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悟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7:32:17




禅 在 当 下 


2006年5月20日 净慧法师 

讲于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各位朋友,早上好。


  今天,我受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涵芬楼书店的邀请,在此举办有关禅的一个讲座。有缘和各位见面,分享禅的安祥、禅的喜悦、禅的包容,我感到非常地高兴。

 

  今天我们所在的涵芬楼,这样一个文化事业单位,在我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我接触佛教《大藏经》,其中有一部《续藏》。

 

  这部《续藏》就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上海涵芬楼出版的。

 

  涵芬楼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出版单位。

 

  涵芬楼与佛教文化的传播在历史上有很深的缘分。

 

  商务印书馆在历史上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也有很深的渊源。

 

  在我的印象中,解放前,佛教界有几位法师的著作,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有一些佛教学者的著作,也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由这个因缘我就想到,出版单位或者是说书店,它是一个传播文化的机构。

 

  从它的本意来说,它应该是一个大空间,没有很严格的界限。

 

  我想,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一些出版的机构会朝着一个更加宽松、更加和谐的方向来发展。

 

  比如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讲座,这也是我们多元文化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面和谐共存最好的一个体现。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

 

  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何谓禅”;

 

  第二个问题“何谓当下”。

 

  由于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还有我们佛教界共同的努力,“禅”这个概念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已经不是很陌生了。

 

 “佛学”这个概念,也不像二十年前、十年前那样,大家一听“佛”字,就感觉到很陌生,甚至感觉到有很多的神秘莫测的地方。

 

  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时代的进步感到高兴。

 

  首先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叫禅”。

 

  禅这个字,从字面来讲,它已经不是汉文禅字的本意,因为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然后又加以简化。

 

  在印度,禅的生活、禅的修习是很普遍的。

 

  印度这个社会,在古代就是哲人辈出的一个国家,就是善于冥想、善于思考的一个民族。

 

  佛陀出世之前,禅境的修习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佛陀也是在修习印度传统的禅定之后,才觉悟成佛。

 

  所以,传统的禅法,大体上有两个分类,一是叫共世间禅,一个是叫不共世间禅。

 

  所谓共世间禅,是除了佛教以外的那些修行的团体,也共同地来修,所谓“四禅八定”。

 

  佛教把“四禅八定”定位为有漏禅,或者叫世间禅。

 

  所谓有漏禅,就是说修习这种禅定的禅者,一切都是从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出发。

 

  比如说,想健康、想长寿、想内心的清凉与快乐,想得到比世间任何快乐的事都快乐的那种精神境界,……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快乐,一切的感受,它都是不稳定的,都是无常的。

 

  你有一种很具体的追求,你一定就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失落感。

 

  像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不究竟,是有漏。

 

  有漏的意思就是说,你还在无常生灭的这个规律的支配下,你一切都要顺着无常生灭的规律,使你的内心不断地产生高兴或者不高兴,产生苦的感受或者乐的感受。

 

  佛教认为“有受皆苦”。

 

  那么佛教禅定的修学实践,也修四禅八定,他就是指导的理念或者叫见地不同,他没有怀着一种希求的心去修习禅定,一切都是从一个无所求的精神境界来修习禅定。

 

  既然一切无追求,苦乐的感受就不会干扰我们内心的清凉与自在,就不会落于苦乐、生灭、无常、……这样的一些分别执著。

 

  虽然也同样受到“一切法无常”这个规律的支配,但是他是顺应着这个规律。

 

  我们人生的不自在,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想要不受因果的规律、缘生法的规律来支配与影响。

 

  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人能够主宰一切,也不是一个集体能够主宰一切。

 

  即使大至一个国家,要想主宰从自然到社会、从民族到国家的命运,也是不可能的。

 

  由佛教的观点来说“众因缘生诸法”。

 

  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制约、彼此影响、彼此成就。

 

  所以在今天的世界,大家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思就是说,人类彼此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小。

 

  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人生不加强自我修养,我们会感到越来越不自由、不自在。

 

  禅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我们一个认识问题的方法,一个处理生活中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方法。

 

  所以禅的本意叫“静虑”或者“思维修”。

 

  不管是静虑也好,思维修也好,都是告诉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我们个体生命和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整个大自然的关系,我们个体生命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禅告诉我们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保持一种觉悟的态度。

 

  同时,禅由于它是以圣者的智慧为指导的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由这种认识而得到的那种境界,叫做“无分别的境界”。

 

  所以说,禅也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用佛教的术语来说,以“分别智”所获得的认识的结果,它一定就是“无分别的境界”。

 

  各位也不要误会,所谓“无分别”,就是麻木不仁,或者一切是非不辩,也不是那个意思。

 

  所谓“无分别”,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要超越这个对立面,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另外一种认识的方法和处理的方法。

 

  我们一般人认识问题是这个样。

 

  禅者认识问题的方法是那个样。

 

  以对立的观点来认识一切问题,那就从分别心出发。

 

  以包容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它就是一种智慧的方法。

 

  所以说,分别是我们的认识,无分别是圣者的智慧。

 

  我们学禅就是要学圣者的智慧,就是要把圣者的智慧用来指点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如何去养成具有圣者的智慧、圣者的胸怀、圣者的精神境界。

 

  如果说,通俗地讲禅,大概只能讲到这个程度。

 

  再如果讲往下去的话,就太专业。

 

  太专业的话,听起来,就不在这个房子里头了,就在楼顶上,就在虚空中了,容易使我们产生一些玄之又玄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禅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说:禅是圣者自觉的智慧。

 

  禅是圣者以自觉、以无分别的智慧认识一切事物所获得的一个精神境界,或者说,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禅在当下。

 

  当下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在喝一口茶。(师示范喝茶)

 

  这口茶其中的冷暖和滋味,是和这一口茶与舌根接触这一个当下所产生的这种感受。

 

  这种感受不在喝茶之前,也不在喝茶以后,都是当下完成的。

 

  在我们喝茶的这一瞬间,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形式。

 

  我们平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这个生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由精神与物质组成的一个生存体系。

 

  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不是的。

 

  我们这一个生命体系,它没有一瞬间是稳定的。

 

  如果说这个生命体系一稳定了,那就意识着这一个生命体系马上就起了大的变化,那不是小变化。

 

  那就是这个生命体系一稳定了,就意味着我们这一期生命就结束了。

 

  当然,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不过要随着与我们这个生命体系有关的所有的事物的综合作用,使我们这个一期生命以另外的一种方式继续下去。

 

  那么,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当下的延展,一个当下的延续,除了有当下这一念以外,在我们这个生命中要找到一个实在的东西,找不到。

 

  所以,禅宗非常强调当下这一念心。

 

  现在我们社会的人士,也往往使用“一念”这个概念。

 

  比如说“一念之差”。

 

  往往一个人的处境、生存的形式、生存的模式、生存的选择,就在一念当中会得出完全相反的两种前途、两种命运。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妨来回顾、回忆一下。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经历,看这一念心,这当下这一念,在我们生命的关键时刻,它会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当下这一念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形式。

 

  那么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来展开对当下一念的认识:生命在当下一念,生活也在当下,困惑在当下,觉醒也在当下,……所有的一切,离开了当下,找不到一个实在可以把握的机会。

 

  所以人生可以把握的,不是过去,更不是未来,只有每一个当下。

 

  过去的已经过去,时光不会倒流;

 

  未来的还没有来,我们有种种设计甚至于也有人喜欢搞预测,那毕竟不是现实,不管你有多么宏伟的计划,那都是未知数。

 

  未来的东西,它时时刻刻受到各种因缘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事情,往往功败垂成之际,功亏一篑,成不了。

 

  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未来要成功的秘诀。

 

  未来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就是不要放弃每一个当下。

 

  既然迷惑是在当下,解除迷惑的方法 —— 禅,也是当下的。

 

  它要解决人们生命当下的困惑,所以禅是很现实的,它不是玄之又玄,它不是给我们设定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大家知道,唐代有一位祖师叫六祖慧能。

 

  他是一位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一位不识字的人。

 

  他在追求人生终极目标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人念诵《金刚经》。

 

 《金刚经》有一句很名的话,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慧能当时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樵夫,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南方的边夷之地的年轻人。

 

  他听了这句话,深有感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反思。

 

  特别是我们在座的青年朋友,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当前的努力是什么?

 

  我们当前的生活处境是什么?

 

  只有把我们眼前的一切都看作是可以突破的,可以发展的,我们才有进步的希望,才有发展的空间。

 

  慧能当时是一个砍柴的年轻人,他对他的身世,他对他当下的生命,应该是说他是有思想的。

 

  他是想要突破他当时生命的困惑,当下生命的那种处境。

 

  但是他又是一个没有读书的人,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样一个深具智慧的经典语言,在他生命当中,一下子敲开了生命的大门。

 

  —— 噢,原来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所谓“无住”,住是什么意思?

 

  住就是一种自我封闭,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封闭的,那就是自我封闭;

 

  把一切东西看作是可以突破的,那就是无住。

 

  我们生命当中的迷惑,可以突破;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都可以突破,都可以改变;

 

  而且时时刻刻,我们所面对的事物都在千变万化,都是在一种无住的状态中发展。

 

  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它是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固定不变的那一些人的一个提醒。

 

  剑在船上的某一个位置掉下去了,船在走,水在移,你把掉下剑的那个地方刻在船上,你要从那个地方下去找剑。

 

  那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了,事物已经在瞬间万变,一日千里。

 

  佛教把那种东西叫什么呢?

 

  叫作执著。

 

  有所住,就是有所执著。无住,就是破除了执著。

 

  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来把握我们生命生存的方式、生存的方向、生存的质量。

 

  佛教是希望通过禅的修养、禅的熏陶、禅的净化、禅的超越,使我们每一个接触禅文化的人,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

 

  既然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住的,那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所有的一切,可以超越,可以突破,可以成就和发展。

 

  有无限的机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当下,这种机会、这种机遇、这种灵感,随时会呈现在我们眼前,会呈现在我们生活的经历当中,生活的境界当中。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的感受、受用也在当下。

 

  我想,世间的一切,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文化的也好,只要我们生命去感受它,都是当下的。

 

  只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当下所接触的东西,如果那一念心是无分别的,没有你我他、没有好与丑这样的一些分别,所接触的那个事物,佛教叫作实相。

 

  那完全是用感觉去接触它。

 

  佛教把感觉叫作现量。

 

  现量就是感觉的知识。

 

  用现量去接触一切事物,这一切事物就是原原本本的。

 

  没有任何的分别心,我们是用心的原态去接触外在一切事物的原态,这个时候的感受,就是禅的感受。

 

  到了第二念,就不是禅的感受,那可能就是知识的感受。

 

  禅的感受离开了知识,所以叫现量,是当下的。

 

  知识的感受是要思维,要分别。

 

  所以,禅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

 

  此心不是一个完全的精神状态,不完全归结于精神的范畴。

 

  如果完全归到精神的范畴,这一念心,它就没有落脚点,没有对象。

 

  这一念心如果完全没有对象了,那也无所谓当下不当下、感受不感受。

 

  所以,只要一起心动念,它一定是心和对象,也就是说,心、精神和物质是同时体现出来,没有谁先谁后;

 

  既不是心在前,物在后,也不是物在前,心在后。

 

  因为一切的东西如果没有生命去感受,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只有生命和外在的一切产生一种共振的时候,这一切的意义才产生了,一切的东西才真正有意义。

 

  所以说,禅就是我们眼前的一念心。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一切的法就是万事万物。

 

  佛教有一部很有名的论典,叫《大乘起信论》。

 

  这部论上面讲,“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就说我们当前的这一颗心,包含了世间的一切法、出世间的一切法。

 

  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世俗的;

 

  出世间的一切法,就是所谓超越的。

 

  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它的本体,就是我们佛教所讲的“真如”。

 

  如果这一念心和真理、和真如、和实相不相应,那么这一念心的价值,就没有什么意义。

 

  只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它是和佛教讲的究竟的真理不二的,所以我们把握现前的一念心,就能和佛教所讲的究竟的真理保持一致。

 

  究竟的真理就叫“真如”。

 

  真,就是不是虚谓的、不是虚构的;

 

  如,就是说这种事实无住的状态,或者说空的状态、原生的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它是如。

 

 “如者不变,真者不假”。

 

  因为它是一个规律,是一切事物的原态,是一切事物实在的相状,所以把它叫作“真如”。

 

  那么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就和一切事物的原态,心的原态保持一致,所以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亦不在现在住”,叫做三际不住,“以无住为其种性,以当下现其受用”。

 

  所谓际,就是边际。

 

  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

 

  当下,就是指我们眼前这一瞬间。

 

  这一念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当下的这一念,它也是一直都在延伸。

 

  如果我们的智慧观照能够每时每刻地把握这个当下,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真正的生命的大智慧。

 

  所以,以当下来显示“一切法无住”这样的一个规律的作用。“

 

 《维摩经》上面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一切法本的根本是什么?

 

  一切法的根本就是无住。

 

  所以,无住是一切法的一个总的规律、总的形态。

 

  刚才我讲到,所谓无住,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一切都在变化;

 

  一切都不是固定的。

 

  所以叫无住。

 

  世间万事万物是无住,如果我们的心是有所住,这就产生了矛盾。

 

  如果万事万物都无住,我们的心也是无住的心。

 

  那就是这个样了。

 

  心有住,万物无住,就是这个样子,总会对立。

 

  一对立,就有痛苦;

 

  一对立,我们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不自然。

 

  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为什么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呢?

 

  由于我们众生有烦恼。

 

  所谓烦恼,佛教归纳为三个东西,一个叫贪心;一个叫嗔心,嗔恨心;一个叫痴心,愚痴心。

 

  我们的烦恼可能有千千万万,归结起来,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派生出来的:贪、嗔、痴。

 

  它是我们人生烦恼的总根子。

 

  佛教把这三种烦恼叫作“根本烦恼”,又叫作“三毒”。

 

  三种戕害我们生命、毒害我们生命的三种烦恼,叫三毒。

 

  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房子有几十年,交通便利,没有噪音,邻里都很和睦,一切都非常地顺利。

 

  但是,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有变化。

 

  比如说,北京市有很多的居民区变化很大,老区拆掉要搬到郊区,搬到很高的房子里面去,那些在城区、在平房住惯了的人,他很不习惯。

 

  但是国家对一个城市他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你想不搬迁,不可能,不能由你做主。

 

  如果我们硬是要执著,不肯搬迁,每多在那个地方停留一天,可能你的烦恼就会生成一天,你的痛苦就会多一天。为什么呢?

 

  你不想搬,上至领导,下至街坊,天天跟你做工作,希望你要搬。

 

  你不搬,会影响大局;

 

  你不搬,去影响整个城市规划;

 

  你不搬,2008年迎奥运都会有影响,对这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不能谐调。

 

  世间的万事万物往往都是这个样。

 

  国家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提供了保护,使我们能够很安心地生活、工作、学习,乃至于其他的娱乐活动、精神活动,但是我们也对国家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也要服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

 

  需要我们搬迁,我们只有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地接受国家的规划,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痛苦,减少很多的烦恼。诸如此类的烦恼,往往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影响大局。

 

  佛教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念。

 

  佛教把我们个体生命的一切活动,叫作“别业”,或者叫“个业”;

 

  把我们整个社会的活动、国家的活动、民族的活动、世界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叫作“共业”。

 

 “个业”可以把握你个体生命的活动范围,但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活动,没有一时一刻不受到群体生命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甚至一个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和整个天地万物的关系。

 

  所以,个人的作用摆到天地万物这一个大系统当中,他是微不足道的。

 

  你想要发挥多大的影响?

 

  可以说,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是极为有限的。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这种力量集合成一个群体了,他有作用。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她有作用。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张三,一个李四,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要国际上来尊重你,当然也可以,但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只有这个群体,共业,它才真正会有影响,真正发挥作用。

 

  而这种作用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讲,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比如我们国家的强大,世界上任何强国在考虑中国问题的时候,他都要三思而行。

 

  这就是我们整个人民和国家保持一种和谐、保持着一种良性地互动所产生的一种作用。

 

  所以,现在提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非常英明、非常需要的一种处理我们国家的社会各个方面关系的措施;

 

  这是一个非常得人心的理念。

 

  所以说,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个体生命,更要正确认识个体生命与这个群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而且更深一层的是,我们个体生命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对群体生命的感恩。

 

  因为没有群体生命对我们个体生命的成就,我们的生存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群体生命是除了我们个体生命以外的所有的生命存在,包括动物在内。

 

  这是讲生命这个层次。

 

  如果说讲到生命之外,还有大自然,还有宇宙空间。

 

  所有我们生命以外的,人类、动物、自然界、山河大地、宇宙空间,对于我们个体生命的存在,无时无刻不产生作用,无时无刻不再给我们提供生存的条件、生存的空间。

 

  我们往往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力量或者是作用的有限性,往往容易夸大个体生命的实在性,他的作用。

 

  实际上,如果把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稍微明白一点,就会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个体生命。

 

  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怎么样来提高这些认识的方法?

 

  佛教告诉我们一些方法,禅告诉我们一些方法。

 

  禅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智慧,告诉我们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我想,归纳起来,有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以这八个字来作我们的座右铭,而且真正把它贯彻在生活当中,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在一个非常愉快、非常和谐的环境当中。

 

  具体地来讲,这八个字就是说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

 

  要以包容的心来和谐自他;

 

  要以分享的心来回报社会;

 

  要以结缘的心来成就我们的事业。

 

  我们仔细地来回味一下,人生的一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与各式各样的人结缘而成就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学业和事业。

 

  我们现在的人一见面就说,“彼此有缘无缘”,都是缘分,有缘是缘分;

 

  无缘还是缘分,缘分不成熟。

 

  佛教这个“缘”字,有很深的人生意义和哲学意义。

 

  要以这个“缘”字作为题目,可以写好几本书来阐述它。

 

  佛教更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作缘的作用,“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世间的一切,除了缘,没有别的东西了。

 

  所以,感恩、包容、分享,是为了更好的结缘;

 

  我们结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感恩、包容、分享。

 

  今天上午的讲座,我想,就讲这一点。下面,我把从书上抄下的几句话,一起跟各位来分享。

 

  这几句话是唐代的一位禅师所说的。

 

  这位禅师叫石头和尚,石头和尚所提供的一个治疗我们的心的一个药方,叫《心药方》。

 

  为什么要治疗我们的心?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毛病。

 

  不管哪一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说,我的心有没有毛病?

 

  我想,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说:我的心没有毛病。

 

  我想,只有佛的心没有毛病,佛心。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佛心了,每个人的心都没有毛病了。

 

  这个药方很简单,几句话:慈悲心一片(这是第一味药,我们要治疗我们心的毛病,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所谓阴骘,就是积阴德。人不要彼此你害我,我害你,背后里捣鬼,那不是阴骘,不是积阴德)、方便不拘多少(与人方便就与己方便,不拘多少。应该说,给人提供的方便越多越好)。

 

 

  我们上午的讲座就到这儿。

 

  下面还有十分钟,作为我们沟通、交流的时间。

 

  好,谢谢各位。

 

 

一、问:师父你好。在家弟子万千向您提问:我是修习净土与禅宗的,在布施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当你以慈悲心处事,你的回报是相反的结果?我们怎么样用您所讲的这些,更好地处世,更好地与世间的人打交道呢?谢谢。

 

  答:慈悲有一定义: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想,要发慈悲心,首先不能计较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想要得到回报,可以不要发慈悲心。

 

  发慈悲心就是不要回报;

 

  不管得到什么,发慈悲心的这个心态不动摇,那才是叫慈悲心。

 

  世间上往往是这样,有好多人跟我提出这个问题,提出什么呢?

 

  做好事的人反而没有好报;

 

  那个不做好事的人,看到反是好事接连各来。

 

  我们不要有这种心,不要这样想。“善恶到头终有报,不分来早与来迟”。

 

  我们不要以功利的心来做好事,更不要以功利的心来发慈悲心,实际上,那种慈悲是很狭隘的。

 

  所以,希望这位居士继续地要“慈悲心一片”,不要动摇。

 

  不管他结果是什么,也不管人家对我误解还是不误解,有回报还是没回报,不计较这个。

 

  因为菩萨发心,叫“施不望报”。

 

  我布施出去的东西,不希望得到回报。

 

  希望得到回报,那不是菩萨的精神。

 

  菩萨的精神,是“无相布施”。

 

  发慈悲也要无相,不要求回报。

 

  有这种发心,你就会时时刻刻充满信心地去做一切善事、一切好事、一切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二、问:净慧法师您好。我在相关的书里看到,佛教可能只能存在或者一万年,或者多少年。为什么未来佛教有可能不存在了呢?

 

  答:佛教不存在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说,佛教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成佛了,都觉悟了,那就不要佛教了。

 

  整个就是一个佛国世界,人心完全向着至善至美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种可能呢,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过去的历史和眼前的现实看起来,总是善恶参半,有善有不断改进,有好有丑。

 

  这恐怕是我们人类的现实。

 

  在这样的一个有善有恶的现实当中,佛教会继续存在,因为他还有任务。

 

  如果说,万一我们人类发展到真正成了人吃人的时候了,佛教再大的威力也说服不了,也改变不了那种现实,那个时候有可能没有佛教。

 

  佛教说,有一个地方没有佛教,三恶道里面没有佛教。

 

  地狱饿鬼畜生,那个地方没有佛教,只有一个人想到那里去,那就是地藏王菩萨。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所以说,至善至美的社会,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菩萨,他可以不要佛教。

 

  因为每个人的言行体现的就是佛法的智慧与精神,在这样的社会,不需要佛教。

 

  善恶参半的社会,需要佛教。

 

  如果这个社会,群恶无善,万一我们人类有那一天的不幸,发展到那样的程度,我想,佛教或者一切的文化都不起作用了。

 

  佛教虽然不预言未来世界是什么样,但多少也说过,人类有可能到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以后,有可能会是没有文明的时代、黑暗的时代。

 

  所以,佛教不存在了。

 

(弟子 明博 根据录音整理)



      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集合的智慧结晶。禅之所以要突破,便是为了明确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事实,以无畏之精神全身心去投入,去认识,去了解,去体验,于其中发现秘密之所在,如何在有限的“生之旅”而不为五欲八风所迷惑,使自我意识转变成由看破而放下,获得一个****的大自在!禅的思考是: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禅告诉我们,遭遇挫折或身处逆境时,该如何面对?在逆境中,在矛盾和挫折中,应该向内找原因。逆境虽然会带来伤害,但是更能锻炼人、磨炼人的意志。如果我们利用逆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感悟世界的能力,那就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不在名利场中争夺不休,该放下时得放下,你就会发现你的心胸更开阔,眼神更明亮,得到的只会更多。
        现代人自投罗网的原因之一,就是放不下的事物太多了。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大串钥匙,未必富有,锁住了自己倒是真的。必须以布袋和尚放下包袱的精神毅然放下负担,我们才能拥有真实的生命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我们一旦打开慧眼以后,一切迷惘均被撕开,山河大地廓然一清。我们对于以往的愚疾、执著与荒唐,一定会哑然失笑。而又由于心灵的跃升和精神的解缚,生命会展现出新的境界。一切都有了改变,其中也包括价值标准在内的东西。有所放下,才能有新的承诺。
        有人说禅来自佛教,佛教是消极遁世,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隔膜。禅并非是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脱胎于宗教的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独特文化思维方式,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
        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自我与实相世界的本来面目。悟字属于心部,从吾,当自我与心合一,当心与存在合一,便是觉悟。禅之要人诉之直觉,是为了免于捕风捉影,愈求愈远;要人当下承当,菩提不离烦恼,涅槃不离生死。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生活当中证道行道。
        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一切都是禅。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往往可以化险为夷;社会向善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和谐。                         禅的故事说  1.》五祖年纪越来越大,他考虑到要选接班人的时候,他是怎么选的呢?他用考试的方法。有一天他把弟子叫来说:你们跟了我那么长的时间,现在我年纪大了,你们每人写一首佛偈给我看,写得好的,我就选他做接班人将把袈裟给他,作为六祖佛师。 神秀偈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偈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敦煌本《坛经》所录惠能偈内容有所不同,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 2》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3》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松树下。 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她的保护,为它挡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两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会把我打倒!”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先会照耀你、甘霖会滋润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茁壮,你盛开的花办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人们会看到你,并且称赞你说,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 4》有一个人搭船过海峡遇到暴风,全船的人惊慌失措,他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的在祷告,神情十分的安详。等到风浪过去,全船脱离了险境,这人很好奇的问这老太太,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马大,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叫马利亚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时,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那里我都一样,所以我怎么会害怕呢? 5》一天,佛拿一颗可随意变色的珠子,问五方天王:“此珠是何色?”五方天王各说不一。释迦牟尼藏珠入袖,摊开手掌问:“此珠何色?”天王道:“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佛叹道:“你何以迷糊至此!我将世俗之珠示之,尔等便说有青、黄、红、白诸色;我将真珠示之,尔等竟不知了。”此时,五方天王才悟。 6》)【真正的拥有】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一位叫提婆达多的童子,射下了一只雁子,雁子负伤带箭掉到悉达多太子的庭园里。太子看到雁子心生怜悯,于是为其涂抹伤口。这时提婆达多童子来要雁子。太子回答:“雁子如果死了就会还你,如果还活着就不可能给你。”提婆达多:“雁子是死是活都应该还给我,那是我射下的。”太子:“这只雁子早为我所摄受,从我发菩提心以来,慈悲利他之心即已摄受一切众生,这只雁子也不例外。”太子和提婆达多僵持不下,于是请释迦族有智慧的长者们来判决这件事。净居天人化身成一位老者说:“能以慈悲光明使这只雁子安稳的人,才是真正能拥有的人。”其他的长者都表示认同。真正的拥有,并不是如何巧取豪夺,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影响。 7》佛堂里,正和佛印禅师一起打坐参禅的大学士苏东坡突然问道: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像一尊佛!”佛印道。“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佛印见苏东坡非常高心,也问道。“像一堆牛粪!”苏东坡说。佛印知道苏东坡又趁机“嘲弄”自己,也不在意,只是笑而不语。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回到家后,就眉飞色舞地向妹妹苏小妹叙说了一遍。苏小妹却正色地说:“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心如粪,所以看人像粪。哥哥,你实在是比不上佛印禅师的境界啊!” 8》一头老得快死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井很深,要把它救出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它的主人觉得已经没有救它的价值了,就让它这样安息吧,于是决定把这口井填起来。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他填井,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嘶叫,不一会儿,它居然安静下来。再过了一会儿,人们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出乎预料的事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9》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父的爱物,于是也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到地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父会生气伤心。问问自己,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么处理?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10》禅宗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宋代苏东坡对佛学很有研究。他被贬官之后,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经常向佛印禅师请教佛法。苏东坡悟性很高,见解超脱。他的诗词文章中,常渗露出很多禅机。有一次,他打坐下来,觉得自己好象开悟了,他写了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天中天”就是佛,“稽首”就是顶礼,“毫光照大千”就是说佛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八风”就是称、讥、毁、誉、利、哀、苦、乐。称是当面称赞,讥是当面讥讽,毁是背后诋毁,誉是背后赞扬,利是有利益的事,哀是倒霉的、衰败的事,苦是苦恼的事,乐指快乐的事。实际上,我们整天都在八风中打圈子。苏东坡当时觉得自己已经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端坐紫金莲”,就是端正地坐在紫金色的莲花座上。这首偈颂从文辞上看,十分出色,在历来称赞佛的偈颂中,也算得是杰作。香港天坛大佛落成,赵朴初老居士题词还是用的这一首。当时苏东坡很得意,派人过长江把偈颂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是非常有境界,有证悟的人。他一看就知道苏东坡仍有我相,自以为了不起,实际并没有真正证悟。于是便在偈语后面批了:“放屁”两个字,叫原人带回去。苏东坡一见,火冒三丈。他认为,这个偈颂这么好,怎么能用这样粗鲁的语言来侮辱人呢?这还了得!他立刻过长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知道他来了,就迎接上来,笑嘻嘻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位苏学士惭愧得无言以对。这说明他没有真功夫,理论上说得很好,遇到实际问题就忍不下去了。

11》忍辱的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的:佛陀过去修菩萨行作忍辱仙人时,当时有个国王叫歌利王。带着妃子们去打猎。中午,他在帐篷里休息,他的妃子们到山上玩,看见一个小庙有个青年僧人在打坐。他们就上前向佛陀顶礼,并提出很多问题。佛陀就给她们讲法,教化她们。国王醒后问妃子在哪里,听说正和一个年轻和尚在交谈。心想:这和尚肯定有坏心。他便提起宝剑来到小庙,看到妃子们跪着把佛陀围在中间,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一刀把佛陀的膀子砍掉。当时佛陀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歌利王当时问他:“你恨我吗?”佛陀说:“我不恨你。如果我恨你,我的臂膀就不会再长出来。”因为佛陀没有分别心,所以佛陀的臂膀又马上长了出来。歌利王大惊,慌忙逃走。佛陀成道时,歌利王就是他父王的一个大臣。佛陀出家时,父王派五个大臣去追赶,其中就有这个人。佛陀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其中憍陈如,前生就是歌利王。佛陀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对待仇人,如何把仇人转化为恩人。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别人打我骂我时,我们应该想到,他并没有砍我的膀子,歌利王砍佛陀的膀子,佛陀还要度他。那么打、骂,我们就不应该起嗔恨心了。这样想,心量就开阔,思想境界就能提高。   12》一青年去问禅师:“大师,有人称我为天才,却有人骂我是笨蛋,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满脸茫然。“譬如一碗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就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何所做为,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 13》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   14》山上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今天的坎坷,都是为自己的未来塑造着形象。 15》良宽禅师住在简陋的茅棚。有天晚上,从外面讲经回来,小偷正在光顾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十分慌张。良宽说:“没有东西可偷吗?这件外袍你拿去!”小偷拿了就跑,良宽感慨说:“可惜不能把美丽的月亮送他!”隔天开门时发现,外袍摺叠整齐放在门口。良宽愉快说:“终于把一轮明月送他了!”   16》迦叶得法:世尊一曰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文殊白椎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17》无说无听:波斯匿王问世尊曰:「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名为一义二义」。

18》昨日定今日不定: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19》不问有言无言:一日有外道问世尊曰:「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20》放下着: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着」!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什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是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21》未曾说一字: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轮,是吾曾转*轮邪」?

22》身十七非性十七:西天三祖为觅一嗣法者,一日寻见商那和修优波毱多,问曰:「汝年几邪」?答曰:「我年十七」。尊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邪」?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邪?抑心白邪」?尊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毱多曰:「则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

23》非为身心求出家:有长者子名叫香众,来礼优波毱多尊者,要求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宣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度授具足戒。


禅词偈语六祖慧能大师偈语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暄。若能钻木出火,污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惠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寒山子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
无门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无尽藏比丘尼开悟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济颠道济禅师  六十年来狼籍  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龙山禅师          三间茅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  浮生穿凿不相关苍雪大师          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思量了庵清欲禅师 闲居无事可评论  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  行看流水坐看云箬庵通问禅师 如今无处觅深山  但得心闲即闭关 吴越不分烟水路  醉人秋色月初圆百丈怀海禅师 幸为福田衣下僧  乾坤嬴得一闲人 有缘即住无缘去  一任清风送白云无愠禅师          闲到心闲始是闲  心闲方可话居山 山中剩有闲生活  心不闲时居更难省庵大师偶成 无能只合住深山  一室萧然独掩关 寄语世人休见召  此生终不到人间憨山德清禅师 山居偶成             百年世事空华里  一片身心水月间 独许万山深密处  昼长趺坐掩松关无垢子             五蕴山头一段空  同门出入不相逢 无量劫来赁屋住  到头不识主人翁德诚船居寓意诗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希运诗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石屋山居诗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神照本如开悟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本寂诗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法演诗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神赞蜂子投窗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虚舟普度墨梅诗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了元诗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白云端禅师诗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守端蝇子透窗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草堂清禅师诗      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志芒千峰顶上诗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道济诗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来。讷堂思禅师诗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不知园里树,哪个是真梅。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晋)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