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44:48

长平: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作者:长平   发布时间:2009-12-22    阅读次数:249次

知青回城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看见其中一些变味的历史记录。  http://www.21ccom.net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这类文学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像北岛等人就不承认“伤痕文学”,认为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宣传。不过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文学还是有意义的,至少它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历史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他们通过展览、影视、回访等方式缅怀自己的动人青春,甚至一些餐馆也因为打扮成当年的模样而生意火爆。  http://www.21ccom.net

  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1600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政府官员,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 
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曾有人说,“上山下乡”是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然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http://www.21ccom.net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就难以避免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依赖。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http://www.21ccom.net

本文链接:长平: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文章来源:共识网转自作者博客

 

 相关主题:

 

【收藏到:

 · 共识网最新文章                               · 七日热门关注

  • ·萨苏:蔡元培要跟北大学生决斗的轶事
  • ·章立凡:“保皇公司”与“革命公司”
  • ·王嵎生:2009年“时代变迁”四大征兆和中国外交新课题
  • ·刘洪:别忘了美国楼市崩盘的教训
  • ·张文红:危机中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 ·顾村言:孔子“全球化”仅是一个表象——孔子学院“大…
  • ·林国基:比希莫特抑或利维坦:美国建国的生死问题
  • ·习近平让组织部长“关照”哪些人?
  • ·盘点2009年贪官与情妇:各有不幸(组图)
  • ·王力雄:独立思想与思想前所未有的作用
  • ·禁唱“低俗”歌曲,薄书记唱的哪一出?
  • ·厉以宁:六件事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
  • ·王建勋:律师不是政客,无需顾大局
  • ·青桐:储安平,被背叛的遗嘱
#layer {height: auto;width: 772px;}#layer a{color:#111111;}#layer a:hover{color:#0033cc;}#left {float: left;height: auto;width: 385px;}#right {float: left;width: 385px;}
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政治运动中的“数目字管理”-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姜宗福:房地产商“绑架”政府,当心经济“撕票”-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思想解放的下一个突破口-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让周森锋官运亨通的后台水落石出-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戴晴:我的义父叶剑英-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体制-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刘瑜:民主的裤衩-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梁文道:大国背后的毒蛇-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肖雪慧:卓越的实验-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刘瑜:权力的道德捆绑-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美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崛起-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泰国民主的未来-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陈冠中:“盛世”里的知识分子-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裴敏欣:中国崛起黑暗的一面-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雁风:被囚秦城的反特专家-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许知远:极权的诱惑(一)-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岳建一: 担当记忆的尊严-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木然:为了忘却的纪念-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谢培:我们的“第二历史”-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丁东:《公民的目光》序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 肖雪慧:沉重的遗产共识网-《领导者》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