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买了华夏大盘精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31:45

是谁买了华夏大盘精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03:05  第一财经日报

  朱李

  时至今日,我非常想在上海人流最密集的南京路步行街(或者陕西南路百盛一带)扯着嗓子高喊一声:到底有谁买了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给我站出来!

  ——以便我表达一下心中的艳羡之情。

  这只连不买基金的人恐怕都知道的基金,在过去一年里净值翻了一番有余;在过去两年里,即使跨越2008年摧枯拉朽式的熊市,它的累计收益率仍高达40%,如果考虑到其1.5%的低廉至极的管理费,绝大多数自称高端的私募也要为之花容失色;在过去三年里,它的收益达到了359.32%;而过去四年,也就是从2006年至今,华夏大盘精选的净值增长已超过了1000%,超出第二名兴业趋势一倍有余……

  最让人纠结的是,这只基金从2007年起一直封闭申购,你有钱也买不到,就只能眼看着它以刘翔般的速度弃你而去,只留下个越来越小的背影……

  所以,到底有谁买了华夏大盘精选!

  一问之下,几个华夏大盘骨灰级的收藏者浮出水面。一位前同事在2007年初买了1万元,持有至今;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说,他买了,准备留着娶老婆用,后面还跟了一位网友说自己也买了,准备留着给儿子娶老婆用。另外,还有一位女基民,在当年华夏大盘发行时认购了5万元,后来在净值到2.5元时赎回了,再后来,她说自己悔得肠子都青了……

  华夏大盘的规模在2007年一季度时达到巅峰的9亿份,后来随着市场下跌减少到6.5亿份左右,又在去年市场回暖之后被赎回了100多万份。从份额来看,华夏大盘的份额远比其他开放式基金来得稳定,这说明持有人亦懂得惜售。不过,言归正传,对于像我一样手中没有华夏大盘的广大基民来说,难道还能天天想着王亚伟来自己跟自己较劲?挑只好“鸡”,养肥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这才是响当当的硬道理。

  首先要选人

  挑选基金,首先还是应该挑基金经理。就从最近的2009年说起,这一年指数最多上涨了100%,但又不像2007年那样是一个基本没像样调整的单边市,自下半年起便主要以震荡为主。这样的市场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有一定的考验。

  有趣的是,在这一年跑在前面的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基本属于“老虎队”。例如,王亚伟今年39岁,新华优选成长的庄涛38岁,孙建波37岁,新华优选的王卫东是个“60后”,而兴业社会责任的傅鹏博年纪最长,48岁。除此之外,这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或长或短几乎全都有过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的经历。

  年纪较大多半意味着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较长、投资风格稳定、心智成熟,而营业部的经历又意味着基金经理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也许二者结合,使得基金经理们能在其间的震荡中从容进退,优势更明显。经此一役,不知今年基金行业中35岁以上的基金经理是否会变得更加吃香。

  其次挑排名

  除了挑人,选基金还应挑排名。不同的投资者需要有针对性地挑选长、短期排名来观察基金是否适合自己。对于那些对市场趋势缺乏判断能力的入门级投资者来说,买入基金后很难主动选时,因此长期排名显然更有指导意义。

  以去年的冠亚军华夏大盘和银华核心价值为例,这两只基金在2009年的收益仅相差0.11%,无论选中哪只投资者都足以乐开了花。但如果考察2008~2009两年间的累计收益,华夏大盘要胜出银华核心价值近40个百分点,差距不小。

  对于有一些选时能力的投资者来说,相对短期的排名也许更能为他们的操作提供参考。因为在牛市中,波动性更大的基金也许会带来更好的收益,而这种基金在熊市中却往往也跌得更凶,例如中邮旗下的两只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时、波段操作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黑马能否养成千里马?

  最后,2009年跑得最快的5只基金中,有4只成立时间不过一年左右,可谓黑马。而黑马会不会养成千里马,还需要时间来观察。例如,银华核心价值以超配汽车股获胜,而在今年年初开始的汽车股的下跌中,该基金的净值也随之掉头向下,可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品种过度集中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而华商盛世成长和新华优选成长在去年以来也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过程,规模从最初的比较“迷你”逐步增加到一二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