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凯旋:拆迁自焚悲剧为何层出不穷(新京报 2009-12-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50:34
拆迁自焚悲剧为何层出不穷2009-12-19 02:42:36 来源: 新京报 【共有评论 0 条】

景凯旋

  

    常识的立场

   前不久,成都市民唐福珍因抵制自家屋房被强拆自焚,这导致北大五位法学教授上书,要求废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京报》12月17日报道,国务院法制办表示,在《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公众与学界诟病多时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同时废除。令人无限感慨的是,就在同一天,《新京报》报道了另一起拆迁户自焚事件,事发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自焚男子至今未脱离危险。

   这类事件的实质是利益冲突。一方是作为利益主体的公民个体,另一方是作为利益主体的当地政府。按说《物权法》实行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只能服从上位法,这是法律常识。但事实是,多起强制拆迁,当地政府所依据的都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而置《物权法》于不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物权法》维护的是公民的权利,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维护的则是公权力的施行。在我们这个仍然视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社会,当遇到公权力以公众利益为口实时,《物权法》便变成了“无权法”,这也是当地政府在拆迁时有恃无恐的原因,甚至唐福珍自焚后,还被冠以“暴力抗法”的罪名。   此类事件必须有人承担法律责任,否则何以体现以人为本?反思此类悲剧事件,除了应当考虑废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思考。平心而论,在当前愈演愈烈的官民冲突中,除了那些腐败官员以权谋私,有时也是出于地方政府的GDP崇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其他实业又很难立见成效,一些政府便依靠房地产扩大内需。至于这种畸形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否暗藏着更大的经济危机,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了。

   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不知从何时起,GDP数字成了考察各级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官员要有个好前程,就必须得有数字政绩,这种晋升政策实际上反映的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的现实,其结果便是造成各地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无论是公益事业的基础建设,还是涉及民生的房地产业,地方政府都要主动介入,甚至不惜违背市场规律,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与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怎么看也不像是市场经济。

   地方财政同样如此,上世纪90年代实行分税制后,财权由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而地方事权却反而有所扩大。这种高度集中的税收体制,虽然有利于集中财力实现预期目标,有利于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但却严重压抑了地方政府收入和促进市场竞争。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收入的增加,各种合理的利益矛盾也开始增多,而当年的分税比例却未因此加以更改,地方财权与事权不一致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卖土地便成了许多地方政府弄钱的不二法门,甚至主动介入房地产市场。这不仅造成国有土地大量流失,也造成官民矛盾加深。比如,黑龙江省东宁县今年提出三年内拆除县城内剩余的60万平方米平房。此前,拆迁工程引发了拆迁户被打,甚至自焚等诸多冲撞。当地公检法等部门领导表态称全力支持强迁,县长任侃还告诫“钉子户”:不要以东宁人民为敌。

   因此,要最终解决这一问题,让地方政府退出市场,就应当打破GDP的迷思,不再以GDP作为晋升官员的标准,并给予地方更多的财权。经过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国家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现在应当是到了还利于民的时候了。否则,由于利益驱动与权大于法的惯性,地方政府仍然会以利益主体的面目出现,类似由拆迁引发的自焚悲剧仍会上演。

http://comment.bjnews.com.cn/2009/1219/17164.shtml
景凯旋:拆迁自焚悲剧为何层出不穷(新京报 2009-12-19) 宜黄拆迁自焚悲剧 宜黄拆迁自焚悲剧 女子自焚拒拆迁续:其子否认阻挠执法者救母(新京报 2009-12-5) 拆迁之死:自焚悲剧凸显物权法苍白无力(新闻1+1 2009-12-2) 新京报:宜黄官员为何同情被免书记而非自焚者 宜黄拆迁自焚事件调查:城市化急功近利的悲剧 各地拆迁自焚悲剧频发 地方政府为利益顶风作案 各地拆迁自焚悲剧频发 地方政府为利益顶风作案 拆迁究竟是什么东西(新京报 2009-4-3) 自焚抗法悲剧今日重演!盐城曾某因拆迁而自焚! 自焚抗法悲剧今日重演!盐城曾某因拆迁而自焚! 江西宜黄拆迁悲剧真相:一起拆迁引发三人自焚的前前后后 孔璞:纳雍强力拆迁:不拆迁停薪停职(新京报 2009-7-30) 新《拆迁条例》为何难产? 北大5学者建言人大审查拆迁条例 称与宪法抵触(新京报 2009-12-8) 陈家琪:牢头狱霸为何如此凶恶(新京报 2009-3-14) 陈家琪:牢头狱霸为何如此凶恶(新京报 2009-3-14) “自行车之路”为何越骑越窄(新京报 2005-12-27) 社论:最好的道歉是避免“躲猫猫”悲剧重演(新京报 2009-2-28) 刘柠:卢武铉的悲剧与韩国政治文化(新京报 2009-5-23) 新京报:是什么导致了邓玉娇的悲剧2009年06月18日 新京报:法律正义别忘了对生命悲剧的同情(2005-12-9) 女子为阻拆迁自焚身亡 悲剧凸显物权法无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