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倒剩饭5吨,大学生应尽厉行节约之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58:58
2010年01月03日 07:31:35  来源:发展论坛


【字号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收看新华手机报】
针对大学校园浪费现象相当普遍这一问题,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评选出了“校园十大浪费现象”。走进北京大学餐厅,正值就餐高峰,这个离教学区较近的食堂里挤满了同学。许多同学吃完饭来到残食台倾倒食物,餐盘里整个的馒头、整盘的菜常能见到,泔水清运工日运残食近5吨。社会快速发展使他们往往以钱的价值来衡量物质和自己的行为,却忽视了勤俭节约的传统。学校和社会应当在这方面加强对孩子的人文教育,提高修养,增强素质,成为社会公德的楷模。
[论坛热帖]高校食堂日运剩饭5吨 珍惜粮食也须学习

浪费粮食何其多
网友“穿舞鞋的兔子”:我们看到,很多同学把吃了一半的饭菜扔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只吃过一点。然后服务员把它们收拾了,扔进桶里,最后这些收拾起来的剩饭菜连同一些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被扔掉了,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东西落得如此,实在是很大的浪费。
网友“ATM专卖”:有的同学请客吃饭,要上一桌子菜,而最后要剩下很多,这分明是在摆阔气。我们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应当从身做起,真正做到节约。
网友“超级路易”: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的饭菜不能说难吃至极,不过实在是不合口味,吃不下,最后只能无奈的扔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食堂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努力,同学们要尽量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但也不要多买。这很容易办到,因为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吃多少,只不过总是会受一些饭菜表面现象的蒙蔽罢了,这样就要食堂方面保证饭菜质量,做到看起来好吃,也确实好吃。有时食堂为了照顾部分贫困同学而开设特价菜窗口,这样做很好,不过更要保证质量,要不买的菜虽然便宜却不能吃,这岂不是更大的浪费。
网友“啊咦啊哦”:食堂的外卖部浪费很严重,这里的浪费主要是塑料袋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很多同学在买饭菜时生怕袋子不够结实,一下要套上至少两个袋子一起用。有的塑料袋质量确实有问题,有时会突然破裂把刚买的饭菜洒一地,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很偶然的,用那样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代价确实大了点。这种塑料袋在地里需要五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并且会恶化土壤,对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还有,一次性木筷的使用量更是很庞大,有时看到许多同学一个人就要用很多双,说是要备用。如果每个人一天从餐厅拿一双筷子,那么就是几万双,这些筷子就要很多棵树去制造。我们知道中国每天因制造这样的筷子就要消耗大面积的森林,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相关阅读

来源:新华网
北京大学校园“十大浪费”排行榜
1.三角地传单过多,资源浪费
2.食堂打饭菜过多,剩饭浪费
3.打印多为单面
4.食堂提供塑料勺子
5.卫生间及宿舍未及时关灯
6.艺园餐厅提供的一次性餐具
7.打印纸张没充分利用便丢弃
8.宿舍发放的报纸
9.宿舍、教室用电过度
10.饮料瓶没有回收【详细>>>】
节约观念何其薄
网友“小狐狸”:比浪费更可怕的是漠然,浪费非但不是让人羞耻的事情,反而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我国是农业大国,这点儿粮食算什么”……
网友“屠龙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一些大学生心中仅仅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有些同学会说:“虽然知道这首诗说的是农民种粮的辛劳,但从未在心中引起强烈震撼,促使自己反省自己的行为。”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在菜不好吃时,一些大学生选择的不是将就吃下去,而是倒掉,重新买一份。他们说,虽然知道挣钱不易,但满意是第一位的,也是挣钱的目的之一。现在谁会因为节约而放弃满意呢?有些女同学甚至认为:现在粮食这么便宜,如果我们再节约,粮食的需求量就会更少,农民岂不更遭殃?
网友“莫莫莉”:当前一些学生的消费观确实令人担忧,教育及时跟进、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当务之急,“粒粒皆辛苦”得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
网友“牛奶巧克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也是造成浪费的一个原因。社会快速发展使他们往往以钱的价值来衡量物质和自己的行为,却忽视了勤俭节约的传统。高校应当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提高修养,增强素质,成为社会公德的楷模,懂得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重要性。
相关图片

浪费粮食看着痛心
“厉行节约”:大学生应尽之责

来源:北方新闻网
 从大学生浪费反思高校细节管理
网友“樱之语”:就如何减少食堂浪费食物的情况,具体的讲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食品的加工环节,其二是食品的销售环节。食堂应该以销售量的大小来制定食品加工数量的多少,最好做到提前有一个订单,加工出的食品也应该色、 香 、味 、型、具全,就餐的人员也应该各取所需,吃多少就买多少,这样我觉得比较好一些。
网友“林红林白”:完善硬件和软件,为学生节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信息技术普及的有利条件下,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传递文本,探索无纸化的教学互动,避免作业、论文和毕业论文打印上的严重浪费;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做法,提供设施在学校里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食堂盛饭打菜不要“一刀切”, 允许女同学打半份,减少饭菜浪费。
 “厉行节约”:大学生应尽之责
网友“超级路易”:大学生厉行节约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事情,也没有难以攀登的高峰,大量的是“在细小的日常工作中尽自己的责任”,像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点滴东西。
网友“ATM专卖”:节水节电是全民的大事,也是大学生切实可行的任务。现在一些大学生没有体验过缺水、缺电、缺燃料的滋味,任“白昼灯”、“长明灯”不灭,任电脑空运行,任水龙头滴漏。今天,大学生应该有危机感,把随手关灯等小事当作自己的事、家里的事做起来。
网友“说两句”: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相关节俭的教育不多。餐厅、饭馆几乎都没有张贴节约粮食的标语,更没有一个餐饮服务人员在学生就餐时,提醒他们适量点菜,以免浪费。而社会上的铺张浪费现象,毫无疑问又给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显然,学生节约观念的淡薄是从小很少受到相关教育的结果,父母、老师不能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的挚爱以及成绩好就允许子女暴殄天物。成绩好决不能代替一切美德。相关教育的缺乏反映的是全民节约意识的淡化。正如便宜不能成为浪费的理由一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作为忽视相关教育的借口。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