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炫彩的美丽人性—— 喜赏新编红色京剧《江竹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44:48

迸发炫彩的美丽人性

 

—— 喜赏新编红色京剧《江竹筠》

林永蔚  何 林

 

重庆市京剧团在“红岩联线”旗下励志创新,终于在建国六十年大庆之际,隆重向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席文化大餐——他们将巴蜀著名剧作家隆学义先生的大作,新编红色京剧《江竹筠》搬上了山城舞台。

2009年10月14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高足、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京剧团副团长程联群领衔主演的这出新戏,在山城文化宫剧场举办了首演仪式。市相关部门领导,文艺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喜好戏曲的各界人士,兴致勃勃地荟聚一堂,满怀期企地观摩了这场演出。剧组的演职员们用京剧特有的优美旋律,以及无比精湛的演技、美轮美奂的舞美,为我们再现了60年前歌乐山下,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烈群象。在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幕大戏中,我们的表演艺术家用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艺术体验,活灵活现地塑造了鲜活柔美、感人至深、浑身迸发出美丽人性炫彩的江竹筠烈士。

历史进入崭新的世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的文艺创新。值此社会转型阶段,历史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觉来进一步揭示英雄人物所固有的,过去因种种原因而被边缘化的人性光辉。 “修身齐家”从来都是“心怀天下”的前提,真正的革命者必然内心情感丰富、体恤众生,古往今来,没有“博爱”之心而能献身国家民族者,未之有也!京剧《江竹筠》的编导者和演职员们,正是基于这种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才精心打造出了这一风糜巴渝的艺术珍品——

“川大”农学系的女学生江竹筠投身革命后,从末恋爱过的她,在白色恐布的笼罩中,接受了党组织的要求而与彭咏梧结为假夫妻,组成了一个“家庭”。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她一步步对彭由认识到爱恋,可是“假丈夫假妻子比翼难飞!” 由此,江竹筠的个人感情开始陷进矛盾的两难之中。

“千百年道德伦理心中累,胜过那千难万险重重危。”当江竹筠得知彭咏梧早己与幺姐婚配的信息时,心中泛起了难以平静的波澜—— “一封信几页纸思绪万千纷纷蕊!我酸酸楚楚心如秋风扫落梅!” 人性皆然,革命者内心也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

后来,基于斗争的需要,组织建议江、彭结为真夫妻,以利残酷的地下工作。这又成为了摆在江竹筠面前的一道难题。虽说,她心中首先想到的是“铮铮誓言声声琅, 殷殷忠诚深深藏。”然而“幺姐悲声如江浪,断绝恩爱成绝望,望夫石上眼迷茫。” 的身影又犹在眼前。竹筠一方面忧惧“千夫指责遭毁谤……”“怎忍幺姐痛断肠!”一方面认识到“壮丽事业含悲壮,非常时期非寻常。” 最后为了伟大的事业,她在肩负“特殊使命”之时没有彷徨,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蜜蜂采蜜甘甜酿。苦涩苦痛苦自尝……” 考虑到组织的安全,“情有愧,心无悔,为信仰难堪难为不避难”,几经反复,她终于接受了组织决定,以愧对幺姐的内疚而与彭咏梧正式结为夫妻。

剧中尽情渲染赞颂了英烈身上所固有的同志情、夫妻爱、母子痛、事业诚,“家事国事天下事”在革命者身上融为一体,这里充分展示出了人性和党性的高度一致。江竹筠是一位贤淑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满怀热情,无比忠诚革命事业的女中英杰,她好似歌乐山巅的一朵灿烂红霞,美轮美奂,她将永远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对江竹筠形象的重新塑造,并非是披露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者恋爱史料,而是对英雄精神价值的一次重估,当具有普遍效仿力的经典形象开始被重估时,以往宏大叙事中被挤掉了的那一份个人情感将被重新拾起并赢得尊重!京剧《江竹筠》的现代质感和崭新视角由此应运而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对一切价值的重估都是现代性的一个本质特点”。

剧本对反面人物一改脸谱化、片面化的俗套——“说什么博爱哪里有?说什么自由无自由!”剧作者用黄看守的口,对旧时代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人性让一位敌营狱卒开始了对累累罪恶的反思和忏悔。剧中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渐进性,不仅强化了对邪恶的控诉,而且增加了作品的人文内涵,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

剧本充满了前卫的创意。隆学义先生敏锐深入的治史态度和建构全新戏剧表述的雄心,将进一步检验我们识别人物幽微变化的能力和辨析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以及洞悉明暗矛盾的水准,进而搭建出令人信服的诸如京剧《江竹筠》等作品的全新叙事体系和舞台呈现方式。

京剧《江竹筠》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歌颂赞美。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人之初,性本善”,人类性格具备了亦如坚毅果敢、聪明智慧、忍耐抗争、博爱奉献等等优秀内涵。凡是人类的创造力和进取心所涵盖的各种优秀品质和特性,都是人性美的具体表现。虽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念出发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但是很多时候却依然殊途同归。我们只有不断地充分展示和宏扬人性的美丽,人性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中,迸发出其固有的夺目光辉。

人性引申出“人道”,一切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无不体现出人的伟大和尊严,从古代的神话、雕刻、史诗和悲剧到近代五花八门的各种文艺作品,概莫如此。马克思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看作真正共产主义的体现。贯串于康德和黑格尔美学巨著中的核心就是人道主义,就连激进派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这样说:“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 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

人情是人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艺作品中人情味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爱好文艺的人谁不醉心于作品中的人情味呢?  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题材。“江”剧的创作理念正是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在这个悲欢离合的红色故事中,迸发出了五光十色的美丽人性的炫彩。

好的剧本需要一个好的演出团队,重庆市京剧团早年由享誉南北的“厉家班”奠定了班底,这个剧团无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可称声名显赫。近年,该团吸纳了外地一批菊坛新秀,由此又大增实力,每次观看他们演出,只见在那咚咚锵的热闹锣鼓声中,生旦净丑,济济一堂,流派纷呈,各显其长,煞是琳琅满目,满台生辉。

这次剧中饰演江竹筠的青年演员程联群女士,原为万县京剧团“头牌青衣”,1991年前,她就曾两度获中央电视台荧屏大奖,1992年她又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1999年她被调入重庆市京剧团后,通过沈福存老师的耳提面命,程联群在从艺的道路上更趋成熟。她1996年主演《断桥》、1997年主演《望江亭》两次均获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专业文艺调演一等奖;2001年主演《春秋配》获中央文化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4年主演《凤氏彝兰》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从2004年起,她开始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演出,程联群义无反顾、夸父追日般地一步步登上了中华京剧艺术的大雅之堂。天赋甚佳的程联群扮相端庄、身段秀美、嗓音圆润,在经过多位名师耳濡目染的熏陶后,她逐渐形成了京韵醇厚、端庄细腻、摄意传神的表演艺术特色。

京剧姓“京”,虽说用这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当代题材,早有许多可贵的尝试,然而这对于一个戏曲演员说来,仍然有相当难度。也难为程联群女士了,她在云南京剧院成功塑造了“凤彝兰”之后,这次饰演江竹筠这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烈,对她不啻是攀登又一座艺术高峰。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程联群在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查阅了近千份档案资料、请教了几十位专家学者,一年多来她真个是“夏练三伏,冬练数九” ,演员们在汗水浸润的排练场上,几经磨砺,终于向山城人民成功地展现出了一位令人耳目一新、倍加礼赞的艺术形象。

现代京剧无水发水袖,也不挂髯载冠,许多旧有的程式和基本功都面临创新中的现代化。剧中无论是饰演江、彭的两位主角,或是其它演员,他们均能从剧情和人物性格出发,巧妙地把京剧表演的艺术技巧,转化成烘托戏剧舞台效果的时尚功夫。

艺术家的责任是社会良心和永不停滞的艺术创新,良心的根本就是为社会带来真、善、美。真善美的基础是真,核心是善,表象是美。 “真善美”就是艺术家的灵魂,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文艺要为真善美服务,为张扬人性服务,为人的价值服务。只有真的、善的和美的人生价值,才是艺术作品永恒的题材。新编红色京剧《江竹筠》的编导和演职员们,正是在这样打造着新时代的艺术精品。

在任何社会,文艺翘楚们都是一个令人尊重的群体,他们的才华令人欣羡,作品广为流传,他们的精、气、神必然会引领开创出一代新风。

 

一出戏要成为精品中的经典之作的确难以一蹴而就,首演之后,编导表示此剧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加工。愚也以为由于舞台剧的容量有限,此剧中的个别人物性格表现得还不是那么很淋漓尽致。过去,京剧本中主要角色都有脍炙人口的成套唱段,例如《沙家浜》有“听对岸”、《红灯记》有“狱警传”、《龙江颂》有“听惊涛”……听戏、听戏,京戏中主角血肉丰满的音乐形象靠的就是大段唱腔的支撑。须知,京剧板腔音乐许多听众都耳熟能详,若加工失度,必然漂白京味,若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确是很考功力的。另外,我也认为,剧中个别情节若能经过再进一步推敲,就会更趋完美,让作品更能承受起社会和岁月的淬砺。

总之,京剧《江竹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和谐、人性为主线的文艺创作实饯的创新,作品从历史的深邃中,发堀出了人性美的夺目炫彩,我们衷心的希望该剧的编导和演员们,多多打造出这样的新时代文艺精品,从而走向百花盛开的艺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