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藏地生死线第二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3:46:31
  【我与西藏不得不说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穿越藏地生死线第二关:梦幻仙境新都桥探幽
【探险路线】泸定—康定—木格措—贡嘎雪山—折多雪山—新都桥
【探险路况】沿途经过水毁路、泥雪路;翻越跑马山、雅拉神山、折多山,穿越大渡河峡谷、瓦斯沟,跨越大渡河、折多河
【探险天气】阴转雪
【汽车油耗】10.6升/100公里

 
车行情歌故乡康定
泸定城还在大山的阴影里,回头却能看见身后高山的肌肤在朝阳抚照下的纹理,还有带着霞光妙曼的云。蒙派克沿着大渡河峡谷前进。河的对岸正在急切的期待着光亮,河这岸已经阳光普照了:明亮的山的这边,山的皱褶在斜照下带着深深浅浅的阴影,欲敛还菲的白云半遮着山头,在山身上绣着暗花;山下的村落泛着蓝色暗烟,与上面深邃的蓝天交相映衬。对岸一律是深深的,静默的站立在倾斜阳光交织的光幕下;而有时一线前伸的河滩又被阳光点亮了长长的一线,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来。
有时看着一条细细长长的路可怜巴巴的贴着悬崖延伸,对下面汹涌暴躁的大渡河不敢侧目,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国道!再看看路面,有的地方泥浪已经干凝在一起了,而有的地方还有很多水洼,甚至有不少淌水的路段,下雨天走这样一条路是不可想象的。
走了24公里,在瓦斯离开了大渡河,溯折多河上行。折多河与大渡河在瓦斯沟会合,沿着折多河往上行走20多公里就到了情歌的故乡——康定县境内。但是从瓦斯到到康定的路并不好走,大都是上坡。一路上奔腾的折多河水,清澈而透明奔向大渡河的怀抱......路边的木桥上飘扬着经幡,它们代替人们把对佛的虔诚和进风里,送入天堂。
从瓦斯上到康定海拔爬升有1000多米,足以当一座大山了,但我们没把它当一座山来爬,走着也并不是很费力。折多河是我们整个途中所见过的流得最急促的一条河,用四个字来形容:白浪滔天。整条河全是白色的浪花,每一滴水都争先恐后的向下面狂奔。
开进康定时,给蒙派克加油了一次,一厢油竟然跑了近500公里。听说蒙派克这车秉承了欧系车低油耗、高性能的特点,还真具备了超高的可靠性、非凡的动力性能和节油性呢。于我想像中的康定似乎有点距离,没有辽阔的草原,也没有想像中舒展的跑马溜溜的山,城市在两山之间,折多河依然是波涛汹涌地从城中间流过。明显地感觉这里属于汉藏混居地带,各种文化与宗教并存,我还看到有一座清真寺,座落在康定的老城狭小的街道上,进入康定后藏区的味道已经非常浓烈。康巴汉子毫不逊色的英武,康巴女子也一如传说中的漂亮。康定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情歌,情歌里最令人神往的就是跑马山了。
跑马山就在康定城后,海拔3000米,相对高度大约500米左右,爬得我们大喘气。山顶跑马场边一幅大书《康定情歌》,成为整个旅途中留下的最金光灿烂的照片。康定另一个值得呆的地方,就是“木格措”,距康定景县城26公里。“木格措”汉语译意“野人海”,地处横断山西北麓,属大雪山脉,据说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开着蒙派克出了城后,一路沿清澈的雅拉河驶向木格措,雅拉河的源头就是“雅拉神山”,而神山融化的雪水也是木格措形成的源头。到了木格措湖边天有些阴,直接上到山顶,从上往下走这样一路走来,阳光也可能会出来,看湖时会更美。从木格措下来之后,就到了七色海,这里是木格措景区内的第一景观。月牙形的七色海犹如一面五光十色的镜片,镶嵌在森林与草坪之间。丛林中百鸟轻歌曼舞,湖岸草坪清幽秀雅,湖中水草飘逸,羌活鱼在水底卵石中悠游。佳景衬托出七色海自然的灵趣,更兼那四时阳光雨雾变化莫测,湖水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多种色彩的奇观,堪称湖景一绝。七色海是冷泉与温泉交融的共生湖。湖石侧,水底泉眼吐珠喷玉,热雾袅袅,水温高达60摄氏度,是洗浴疗疾的好地方。

开始步入“天堂”
出康定城就开始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康定距离折多山垭口35公里,它是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折多山是汉藏民族聚居地的分水岭,以东为汉区,称“关内,以西才是真正的藏区,称“关外”。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最高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县城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很有趣的是,折多山以东是高山峡谷区,属亚热带气候,这里藏汉杂居,商贸集中,文化多元;而折多山以西,是青藏高原的东部,属山原地貌,高原型大陆气候,是藏族的聚居区。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折多山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又因其地形高差大,再加上沟壑密布,道路曲折,蒙派克在这里忽上忽下,艰难穿走在山岭纵横的颠簸路上。三十多公里的盘山路在雪中只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行驶......雪有些大了,正在这时看到路边山坡上有一天然牧场,一座小石屋上面升腾起袅袅炊烟,与周围的自然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上面升腾起的炊烟,猛一看还以为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快到折多山垭口时,雪下大了,雾气愈加浓重能见度只有5米。从折多塘村到折多山垭口,21公里的路海拔上升了1900米,到了垭口时,水汽氤氲能见度不到十米,山和人都置于浑沌之中,狂风挟着雪加雾袭来。随处可见塌方,泥水坑,这里曾经是川藏公路上的天险。别人都是开着越野车,我们的蒙派克是否能穿越过去呢,心里一直打鼓。
下山转过垭口,刚走了大约一公里的好路就开始出现了极烂的坑坑洼洼的碎石、泥水路一直通到43公里外的新都桥。事先掌握的路况中大家知道从折多山垭口到新都桥都况极差,但现实超越了我的想象,这就竟然是318国道?雪一路在下,加上坡度较陡下山时速度很快,雪花填充了原来凹下去的地方,远远看去以为是平地,车经过时猛烈颠簸雪水四溅,我这时真是感谢蒙派克,如此颠波的烂路,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从折多山垭口到新都桥是我们走过最长最烂的路。
顺着公路一盘一折往下冲,山口那一程急剧下降的路段结束之后公路就平坦多了,进入了牧区地带,也就是真正进入了青藏高原。浅山、草地、黄花、牛羊,牧区的景色非常漂亮;雨中的空气无比澄澈,青山原野一尘不染。又来到了我们梦想中的高原,看着眼前这些空旷巨大的连山,一时感觉还有些不习惯。那些金黄色的山坡是这样的漂亮,大片沿绵纯净的颜色刺伤了我们早已习惯于城市中破碎跳跃色斑的眼睛。河滩上开着黄花,草地上放牧着牛羊;沿河点缀成片的树林,还有藏人方方正正的石头房子。笔直挺拔的白杨一排排,蜿蜒青翠的山峦一道道,错落有致的藏房一幢幢,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新都桥镇属于康定县,当地也有人称东俄洛,是川藏南、北线的分路口,俗称的“摄影天堂”应该是指折多山到新都桥镇之间的地段。新都桥的藏式民居很有特点,有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窗檐上用红,黑,白色等彩色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一群群的牦牛和山羊,点缀在新都桥田园牧歌式的图画中,平添出许多生动。远处的山脊,舒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满眼蓝色、白色、金黄、黑色、绿色的饱和色块,在明丽的阳光线的描绘中,凸现着流畅的色彩和线条,使我恍如置身画中。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


照片描述:藏地生死线 江南鬼才 蒙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