他找来侦察机前去寻找阿尔布利赫的纵队。飞了不久后,在要塞的西面隆美尔发现了长长的纵队,于是他准备降落去找阿尔布利赫,在接近地面的时候,隆美尔突然发现地面上的士兵都戴着英国人的平底锅,他的飞行员迅速把飞机拉起来,虽然挨了几发子弹,但好歹保住了性命。回到司令部稍作休整,下午隆美尔再次乘坐侦察机出发,在一个下午的折腾之后,终于隆美尔在日落前不久发现了阿尔布利赫的坦克纵队,他们果然迷失了方向,隆美尔训斥了这位可怜的上校并且让他的部队加速感到预定阵地。


  4月8日,德意军做好了进攻的准备,隆美尔乘坐飞机准备观察情况,地面上的部队进展很快,但是隆美尔的处境却不怎么样,由于找不到阿尔布利赫的部队,他决定将落到一个88炮阵地上去询问炮兵,却发现这是一个因为迷失方向而落单的炮组,而隆美尔乘坐的飞机也在降落时受到了损坏。之后他只得乘坐88炮的牵引车回到军部,此时最南面赶来的阿里埃特师也赶到了战场,隆美尔立刻将他们投入战斗。而阿尔布利赫的装甲团则直到下午战斗基本结束时才赶到战场,错过了一次胜利。战斗中英军几次想向东突围,可是却被德意军的炮兵挡住了去路,同时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发动进攻,并一举攻占了默基利要塞。大约有2000名英国人被俘,包括第7装甲师师长迈克尔-甘比尔佩里少将,另外还包括后来成为隆美尔招牌装备的大号护目镜和成为他流动指挥所的各种装甲指挥车。


  而在同一天,在德尔纳,非洲军获得了另一次大捷,两天前,波特纳上校的第8机枪营和贝兰德中尉带领的8辆坦克就奉命截断英军从德尔纳向东沿巴比亚谷地的逃往路线。波特纳的步兵们在装甲车的掩护下来到了这个海滨城市,在激烈的枪战之后,德国人在德尔纳机场建立了一个据点,并俘虏了900名英国作战人员,其中竟然包括4名将军,当隆美尔在当天下午赶到德尔纳时,骄傲的上校向隆美尔展示了他的战果,隆美尔惊奇的发现,就连英联邦驻埃及和外约旦总司令菲利普-尼姆中将和在几个月之前刚刚把意大利人打得屁滚尿流的奥康纳也在俘虏之列,他们两个倒霉的家伙在自己的汽车里迷了路,和自己的卫兵失散之后被德国巡逻队发现于是被俘。


  已经穿过了大半个昔兰尼加的隆美尔现在只希望能够尽快地向前推进,他对于迅速的打击英国人已经完全着迷了。2月10日,他宣布自己的目标将是苏伊士运河,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首先面对在他正面160公里远的托卜鲁克要塞,这是一个利比亚最大最好的要塞,意大利人为了抵御英国人的进攻沿着托卜鲁克修筑了长达50公里的环形防御阵地,包括138个相互联结的战术据点,各个据点和之间的通道顶部都有伪装,只有踩到他们上面才能发觉,整个防线周围布有带刺铁丝网,当年意大利人曾洋洋自得的称之为北非最牢固的防御阵地,而且托卜鲁克的地理位置相当好,他是利比亚在班加西以东最好的港口,位置又恰好位于海岸公路的边上,可以直接控制从利比亚进入埃及的交通运输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隆美尔知道托卜鲁克的防御是由意大利人修建的,所以在先前他就要求意大利人提供一张托卜鲁克防御阵地的示意图,但是意大利人却显得很为难,直到一周之后才弄出一张完全没有用的地图,隆美尔看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防御阵地的布置情况。不仅如此,英国人对于意大利人的工事也已经加以改进,他们在防线周围挖了一条深达3米的反坦克壕,还在其两边埋下了不少地雷,并且修筑了很多钢筋混凝土掩体,在一些关键地段每隔400米就有一座这样的掩体。而且虽然昔兰尼加的英国人被这个德国将军打得焦头烂额,但是他们接到了命令,丘吉尔要求英军必须坚守托卜鲁克,8日,从班加西撤出的第9澳洲师和增援的第7澳洲师第18步兵旅已经到达了托卜鲁克并且组织防御。这使得这个巨大的要塞中的防御兵力达到了12000人,加上非战斗人员,要塞中共有澳大利亚,印度和英国军队共36000人,并且拥有第1和第7皇家坦克团的大约50辆坦克以及4个炮兵团,这使得托卜鲁克的防御更加坚固。


  但是隆美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他依旧认为他所要面对的事已经溃败的英国人。他希望用一个意大利师在西面佯攻,而第5装甲团则迂回到东南面发动主要进攻,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第5装甲团正在他批准之下清洗和维修自己的装备,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在默基利呆两天的。他为此又发了一通脾气,他要求第5轻装甲师立刻行动起来,经过泰米米前进到加扎拉地区,以及时发动在托卜鲁克东面的主要进攻。同时因为行动迟缓,隆美尔把可怜的斯特来彻痛骂了一顿,至此,他对于这个做事拖拖拉拉的师长失去了信心,而把追击部队的主力交给了刚到非洲不久的第15装甲师师长普里特维茨少将,他的师在不久以前刚刚到达的黎波里,这支追击部队实力却少的可怜,只有第3侦查营,第8机枪营和第605反坦克炮营而已。


  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发展,10日早晨,隆美尔发现第3侦察营还在托卜鲁克以西50公里的地方,而且还没有执行迂回的任务,他立刻命令第8机枪营直接越过海岸公路向托卜鲁克发动进攻,而还没有来得及迂回的第3侦察营则向托卜鲁克南面的阿代姆以占领一个进攻的出发阵地。第8机枪营的进攻很不顺利,他们被英国人的火炮和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来,而此时在追击部队的指挥部,刚到前线的普里特维茨少将正在听原指挥官施维林介绍情况,隆美尔跑了进来,向普里特维茨怒吼到:英国人正在逃跑!于是普里特维茨少将乘坐着施维林借给他的吉普车亲自到前线去指挥作战,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普里特维茨没有带地图,他们到了一个并不认识的地方,也没有注意到防御工事的存在,显然普里特维茨没有隆美尔这样的好运气,他发现了他的部下,于是在车内大喊:跟我来,英国人在逃跑。就在此刻,一发反坦克炮弹准确地击中了将军的座车,把这辆吉普和可怜的少将一起炸上了天。


  中午时分,隆美尔得知了普里特维茨阵亡的消息,隆美尔一言不发,脸色苍白的回到指挥车中,准备去托卜鲁克证实这件事情,路上有人突然发现他们的后面多出来两辆小车,其中一辆还是英国货,大家紧张起来,就在机枪手准备按下扳机的时候,斯特来彻从车里跳了出来,大声报告了普里特维茨阵亡的消息,隆美尔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他气愤地打断了这个师长的报告,说:你怎么敢驾驶一辆英国车在后面追我?我正要命令向你开枪!斯特莱彻也不甘示弱的回敬道:将军先生,如果那样的话你就会在一天内失去两位师长了!


当天下午,意大利布雷西亚师赶到接管了第5轻装甲师的防线,隆美尔立即命令该师想托卜鲁克以东的巴尔比亚大道推进,同时在南面的阿里埃特师和第3侦查营则进攻阿代姆。11日阿代姆被第3侦察营攻陷下来。


  10日战斗中的伤亡,特别是普里特维茨少将的阵亡让隆美尔稍微冷静了一下,他意识到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已经到达托卜鲁克城下的兵力攻陷这座要塞,但是如果对于要塞进行长期的打击,则将错失追击英军的良好机会,而英军也很可能伺机反击,到时候手中的这点兵力更不足以抵挡从东部前线和要塞内发动的进攻,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绕开托卜鲁克继续进攻。于是,隆美尔决定将手中的力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包围托布鲁克,而另一部分则在冯-赫尔夫上校的带领下绕过要塞继续追击向东撤退的敌人,这是一支小规模的机械化部队,主要力量是第3侦查营的装甲车和步兵,他们在4月12日占领了巴迪亚。之后又接连攻下了卡普措和塞卢姆,还有埃及边境上的哈尔法牙关,但是这支兵力是在过于弱小,而且托卜鲁克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于德军运输线的重大威胁,赫尔夫上校只得在埃及边境处停下了脚步,不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保证前线的推进,在英国人减少了2个师的实力以保证托卜鲁克的防御,但是却消耗了隆美尔一大半的兵力,如果不拿下托卜鲁克,德国人就注定必须用一支大军和英国人控制的要塞对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于是,在埃及边境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托卜鲁克要塞的交火却是日渐激烈起来,隆美尔几乎把他的每一分钟都消耗在为进攻托卜鲁克所作的准备上,甚至11日开始,写给自己妻子的信都由勤务兵戈特尔下士代为执笔。11日下午,就在第三侦察营占领阿代姆完成对于托卜鲁克的包围圈之后,4点40分,第5轻装甲师向托卜鲁克作了一次进攻的尝试,第8机枪营在第5装甲团的大约20辆坦克的掩护下从要塞的南面开始进攻,但是很快,坦克乘员们发现他们前方有一条反坦克壕,进攻根本无法继续,于是坦克手们驾驶着他们的坦克开始后撤,而没有火力掩护的机枪营士兵们受到了英军的火力压制,无法后撤,只好就地挖战壕以躲避四处横飞的子弹和炮弹弹片。这次进攻付出了11人阵亡的代价,却仅仅是得到了防线内有反坦克壕和铁丝网的情报。第二天,德国人又一次尝试进攻,这次进攻选择在下午3点半,因为刚刚过去的一场沙漠风暴可以为这次进攻作些掩护.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虽然坦克手们在工兵的掩护下尽全力突击,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被英军的战防炮火所阻止,隆美尔一再要求第5轻装甲师一定要在当天占领要塞,可是英军猛烈的阻击火力和对防御设施的不了解使得德国人无功而返,当天晚上6点,隆美尔接到报告说第5装甲团的坦克突击已经被击退,整个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装甲团的实力已经从原先的160辆坦克减少到了40辆,这等于整个轻装甲师的突击能力已经下降了2/3以上,斯特莱彻需要更多的侦察照片和空中支援,但是隆美尔却仅仅命令其恢复进攻,斯特莱彻拒绝在满足其要求的必要的战术支援和进攻准备之前执行进攻命令,这天就这样被消磨殆尽。而处境更加尴尬的是第8机枪营的士兵们,他们在前一天的进攻中被完全压制在了距离英军阵地不足1000米的开阔地上,地面相当坚硬使得挖战壕变得相当困难,整个夜间,他们都在承受着寒冷的袭击,沙漠地区夜间的低温几乎把他们冻成了冰块。而在白天,他们也只能呆在灼热的阳光下一动不动,因为一点最微小的响动都会招来英军的一阵步枪齐射。更为糟糕的是“师指挥部甚至无法告诉我们敌人的阵地在哪里”,隆美尔希望能发动一次新的进攻来解救这些已经被折磨多时的年轻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