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诺斯 著作/论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6:03:39

              道格拉斯.诺斯 著作/论文集

道格拉斯, 论文集, 诺斯, 著作

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论文: <海洋税费和经济发展1750-1913> <时间进程中的经济成效>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是美国新经济史学派[1]的两位重要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和托马斯合作的结晶。作为新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本书中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西欧从中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他们对西欧兴起原因的解释,按照作者的阐释,本书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一种宏观分析的框架用以考察和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2],“本书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兴起给以说明”[3]。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于1973年在美国出版。1970年和1971年诺斯和托马斯合作在《经济史评论》上发表了《西方世界成长的经济理论》和《庄园制 度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式》等论文。他们在文章中提出一个重要论点,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 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之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为突出,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还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与私人财产地位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 所有权不确定,私人经营的产业及其收入没有合法保障,或者说,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和提供个人经营的刺激,近代工业就发展不起来。《西方世界的兴起》就是他 们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合作写成的。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这是第一部新经济史学派学者论述西欧上下千年历史的著作[4],新经济史学派兴起之初,他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近百年的美国经济史。由于最初一些学者,虽然也搜集了不少原始历史资料, 但是完全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要求,把它们割裂开来加工处理之后再行利用,结果形成了一些完全脱离了原来社会历史面目的“历史学”著作,引起了人们对于新经济 史学派的质疑。作为新经济史学派的领军人物,诺斯开始把研究的方向转移到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从古至今的长时段历史研究,并且和托马斯合作,成功出版了《西方 世界的兴起》一书。本书的出版,在新经济史学研究领域引起巨大震动,不断有追随者和仿效者出现,大量新著作运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制度变革的原因和过程,提出 种种重新解释西方各国历史的观点。本书的意义之二在于诺斯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用经济理论建立一种研究框架,来解释历史问题,从此理论与历史溶 为一炉。传统经济史学研究,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传统的经济史作品也往往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经济史研究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史学研究的明显 区别。在书中作者大量运用成本交易理论和产权经济理论,成功地实现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统一。

本书从时间上涵盖中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地域范围是西欧,但是主要以几个大国为研究对象如英、法、德、西班牙等。本书由三部分十二章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 和概览,在这里作者提出研究论题“西方人的富足是一种崭新而独特的现象”[5],指出写作本书的目的“本书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兴 起给以说明”[6],甚至给出了研究的模式以及预定的结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 [7]。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作者写作全文的一个模式和框架,同时也是作者对其所要研究的这一时期西欧状况的概况简介。

本书的第二部分由五章构成,时间跨度是从900年到1500年。这一时期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在很多学者乃至历史学家眼中,这是一个衰败和停滞不前的时代, 更多的称呼是“黑暗时代”。在他们看来,整个中世纪时期思想上处于基督教统治下,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物质上由于黑死病、大饥荒造成的物资匮乏,人口急剧 下降,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混乱不堪的状况,诺斯书中称“中世纪是经济不发生变化的时期,这种观念曾经是历史学家们普遍持有的观点”[8]。而事实并不尽然, 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彻底推翻对中世纪的这种消极的看法,“今天,学者们普遍同意,我们考察的这个阶段,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扩展的 历史时期”。[9]在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的演进,分析了中世纪采邑制度下的西欧经济发展状况。中世纪初期,他们认为在采邑制度下,人们都局限在有限的空 间内,农民或者农奴们与庄园主达成契约关系。他们向主人提供劳役义务,得到主人的保护和司法,在这种情况下,看似庄园主和农奴的利益相对得到了满足,采邑 理应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中世纪西欧复杂的领主关系,彼此之间的争夺,促使采邑摇摆不定。可是本书作者认为在外部条件不充分具备的情况 下,封建制度下的采邑制度暂时算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中世纪盛期到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区性的和地区间的商业恢复起来,采邑制度和封建制度遭受到了巨 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城市的出现,货币地租的盛行,促使典型的采邑不合时宜,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城市行会以及城市同盟的出现。14和15世纪虽然出现了饥荒、黑死病、战争,导致了人口的下降,但是也导致了民族国家的出现。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甚至是国家走向强大,他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收入来源。这一部分按作者的观点是,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了采邑制度的衰落,封建制度的崩溃,民族国家出现,财产所有权制度不断完善。

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是从1500年到1700年的西欧。1500年已经迈出了中世纪的门槛,西欧在经历了黑死病等灾祸之后,人口再度快速增长。前文作者提 到“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如果这样的组织存在着而一个社会又希望增长,那它就会增长”[10],正是处于这么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在 君主专制出现衰落的时机,英荷等国抓住了机会,经济飞速发展,一者成为“日不落帝国”,一者成为“海上马车夫”,而法兰西则没有创立一套提高经济效益的所 有权体系,结果是其经济停滞不前。按照作者的说法,法国王室的财政政策有意无意地尽其所能地阻止了市场的广泛扩展,而且各地区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并由于国 内关税制度互不往来。英国发展了以普通法为基础的一套有效的财产所有权制度。它不仅排除了通过要素和产品市场配置资源的障碍,而且开始运用专利法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这样就为工业革命设下了舞台。本书内容写到18世纪初为止,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个时期正是大多数欧洲经济发展研究开始的地方。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本书将给出一种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的纲要。在过去20年中,我一直专注于研究制度问题;尽管如此,在一些先前研究的基础 上,本书在探讨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迁方面,要比我冼前的研究更加深入。本书大部分分析的重点在于明确厘定制度的含义,弄清制度与组 织的区别是什么,并厘清制度是如何影响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的。"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内容简介】本书原名为《公共问题经济学》,共分五篇三十七章,其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结构、要素市场、社会问题与外部性、政治 经济学。作者: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C.North,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杰尔.L.米勒 (RogerLeRoyMiller),张军、夏业良译。

作者简介: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1920- )

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42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经济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46年至1982年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赖斯大学和剑桥大学。1982年他重新回到华盛顿大学 任教,任经济系主任,因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1993年他与芝加哥大学经 济系教授罗伯特·福格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重要著作:

《美国的经济成长》(TheEconomicGrowthoftheUnitiedStates)

《美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GrowthandWelfareintheAmericanPast:ANewEconomicHistory)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InstitutionalChangeandAmericanEconomicGrowth)

《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TheRiseoftheWesternWorld:ANewEconomicHistory)

《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icHistory)

《制度、制度的变革与经济表现》(lnstitution,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

查看论坛相关主题

  • 2009诺贝尔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 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 奥地利学派思想和著作介绍(转贴)
  • 北京首放首部著作《板块掘金涨停技法》PDF版
  • 毛泽东著作选集1949~1976
  • 2008年国际航运市场分析三篇著作
  • 诚求2000年之前的金融学经典教材及著作信息
  • 一本经济学的著作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征稿各类经管人文图书、著作、教材(小说除外)
  •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09-8-23 13:54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