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台北汉字申遗大游行(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1:28
方文山:台北汉字申遗大游行(图) (2010-01-12 20:07:24) 方文山_新浪博客 标签:杂谈



七百万分之一的朋友们 

    这一阵子参与了第六届汉字节的相关活动,虽然是一连串义务性的行程,但因是自己所热爱的议题,丝毫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感谢此次汉字节的执行单位「中推会」魏林梅秘书长与林耀南顾问的信赖,全权支持我的一些构想,包括提出首届为汉字申遗所举行的迷你型游行,真的很迷你到有点寒酸,一二百人围绕着台北市孔庙游行、呼口号…呵呵。另外也要感谢台北市李永萍副市长对汉字节的强力支持,她同时也是台北市文化局局长,也是活动中唯一出席的市府官员。

 


    希望当天在孔庙参与游行的人将来都能以参与过史上第一遭以汉字为议题所举办的游行为荣,试想全世界华人人口接近十四亿人,也就是说有近十四亿的人在使用汉字(中文),这还不包括日韩等非华人族群使用汉字的人口,但当天持续关注此活动并付诸行动参与汉字游行的人大概接近二百人,取个整数算二百,十四亿分之二百,其比例为七百万分之一,比任何形式的彩卷中奖率都还要离谱的低,可能任何一家百货公司周年庆抢福袋的排队人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呵呵!

 



    不过没关系,俗谚有云:万仗高楼平地起,英雄那怕出身低,我们这次游行重质不重量,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聚沙可以成塔。「七百万分之一」的朋友们,我们那天写下了历史,只差没申请金式世界纪录(题目:游行议题相关人口最多但参与人数最少的游行),希望第二届汉字申遗的游行(暂定为今年8月)人数起码能破千,热爱汉字以及以使用汉字为荣的朋友们一起加油啰!

 



由汉字谈起的文化识别度

    汉字,在演进的过程中,语言与文字是分开的,汉字一直没有口语化,汉字的特色是画面语,也就是所谓的文言文形式,其字形字义千古不移,这使得汉字具有超时空、超方言、超地域的特性。这是其它文字所没有的优势与特性。汉字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文化识别度的民族象征,就增进人类社会 多元文化而言,汉字更是具备了无可憾动的代表性,因为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

    我们何其有幸竟继承了如此渊源流长,如此有魅力的文化遗产。在现今世界各民族地不论穿着、饮食、建筑、交通工具,通俗艺术,甚至流行文化等,一切都在快速全球化或者说西化的同时,汉字是其中旗帜鲜明,无从西化与全球化的民族图腾。汉字它强韧的活在当代,为我们清楚的标示出族群源流,以及强化了我们的文化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