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难道要发动“海洛因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37:37

他们,难道要发动“海洛因战争”?

☆魏远峰

英国毒贩阿克毛被处决,可不得了了——英首相布朗表示“震惊”,在由英国外交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我对处决什肯(阿克毛)一事表示最强烈谴责,并且对我们屡次请求宽大处理却未被采纳感到震惊和失望。”

在国际场合眉来眼去,惹人诟病的英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话说得很“外交”、很“艺术”:“此事与我们对毒品贸易的憎恨程度无关。英国和中国一样,都完全致力于打击毒品贸易。问题是,什肯先生是否成为毒品贸易的又一个受害者。”

个人觉得,这话与陈水扁说自己的贪腐罪行,是政治迫害有得一拼,只不过是为了模糊、转移焦点罢了。

更有甚者,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编辑皮策尔,29日撰文警告中国“必须宽恕阿克毛”,“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称:英国政府必须“对中国野蛮的司法施加影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舰炮外交

别的不说,炮舰外交这个词组,实在是太刺耳,让人一下子就想到1840年……

日期:1840628-18428

地点:中国

结果:英国胜利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辟殖民地市场,倾销英国工业品,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胜利以后的要求: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赔款2100万银元。3.割让香港岛。4.与英国协商关税。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在英舰“皋华丽”号举行。当日,泊在长江上的英国舰只,全部悬挂英国国旗,官兵身穿礼服。

中方代表耆英、牛鉴,先行登上“皋华丽”号,年老患病的伊里布因无力登舰,被英军抬上舷梯。耆英、伊里布、牛鉴和璞鼎查,分别代表中英两国,在条约上签字盖印。

侵略者为炫耀胜利,校级以上军官,全部参加仪式,“女王万岁”的呼声,此起彼伏。条约签订后,礼炮轰鸣,乐翻浪涛——只可惜,没有人懂得、记下当时所奏何曲,记录下那份耻辱。

呜呼,真奇耻大辱!

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开始,是中华民族开始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起点。

香港回归,不过十二年,英国人已经忘了,可是中国人怎么会忘?怎么能忘?怎么敢忘?

19世纪以后,英帝国开始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不惜采取贿赂官吏,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纪的最初20年中,英国从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平均约4000箱。30年代激增,到1839年就达将近40000箱。

鸦片贸易,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加深了清廷官员的腐败——更重要的是,它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从上至下吸食鸦片,染上烟瘾后身体受损,甚至完全丧失劳动力。且,吸食鸦片,往往伴随着品质、道德沦丧,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总之,鸦片在当时对中华民族身心的危害,无法估量。

  

现在,这个英国毒贩贩卖的可是海洛因啊!

就这,英国在叫嚣,法国星期二也谴责中国处决一名他们所称有***的英国毒贩,并且表示法国和英国完全团结一致,对于处决表示强烈的遗憾……

他们是不是,偷吃了同一家地瓜?

要不,排出体外的气体,咋就一个味儿?!

一阵子以来,求情与批评、谴责的风浪,可不就是一个味儿?

可是,事情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次英国人阿克毛被判处死刑的事件中,也不乏支持中国的声音,《卫报》编辑怀特(Michael White)撰文称:西方对中国的斥责“伪善并欠缺敏感”,指责英国政府无知,忘记鸦片战争。

怀特在文章中说,这涉及到中英历史,首相布朗和卡梅伦(英国保守党领袖)都不应该对中英历史这样无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开始了一段屈辱史。大家可能善忘,但他们(中国人)不会忘记,他们1997年才收回香港,被烧的圆明园也还未重建。

另一名英国专栏作家麦克金斯特里(Leo Mckinstry)也在英国《每日邮报》上撰文批评英国政府,指责英国本身毒品泛滥却胆敢要求中国释放英国毒贩,显示出了英国的伪善。

最后,我要说的是,英国政府、政客必须明白:

现在是公元2009年,不是1840年,也不是1842年;中国有法律,法律尊严在于平等,英国人在中国犯罪,无权例外。

无论如何,中国已对毒贩执法了,一些政客喋喋不休,让他们吵吵去,我想了句话送他们:乌鸦落在警察局,叫什么叫啊?你们以为穿上黑衣服,就是警察?!!

哈哈!!

处死英国毒贩,中国无惧列强炮舰

胡参谋长

英国《独立报》29日宣称“严酷的审判表明中国对民主价值的漠视”,并称阿克毛虽罪行严重但“情有可原”,处死他将成为“中国名声可怕的污点”。更刺耳的指责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该报编辑皮策尔29日撰文警告中国“必须宽恕阿克毛”,“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皮策尔称,英国政府必须“对中国野蛮的司法施加影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舰炮外交,但如果中国执意处死阿克毛,欧盟必须用最强烈的言辞谴责中国,并且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只有那样才对中国有杀伤力,直至中国的司法符合欧盟的评判标准”。

当然我们知道英国的狂妄分子试图用昔日的“炮舰政策”对付中国完全是痴心妄想,但同时暴露出其强盗心态,那就是说不通就想用“坚船利炮”敲打对手,如同昔日鸦片战争对待落后的中国那样。

但如今完全不一样,毕竟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大不列颠已经如薄西山。尽管中国军力还十分有限,与美利坚无法相比,但如果在近海或东亚地区,解放军对付大不列颠等国还是有必胜的把握的,不然的话,小平同志也不会说“如果谈不拢,不排除用其它方式收回香港的问题”,中国也不会在1997年顺利收回香港主权。

事故人非,历史永远都无法再重演,昔日中国被欺凌和入侵的诸多港口和码头都已经成为了古战场和旅游胜地,让历史告诉今天,但也正是这些沧桑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自己的强大才能获得独立自由和解放,才能让我们的领土不成为他国的自由港,才让我们今天依法处死罪大恶极的罪犯而不至于害怕招致强盗炮舰的报复,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今天的国家地位、综合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