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校门8000万?(河南商报 2006-10-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48:00
网上热传“中国高校大门排行榜” 聊城大学校门8000万?
http://www.hnby.com.cn 河南商报 B16 搜网 2006年10月12日
聊城大学校门(右下角为全景图)
 
南昌大学校门
 
哈佛大学校门
 
合肥工业大学校门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门
 
 
在中国人民大学食堂耗资百万元建观光电梯风波未平之际,中国高校的大门又成了众矢之的。最近,山东聊城大学校门在网络上被称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造价居然达8000万元”,一时引起网民哗然。网民们还自发地提供其知道的大学校门的造价:南昌大学校门2000万~3000万元、合肥工业大学校门500万元、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80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校门据说为888万元。
一连串的数字俨然组成了一个“中国高校大门排行榜”。记者昨日致电其中主要高校进行核实,学校纷纷否认了这些“天价”。
反方
hanguicun:误导广大网民,我就是聊城大学的,并且是看着这个门盖起来的,你知道8000万元能建什么吗?当时整个南校区才花了2亿元,这其中包括一个大型体育场(省大运会用的),6栋学生宿舍楼,两座教学楼,一个学生活动中心,一个实验大楼,还有就是一个大门。如果大门8000万元,那其他的建筑怎么有钱去建呢?
redstreets:我认为事情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事情确实是这样的,那就大体赞同你的看法。二是你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某某大学校门花了多少多少钱。那你因为心中抱有一种大家都存在的正义感,你就愤怒地上网公布了。那当然了,这个人给你提供的信息也要看来源了,要是他也是听别人说的,那我就十分怀疑了。因为10个人传话后,原话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你知道你听的这话经过了多少人相传吗?再说了,一般情况下,学校花钱建这东西,本身也是不外报的,一般人也是不知道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数字值得怀疑。
正方
非洲基民:8000万元能资助多少大学生完成学业,花这么多钱造一个校门,到底值不值?见到莲花街的大门,我们会感叹它的大,据说是花了800万元,心里为之一颤,800万元盖个门?呵呵,有钱没处花了。可是偶尔的一个机会看到聊城大学的校门,我才知道什么叫大,据说是花了8000万元,华东第一大门,也是网上公认的高校中最大的大门,造价最高的大门。
笑问天: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非大门之大,非占地之大,而是大师之大,学问之大。大学的悲哀啊!
非常可乐:这么小还说是大啊,你见到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正门才知道什么叫大,什么叫浪费,光正门的水泥柱都几十万元一根,都是用来装饰的,有几十根之多。前面的广场比足球场还大,都是铺大理石的。大正门东面一点是个小正门,够我们整个年级照毕业照。整个校区占地面积2402.52亩,一期工程校舍面积32.1万平方米。很多地方都是浪费在做公园上,人工堆了三个小山头,很多规划不合理。
聊城大学:欲起诉造谣的发帖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聊城大学宣传部部长刘树山颇为气愤,他告诉记者网上的消息纯属谣言。他表示自己是在昨日下午才在网上看到这个帖子的。“一些人在博客和论坛上转载这个帖子,我想一定是有人有意无意地损坏学校的声誉,尽管现在还无法查到具体的人,但校方准备起诉他。”
刘树山说:“校门的真正造价是300万元。”该校门是一个门馆合一的建筑,大门共有两层,一层是大门、门卫室、停车场,二层是1000多平方米的校史展览馆。大门总共140多米长,两层楼高,总建筑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大门的28根柱子象征着聊城大学28年的历史,“就是用金子也要不了8000万元”。
部分大学:否认网上豪华校门说
南昌大学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断然否认南昌大学校门花了3000万元的说法。他告诉记者:“校门的造价是180万元,出现两三千万元的说法有可能是把校门以及校门附近的办公楼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结果。”
在这个“排行榜”中,西安文理学院也是受关注的一个高校,网民把它的校门称为“西部最大校门,据说是888万元”。西安文理学院纪委书记汪立杰表示:“西安文理学院的校门确实曾经有西部第一门的说法,但连校门和门前广场造价总共120万元。”
专家观点:中国高校面临基建风险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已超过原来的5倍。中国高校进入基建高潮,这里有扩招的需求,但也存在盲目扩张与贪大攀比。有专家认为,这将造成很多高校负债累累,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大学也要“破产”的事实。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诚身教授撰文指出:“以郑州大学为例,5年来基建投资11亿元,其中贷款9亿多元,仅2004年付息就达1亿元……有的高校已经动员教师集资;有的已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还有的学校因拖欠工程款,教师班车被工人拦截,早上8点上课,班车9点多才设法进入校园,如同躲债的杨白劳……”
四川省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8月末,该省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省内高等院校发放的各项贷款总额达52亿元,其中基建贷款36.7亿元。另外,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高达近4亿元。
网友不满:应拿来帮辍学同学
可以确定的是网上的数据很多都是以讹传讹,从几百万元被夸大到几千万元,甚至8000万元。但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一样的,从1999年扩招后,中国的高校就进入了基建高潮,一些高校的建筑纷纷成为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在基建的面子工程上大把投入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跟帖的网友们表示了不满:“这300万元,能解决多少贫困学生问题,能解决多少辍学同学的燃眉之急,能改善多少实验室紧缺状况,能引来多少优秀教师。”
一位网友表示:“一个学校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校园有多大,楼房有多高,大门有多么豪华,而在于它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质量。”
另一位网友写下了自己对哈佛大学的印象:“已经灰黑的红砖垛,黑色的铁栅门,红砖垛上嵌了刻着校名的石头。进门便是穿过楼群的林荫道,远远的尽头,是那座约翰·哈佛的著名雕塑。我不能不相信,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大门。我的惊讶和疑惑,源于我对国内大学校门的见闻。我曾经路过一所省级大学的新校区,被其孤零零地突兀屹立于一片广阔旷野上的校门抓住了视线。据介绍,该校为建新校区,一口气贷款20亿元。规划尚未全部完成,但这座宏伟堂皇、耗资千余万元的校门,及其所表现出的主事者的手笔与气魄,已令观者咋舌惊叹。”(本报综合报道)
网上高校大门造价:
聊城大学8000万元
南昌大学两三千万元
合肥工业大学500万元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200万元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500万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00万元
浙江城市学院800万元
南开大学100万元
西安文理学院888万元
高校提供大门造价:
聊城大学300万元
南昌大学180万元
西安文理学院120万元
http://epaper.hnby.com.cn/hnsb/t20061012_686804.htm
天价校门让我们窥见了大学的虚弱内症
http://www.hnby.com.cn 河南商报 B16 搜网 2006年10月12日
 
说实在的,校门造价8000万元也太让人怀疑,但紧接着山东聊城大学声称造价只有300万元也让人感慨。双方的话到底让我们相信谁,似乎也并不重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大学的校门是越来越豪华了,就是像校方自己说的,也是动辄上百万元。
豪华校门是钱烧的,看起来也显得气派,学校领导的面子也光彩。这可能是豪华校门的存在之理。但问题是,大学有必要造天价豪华校门吗?大学是不是到了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地步?
大学的钱不够。这是任何大学都会承认的。钱虽不够,面子工程却是仍要搞的。在不少高校的管理者心目中,大学之大体现在建筑上,体现于用钱堆积起来的“地大、物多”,而不是大学的精神之大。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荡然无存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没有“大楼”,没有豪华校门,校舍也是残破不堪,与我们今天最差的大学相比,实在是简陋至极。但是,从西南联大却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校门简陋无比,可有谁轻视哈佛呢?曾经有记者一直想找到牛津大学的校门拍照留念,可惜这居然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是很难找到如国内的那种大学校门。
我以为,大学需要面子工程,但面子却不是豪华校门之类的面子,而是体现在精神内涵的“面子”上。大学之所以大,在于它是由“大”的学问为依托,“大”的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联合体。大学应该是理想的追求者和未来责任的承担者。大学之“大”首先在于有大师。北大如果没有大师,燕园再大,燃灯塔再高,也不可能有辉煌的北大。北大之大,是大师之大!
大学的钱是有限的,大学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将主体工程、面子工程放在豪华校门上,势必在“内涵”的建设上削弱。
高高的天价豪华校门,让我们窥见了大学的虚弱内症。
■王军荣
http://epaper.hnby.com.cn/hnsb/t20061012_686805.htm
高校“豪门风”令人担忧
http://www.hnby.com.cn 河南商报 A03 时评 2006年10月12日
 
某大学食堂耗资百万建观光电梯的风波稍平,中国高校的大门又成了众矢之的。最近,山东聊城大学校门在网络上被称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造价居然达8000万元”,一时引起网民哗然。网民们还自发地提供其知道的大学校门的造价:南昌大学校门2000万~3000万元、合肥工业大学校门500万元、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80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校门据说为888万元。(详见今日本报B16版)
网上消息鱼龙混杂,难免刻意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这不,得知传闻后,聊城大学迅速由该校宣传部部长刘树山出面辟谣,称校门的真正造价是300万元,并欲寻找和起诉那个网络发帖者;南昌大学同样断然否认了造校门花了3000万元的说法,表示校门的造价只有18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倒也接受“西部第一门”的说法,但称连校门和门前广场总共造价才120万元……
高校“豪门”的造价,到底是网络爆料者高估了,还是当事高校低报了?倘无可信第三方的调查,我们最好还是两边的意见都听,不偏也不倚。但我还是感到不吐不快的是,一些高校对造个校门动辄花去一两百万元,好像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事情的轻巧口吻,实在让人慨叹:如今的高校,手头真是阔绰,建个校门花去上百万元就跟玩儿似的。
然而,高校的财务状况,果然都良好么?事实却恰恰相反。有专家认为,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盲目扩张与贪大攀比,造成很多高校负债累累,甚至面临基建风险。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该省的一个教育会议上,就曾“怒批”该省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校的学校校舍“豪华风”。吕祖善严肃指出,这个风气不能涨,目前全省基础教育欠债额数以十亿元计,而省属高校欠银行的债务更是数以百亿元计算,达130多亿元。富裕如浙江者,尚且存在高校的“虚假豪华”现象,其他地方,真的会钱多得到了可以随便出个数百万元去造大门的程度么?
“只花了一两百万”,这种“轻松”非常令人担忧,还是吕祖善省长的话语一针见血:学校建设得漂亮点,豪华点,造点好房子,这种事情,只要有钱,哪个校长都会干。但提高教学质量,搞好学术研究,却不是每个校长都能胜任的。
■司马童(职员)
http://epaper.hnby.com.cn/hnsb/t20061012_686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