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璐:三矿工:奇迹生还后的选择(南方都市报 2009-12-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8:56

奇迹生还后的选择

类别:国内新闻 作者:华璐 原创 浏览量:41  发布时间:2009-12-30 手机看新闻
版次:AT09 版名:2009忘不了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煤矿透水,他们被困井下。身上的电子表坚持了15天,而他们,坚持了25天,创造了人类遇矿难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后来,他们成为矿难救护队队员。

    王矿委(左)、王圈杰(中)、赵卫星(右)三人正在学习使用救护仪器。                         贵州永贵能源公司供图

    第25天,我看到远处有灯光。我立刻叫他们打开矿灯,然后往巷口跑。

    ——— 王圈杰回忆获救时刻

    煤矿透水,他们被困井下。身上的电子表坚持了15天,而他们,坚持了25天,创造了人类遇矿难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后来,他们成为矿难救护队队员。

    “刚出来那一天,人们把我们从井口抬到医疗点的时候,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感觉就像水一样打在我的身上。接着我就做了一个梦,梦见水把我淹没了。”这是矿工赵卫星被困矿井下604个小时后,被解救出来时做的梦。

    今年6月17日,贵州晴隆县中营镇新民村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下称“晴隆矿难”),16人被困井下,包括来自河南汝阳的赵卫星和他的同村老乡王圈杰、王矿委。25天后,王圈杰、王矿委、赵卫星三人被救出,改写了遇矿难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 一名澳大利亚矿工在井下存活了17天零5个小时。而与赵卫星们同时被困井下的其余13人死亡。

    活着已经是幸运,但三人的幸运远不止此。从他们的力气恢复到能写字的那天开始,他们就签约一家大型国企,学习成为矿难救护队队员。除了尚未习惯面对接连而至的媒体采访,其余一切皆有人安排妥帖,生活无忧,待遇优厚。而在晴隆矿难中自行逃脱的另外两名同村矿工,因为对下井心生恐惧,至今仍在河南老家待业。

    我知道我活了

    被背出矿井的时候,王圈杰眼睛上的布没罩好,他看到一片金色的阳光打在身上。“很暖,我知道我活了。”

    在井下挖煤17年,36岁的王圈杰对黑暗并不陌生。这种黑暗是实实在在的,没有空隙可钻,“特别黑,一片黑!”这名只念到初中的男子解释,“啥也看不见。”在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矿井下,除了头上的矿灯外,几乎没有其它光源。

    然而此次黑暗过于漫长———从6月17日早晨8时10分到7月12日上午11时20分,三人因透水事故被困于新桥煤矿中。这是个年产3万吨的私人小矿井,挖煤的矿工只有40多人,大多来自河南和安徽。由于新桥煤矿的老板鲁万里是三人老家邻县的伊川人,故经常有汝阳、伊川、登封等地的村民去挖煤。

    赵卫星和小舅子王圈杰同岁,赵当过保安,建过楼房,虽然家人一再劝说他下矿工作危险,但是他总是抵不住矿上“优厚”待遇的吸引。“在北京当保安月薪600元,还不到普通矿工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王矿委虽然只有35岁,但他已是有20年经验的老矿工。尽管也目睹过冒顶、塌方和透水等事故,但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总觉得不会有事,农村人来钱不容易”。6月13号,他也跟着邻居王圈杰来到贵州打工。

    上工第四天,6月17日早上8时10分,他们在井下作业时,突然听到一阵足以震穿耳膜的巨响,一条瀑布从矿井顶部落下来。由于井下空气稀薄,这声巨响听上去更像一记闷雷。

    王圈杰凭经验判断,这是透水事故,提议往与井口反方向的高处跑。这个提议后来被证实为正确的,也只有往高处跑,透水才没有淹没他们逃生的地方。

    “我既然把你们带来了,就要把你们带出去。”经验最老的王圈杰对王矿委和赵卫星说。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里,三人很少交谈,各自心里都想着要活着出去见家人。

    被困的前两天,他们用支撑巷道的木材树皮填肚子。“不消化,吃完难受。”王矿委说,之后,他们只喝顶板上渗下来的滴水,又苦又涩。

    王圈杰曾听说,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人只喝水在废墟下生存了18天(实际为15天)。但为了安慰其他人,他撒谎说30天没问题。矿灯和电子表成为他们在井下生存唯一可依赖的外物———矿灯,可以在听到有救援队伍接近时发出光亮。而王圈杰刚买的廉价电子手表,则为他们计时。他们每天看着表一秒一分地走,坚持到第15天,电子表停止走动。剩下10天,他们已经不敢去计算时间。

    三人以为迟迟没人来救援,是因为晴隆煤矿低处偏僻,搬救兵需要时间。实际上,煤矿老板鲁万里隐瞒不报事故,还组织技术人员下去救人,结果下去救援的人也全部埋在了里面。直到6月18日,煤矿所在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接到举报,外界才知道这里发生了透水事故。

    “第25天,我看到远处有灯光。我立刻叫他们打开矿灯,然后往巷口跑。我感觉真的是跑,不知哪来的力气。”被背出矿井的时候,王圈杰眼睛上的布没罩好,他看到一片金色的阳光打在身上。“很暖,我知道我活了。”

    越过阴影跳龙门

    获救后,他们成为永贵公司救护队队员。他们对下矿多少有心理阴影,但是公司最终说服他们。

    从被解救出来的那一刻起,三人的命运扭转。忙时在田间务农,闲时到矿上打零工的日子不复再现,他们摆脱了祖祖辈辈的农民身份,被录用为贵州永贵能源公司(下称“永贵公司”)救护队队员,月薪3000元,福利完善,公司还答应为他们的妻子安排工作。永贵公司隶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位居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的前三强。

    位于贵州省黔西县金坡乡煤洞场村一片千余平方米的区域,是永贵公司救护队所在地。从12月开始,王圈杰他们每天进行跑步、熟悉救护器材、学习救护常识等适应性短训。

    该救护队曾参与晴隆矿难的救援工作。永贵公司董事长于顺德表示,当时三人在选择岗位上曾有所犹豫。“他们对下矿多少有心理阴影,希望能在公司里谋个安定的职位,但是我们最终说服他们。你们是被救护队救上来的,现在换你们去救人,不是更有意义吗?”

    “他们三个要成为合格的救护队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救护队副大队长靳俊杰表示。在三人加入救护大队之前,队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救护大队队长韩亚洲承认,这三人的年纪偏大,但是“情况特殊”。永贵公司党委书记王群芳补充,晴隆矿难发生时,贵州和河南省的领导都做过批示,加上媒体那么关注,“我们必须做好”。

    “我们的命是救护队给的,现在就想学好本领,等有机会救别人。”三个前矿工对自己为何选择到救护队上工作,有着和永贵公司各位负责人一致的答案。

    唯一不变的习惯

    每逢有阳光的日子,他们喜欢走出办公楼,蹲在路边抽烟,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能看到阳光,晒晒太阳,让他们感觉到活着的踏实。

    这场事故在三人心里的阴影已经变得很淡。王圈杰会点根烟,狠吸两口,好像花了很大力气回忆两分钟之后才说,这事儿怎么像过去了那么久?虽然他在被困期间体重掉了40斤,至今仍未恢复到之前的130斤。

    赵卫星偶然还会做那个关于水的梦:“梦到水把我卷走了,卷到黑暗里去了。在井下时,我看到一个安检员被水流一‘碰’,一下子就消失了,太惨了……”

    自12月入队以来,他们暂时无需下井救人,忙于在救护队上学习、接受媒体采访。12月24日,在央视摄制组的要求下,作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他们穿上崭新的蔚蓝色工作服在井口走位,重演当时遇灾时的恐慌,记者在昏暗的灯光下摇晃着镜头,表示这是事发时的天摇地动。一群真正的矿工在旁边笑嘻嘻地看着热闹,他们身上穿着同款的制服。

    “以后就算下井救人,也有一大队人同行,我们应该不怕了。”在电视台记者的镜头前被访问了将近一小时后,王矿委没有如编导般预想的感动得声泪俱下,他只是一再重复,我们不怕了,我们很幸运。

    在三人的生活里,只有一种习惯没变。每逢有阳光的日子,他们喜欢走出办公楼,蹲在路边抽烟,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那是他们自十几岁在矿上打工养成的习惯,矿工必须三班倒,一下井至少就是八个小时,能看到阳光,晒晒太阳,让他们感觉到活着的踏实。

    采写:本报记者 华璐

    获救之路

    ◆2009年6月17日8时左右

    贵州晴隆县中营镇新民村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包括赵卫星、王圈杰和王矿委在内16人被困井下。

    ◆6月17日

    煤矿老板鲁万里隐瞒不报事故,组织技术人员救人,救援人员全部被埋。

    ◆6月18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接到举报,组织援救。

    ◆6月25日

    首具矿工遗体被发现。

    ◆7月2日

    王圈杰的电子表停止走动。

    ◆7月12日11时左右

    三人成功获救。

    ◆7月23日

    新桥煤矿法人代表鲁万里、采煤承包人卢月海和技术人员王忠武被晴隆县检察院批捕。

    ◆8月3日

    找到7名遇难矿工的遗体。

    ◆9月2日

    井下搜寻工作基本结束,最后4名失踪矿工仍未找到。http://gcontent.nddaily.com/2/48/248f5896d397dc08/Blog/9c1/c14cf7.html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12/30/node_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