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温家宝:打击哄抬房价难道不是头痛医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0:28:56

温总理:打击哄抬房价难道不是头痛医头?

 

房价问题始终是中国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因为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百姓的钱袋子和生活质量。12月27日,温家宝在接受新华社专访,谈到房价时,提出了四点稳定房价的措施,明确指出解决房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

 

温总提出稳定房价的四点意见如下:

第一,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

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客观的讲,只要温总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部门,能够依照总理的意见,逐级落实,对于抑制房价,估计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对于温总提出的这几点意见并不感冒,因为这几点意见是多年来老生常谈的调子,不过是翻炒剩菜,并无新意。也就是说,多年来,有关部门并没有坚决按照这些意见去做,面对这些指导意见甚至是阳奉阴违。温总希望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意见何尝不是如此呢?

温总肯定深知中国的房价绝不是“捂盘惜售、占地不建、哄抬房价”拉高的,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左右不了中国房价的大局。无论是房地产商的“捂盘惜售、占地不建”,还是投机炒作者的“哄抬房价”,只要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则,只能看作是一种商业行为,最多不过是接受道德的谴责。商业运营,追求利益是无可厚非的。房地产商和炒房者如果都是公益慈善家了,谁又愿意去建房呢?估计大家连“蜗居”都没有了。

温总作为政府总理,当然比普通老百姓更清楚这个道理。由于目前中国的政权不是民选政权,总理在讲话时需要顾忌的不是民意,恰恰是体制内的政治因素,个人言论避免不了有其局限性。中国房价畸形走向的本身是温总不能谈也不敢谈的东西,那就是中国的政权机制决定了高房价。

保障住房喊了多少年,政府建了多少保障住房?即使建的保障住房,真正保障的又是谁?老百姓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的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政府为什么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还不是利益作怪。建保障性住房本可以平民怨,给民众带来实惠,但是政府部门及相关官员的油水就少得可怜了。所以政府宁愿卖地让房产商开发商品房,也不愿意自己去建保障性住房。小产权房毫不手软的封杀,政府其实公开宣告,谁敢与之争利,就收拾谁。

房地产开发的利益链条上,很多人都以为房地产商是大鳄,炒房者都会一本万利,其实并非如此,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及国有银行,开放商和那些投机者不过是利益链条上的小蚂蚱而已。一到逢年过节,哪个开发商敢不屁颠屁颠的去各个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送红包?生怕送晚了、送少了。开发商已经转变为政府官员的小金库。腐败案件集中在房地产就很能说明问题。

专制政权为了维护其政权基础,必须牢牢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把大量财富集中到政府手中,给暴力机构(过去读书时,书本上都这样称谓)“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优厚的待遇,来维护其统治力。专制政权最怕的就是藏富于民,因为老百姓有钱了,政府无钱,就会失去对百姓的控制力,老百姓就不会听官员的话。百姓有钱了也不需要政府或官员的“恩赐”,皇恩的浩荡就一文不值。

政府天天喊抑制房价,房价真的下跌,第一个坐不住的肯定是政府。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绝大部分就靠土地买卖支撑,一旦房价下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有可能崩溃,当政者是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2008年当房价刚刚开始出现下跌苗头时,政府出台政策拉抬房价的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拍案叫绝。一系列刺激房地产的优惠政策密集出台,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喊出“你来开发,亏本算政府”的荒唐豪言。笔者断言,温总虽然嘴上喊抑制房价,一旦房价下跌10%,温总估计会第一个跳出来抑制房价下跌。

全中国百姓都期望房价能回归到与收入相对应的理性区间范围内,也希望如温总提出的那样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是不要忘了,抑制房价就是与政府、与统治者和利益集团夺利。即便是温总有心降房价,如果不改变中国政权模式,温总不可能做到治标治本,最多弄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偏方罢了。

温总,打击哄抬房价难道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