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加强与成品率的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1:58:47

先简单说明基因的几个基本概念:
1.相同序列的多次重复是基因维持其自身稳定的根本,重复的次数越多,稳定性越强
2.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决定其被改写的可能性有多少,越特别就越稳定,不容易被改写
3.同一外在表现型,能导致此表现的基因方式越多,基因就有可能有稳定,多个基因重复表达同一表现可加强基因的稳定性。

优良种鱼的后代多少优秀比例的子代,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受基因控制的,而表现的稳定程度及出品率由上面3点来决定,那么鱼友在进行维系的时候可同想办法通过有目的的组合基因而增加相应各点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好,出产优秀子代的比例就越接近理论数据,反之则相差甚远。

1。多代自交,可以较好的延续初代父母所携带的基因,缺点是在隔代挑选种鱼不当的话容易导致体基因快速下降,解决方案可通过规模饲养,代代精选,病体后代记录追踪,弱体制坚决淘汰等办法来降低体基因衰减的速度,这个是在不影响表现基因的前提下能做到的最理想状态了。在暂时解决了体基因的问题后,带来的好处就是通过多代自交,优秀的表现基因被多代延续,那维系的基础目的就达到了。
2。在特异性方面,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是孔雀自身的特点,兰草有兰草的序列,黄礼有黄礼的序列,但可以挑选特异性强的进行饲养,这样就直接降低了饲养难度,起码在维系的初步阶段难度会比较小,一般来说,原始品系(有野生体的品系)的基因的稳定性好,特异性更强,人工培育的新品系特异性差,因为是多种基因组合出来的,很不稳定,会发生偏某一类原始品系的情况发生。
3。多种,多段序列都可以表达的基因,当基因发生++后,基因的稳定性开始加强,形象点举例:比如说兰草吧,细点基因假设在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范围内出现,假设染色体长度是10000,能写细点基因在3000-6000的范围内,只要书写的长度达到2000就表达为细点,也就是说3000-5000有细点基因跟4000-6000有细点基因是一样的效果,那当你把这2种表达基因进行++的时候,就可能产生3000-6000这样的情况,当然了,这个速度是缓慢的,而且是从断头的位置发生可能,也就是3000-5000的基因先组合好自己的配对,而组合到的配对在5000的后续位置刚好用到了4000-6000中的一部分,当3000-5000的5000后位置刚好发生基因丢失需要用4000-6000的基因为基础进行补充基因的时候,++就开始发生了,这个几率很小,但一定会发生,这样的进行相当缓慢,但长期进行会收到成效,而且一旦发生就是基因被加强,稳定性被提高,这点可以通过每代的子代出品率进行判断。而且这样的做法最大的好处是体基因也进行了加强,难度是首先要找到至少2线无血缘关系的高表现度鱼。这点说的到问题就是不同线混血后高表现度后代的本质优势,如果2线鱼多代进行操作后无明显提高成品率,那就要回到第1点开始做,先把基因稳定下来,然后再进行3点操作,反复操作无果最大的可能就是所谓的2线鱼在要改良的这段基因上有非常高的表达相似性(都表达在了相同的段落区间里)而无法完成基因加强,做来做去都是在做第1步的事情。还有一个情况是多种表达,就是一种表现可以有2个或更多的基因来控制,这个从基因角度来说就是简单的组合方式,难度上远小于段落延长,组合是正常发生的,而段落延长是需要基因断裂,缺失,补充,反配对,等等因素,这些都是属于基因突变的范围,所以说做鱼在人,成鱼在天啊~~,^_^,虽然这第3点很难,但先搞明白其中的道理总是好的,呵呵。

再补充下,运气好,1次混血就见成效,运气不好,10年弹指一挥,所以鱼友都要放平心态,努力沿着目标去做就是了,至于老天到底喜欢谁,就全靠个人魅力了,嘎嘎嘎~~~

祝大家开心鱼乐,快乐生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