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革共”非“美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53:14
书林辨误

                          “美革共”非“美共” 
王保贤
 刊发时间:2009-10-10 15:58:30 光明网-光明观察[字体:大 中 小]

  最近刚刚出版的第19期《世界知识》(半月刊)中,有一篇不到五百字的短文:《美国的革命书店》。该文说,位于纽约曼哈顿26街的“革命书店”专门出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以及一些关于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的图书;在这个书店,人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语录》等。该文还说:

  “革命书店”是


“由美国共产党和其支持者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近年来主要倡导反对各种类型的恐怖主义、支持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支持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范围的革命运动。除此以外,在洛杉矶、波士顿等地也有革命书店。”(第70页)

  据笔者了解,在美国不少地方存在的“革命书店”,其开设者是美国革命共产党(RevolutionaryCommunistPart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及其支持者——而“美国革命共产党”并非“美国共产党”(CommunistPart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美国共产党在国内各地也开设了不少书店,但一般叫“马克思主义书店”。在美国以至世界的政治生活中,这两个党虽然都叫共产党,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组织。前者一般简称为“美革共”,后者一般简称为“美共”,其成立的背景以及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有明显区别。

  “美革共”是美国国内目前最大的一个毛主义组织,它开设的书店之所以叫“革命书店”,而且常年出售《毛泽东诗词》和《毛主席语录》等毛泽东著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是受我国的“文革”影响成立的,而且党刊名为《革命》(Revolutionary,周报)。该组织的前身,是1968年由美国一些青年学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湾区革命联盟”(BARU);1971年,“湾区革命联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改称“革命联盟”(RU);1975年9月,“革命联盟”又改称“革命共产党”(RCP)。我国结束“文革”后,该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至今仍然主张在美国实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通过武装夺权来使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该党成立之初,党员近一千人,1977年党员发展到顶峰时达到两千名左右。1978年前后,主要因为对中国问题看法上的分歧,党内发生分裂,成员逐渐减少,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党员人数大约只有成立时的一半。根据有关资料,近年来,美革共的党员人数有所增加,目前大约是一千来人,在美国的二十来个城市设有支部。该党自建立后,总部一直设在芝加哥;现任领导人罗伯特·阿瓦基安(RobertAvakian),1943出生,是该党的创建人之一。

  美国共产党历史悠久,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于1919年9月1日成立的,今年是其成立90周年。该党成立初期曾被美国政府宣布为非法,1923年实现合法化。上个世纪30、40年代,美共在钢铁、纺织、煤矿等工业部门和农业工人中领导了大规模的群众斗争,积极支持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力动员群众支持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党的力量一度得到比较大的发展。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后,美共总书记白劳德(1891~1973)于1944年4月出版《德黑兰:我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道路》一书,认为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信任和合作”的时代,主张美共放弃自己的“成见”和“特殊利益”,实现包括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团结,反对进行革命。1944年5月,美共召开“十二大”,根据白劳德提议,大会通过了解散美共的决定,另立非党组织“美国共产主义政治协会”,白劳德任会长。1945年4月,法国共产党领导人雅克·杜克洛(1896~1975)撰文批判白劳德的错误主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很大影响。同年7月,美共召开紧急代表大会(即“十三大”),重建美国共产党,由威廉·福斯特(1881~1961)任全国委员会主席。40年代末,麦卡锡主义一度盛行,美共又被迫转入“地下”,主要活动在产业工人和黑人中间。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放松了对美共的限制,美共活动逐渐增多。1972年至1984年,1959年起任美共总书记的葛斯·霍尔(1910~2000)曾四度以“人民高于利润”的口号竞选美国总统。美共总部现设于纽约曼哈顿,现任领导人是1945年6月出生的萨缪尔·李奥纳多·韦伯(SamuelLeonardWebb)。美共中央机关报是《人民世界周刊》,理论刊物是《政治月刊》。美共现有党员约五千人,最近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是2005年7月的“二十八大”,大会通过了题为《通往美国社会主义之路:团结起来,争取和平、民主、就业和平等》的新党纲。

  当前,美革共和美共的国内政策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共没有提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而是号召党员及支持者投奥巴马一票;而美革共是抵制总统选举的,在奥巴马当选后,则极力反对政府的各种改革措施,仍然继续鼓吹暴力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美共就积极声援;抗日战争时期,美共在国内发动了“不许干涉中国”的群众运动,并派遣医疗队来中国革命根据地援助;国际共运大论战中,美共与中共的关系一度中断;1988年6月,美共总书记霍尔率代表团访华,两党恢复交往。美革共成立初期(包括其前身“革命联盟”),与中共关系可以说非常密切;两党是在1978年断绝了往来的。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时,美革共还在党主席阿瓦基安的带领下,在华盛顿等地举行了反对邓小平访美的示威游行,甚至还组织过试图暗杀邓小平的恐怖活动(阿瓦基安因此遭美国政府逮捕,后被驱逐出美国;1981年,阿瓦基安逃往法国;此后,他就一直在法国领导美革共的活动)。

  第19期《世界知识》上的这篇短文,使笔者想起了前些年国内出版的一部小说《白宫突围》(赵峻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该书生动地描写了为保证1979年初邓小平的顺利访美,中美双方高级安全官员通力合作、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展开的曲折迷离、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反恐小说”。但遗憾的是,在此书中,作者也混淆了美共和美革共,把美国共产党主席葛斯·霍尔错当成了策划暗杀邓小平的恐怖活动(代号为“刺杀迪姆虎”)的美国革命共产党主席阿瓦基安!可见,国内很多人对美革共是缺乏了解的。

  《世界知识》上的这篇短文,没有作者署名,其所在的栏目为“文化播报”。顺带说一下,该文还把马克思的中文译名错排成了“马克斯”。

  (2009年10月2日于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