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下一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10:01:54

 

朝鲜正忙于币制改革,收拾经济,避免混乱。那块神秘的国土,中国总理去了,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去了。目的基本一致: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的多边机制,在此框架内通过对话与协商迈向“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长远目标。朝鲜方面向中美两国的“特使”传达了重返六方会谈的意图,但仅此而已,形势似乎远离“行动对行动”的原则。朝核问题似乎陷入僵局。

12月10日,美国白宫特使博斯沃思终于结束了对朝鲜为期三天的访问,会见了朝鲜第一副外长姜锡柱和副外长金桂宽。博氏16日在美国国务院对记者表示,会谈中双方非常“实事求是”而且“高效”,没有过多的外交辞令。他说,在会谈中,双方分歧依旧,但至少“找到了一些交会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承认六方会谈以及履行2005年“9·19共同声明”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

对于经过了两个月左右的长期筹备、举世瞩目的博斯沃思访朝,我的总体感觉是,美朝以及其他六方会谈中的部分成员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使其得以实现,说明朝核问题的前景极不乐观,还要经历难以想象的艰难过程。

很久以前就听到有关人士的讨论:“博氏非要与金正日会见不可”;“博氏与金将军会见不现实,顶多会见外交一把手姜锡柱”;“如果博氏去,那一定要让朝方承认重返六方会谈,否则去不了”……结果,博氏果然只见到了姜锡柱,未能见到金正日,达成的共识也在情理之中,即朝美双方确认了六方会谈过程的重要性及履行2005年“9?19共同声明”的必要性等基本立场。这是双方各自表明并确认基本立场的会议,基本没有跳出“为开会而开会”的范畴,只是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博氏说:“这次是预备性对话,不是谈判。”既然是试探性的“对话”,其目的原本就在于沟通,也就不必强求什么成果。朝方显然没有做出复归六方会谈的承诺,更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与各国的期待及所付出的沟通成本相比,此番访朝成果显然微不足道,也显示了博斯沃思行动范围的局限性,形势仍然充满着未知数。

之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意外”访朝以及会见金正日对朝核问题的解决本身起到哪些作用,一直是有争论的,只是让我们发现一把手的身体状况似乎好转了一些。有一点是肯定的,博氏访朝绝不是美国单方面的外交举措,是包括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在内的各成员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而付出的努力的结果:中方派出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戴秉国等关键人物去说服朝方尽早重返六方会谈,美日韩研究一份“旨在结束朝鲜核武计划的路线图”等。博氏访朝前后,他紧接着对韩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六方会谈其他所有成员国通报其成果本身,意味着朝核问题不可能在朝美“当事者”之间得到解决,而需要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积极的支持与配合。

博氏访朝是否“有益(useful)”?我持有疑问,认为还有待观察。我们从现阶段也无法了解博氏所掌握和通报的“情报”是什么。有跨国消息来源说,“博氏确实拿着些关键的情报回美国了,关键是朝鲜要求了哪些回报”。“回报”问题是朝核问题的核心。此次平壤的要价其实是朝美和平条约的签署和朝美邦交正常化。

毋庸置疑,各国正为重开六方会谈努力发挥各自的作用是积极的迹象。围堵朝鲜的国际环境及舆论相对来说也有利,通过“对话”,而不通过“制裁”、“压迫”等方式促进局势好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如,美国奥巴马总统“和平解决核问题”的姿势很清楚;中国说服朝鲜并重开六方会谈的意志很坚定;日本政权交替后,民主党领导对朝鲜的政策与态度变得相对温和了些;号称“亲美”的李明博总统提出“妥协方案(grand bargain)”,尽可能采取对话路线;朝鲜也承认重返六方会谈的“重要性”。

现状表明,“制裁效果论”逐渐淡化,通过对话与协商迫使朝鲜务实履行“9?19共同声明”的气氛正在酝酿。可见,朝鲜“暂时”重返六方会谈的筹备进入最后阶段,剩下的是朝鲜方面的判断力。朝方是否向博氏传达了要求美国签订和平协议的信号?美国向朝鲜给予了哪些与“安全保障”、“经济支援”相联系的“回报”?韩国能否通过改善南北关系,提高对“北韩”的说服力和谈判容量?刚上台的日本民主党能否妥当调整人质绑架和弃核问题的优先顺序, 追求日朝关系的正常化?毕竟,美朝、日朝关系的正常化将是结束朝鲜半岛冷战后遗症的重要标志。

“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可变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不应该被绝对化。当然,六方会谈任重道远,就像有关专家经常讨论的,将来把六方会谈发展成东北亚多边安全保障机制。但同时,东北亚各国目前所面临的目标无疑是朝鲜方面的弃核,签订和平协议以及美朝、日朝关系的正常化。那么,解决的途径不应该是单方面的,需要多方面的渠道,六方会谈只不过是相对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边平台而已。来自韩国《韩联社》的消息称,美朝已达成共识,适当时候将启动“四方会谈”。所谓“四方”,指1953年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四个“当事国”,即朝、韩、中、美。虽然此消息的真实性还无法确认,但至少能肯定的是,各个利益攸关国尽可能从多渠道寻找解决之道,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各国有必要把政策优先顺序排清楚,包括朝鲜问题中核问题的优先度,美国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中朝鲜问题的优先度,东北亚安全保障路线图中朝鲜弃核的优先度等,否则各方付出巨大的沟通成本后才试探出来的“底线”也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

在当前僵局下,中国能做什么?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能否起到领导或协调作用?既然博氏访朝的重点在于“重启六方会谈”,那么,中方的作用是不能没有的,之前有识之士们所讨论的“六方会谈崩溃论”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损中国形象。

在朝核问题陷入“北核持有”(朝鲜成为名副其实的核保有国)与“全面制裁”(不惜朝鲜体制崩溃)之间“二选一”的困境之前,中方最好准备进行最妥善的仲裁。当然,即便中国是朝鲜有着传统友谊的最大盟国,推动朝鲜进一步的妥协仍颇有困难。一位外交部官员对我说:“连温总理都去了,我们手里还有什么棋子?”

本文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