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的澡堂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51:11
文/叶倾城
我爱看旧书,喜欢书里那些稳稳当当的旧日子:阳光仿佛无处不在,去一次通州,得雇头驴,备下草料,准备好干粮,才能优哉游哉上路。日子闲得像一幅写意山水:晚上,吃吃老酒,早晨起来,泡泡茶馆,下午,泡泡澡堂——打住,澡堂子,是女人泡的吗?
我知道苏东坡泡过澡堂,还即席挥毫:“寄词擦背人,昼夜劳君挥肘。”调寄《如梦令》,可见这一把澡舒服得如梦如幻。要昼夜挥肘,显然不是家奴,而是公共浴室,宋代的澡堂大概也是水气蒸腾,伙计赔笑招呼:“爷,你几位?”毛巾千洗万洗显不出本色来,敷上身,照样是一团火热。
甚至并不贵。元代的《朴通事谚解》列过价钱:汤钱五个钱,挠背两个钱,梳头五个钱,剃头两个钱,修脚五个钱,不过十九个钱,爽得活神仙一样。想来苏东坡也并不介意,与引车卖浆之流共泡一池吧。他老人家大腹便便泡在热汤里,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慢条斯理洗完了,出澡堂前,再吃几盏酒吧。
但,李清照不可能去泡澡堂吧?她是上流社会女子,合该深居简出,战乱才逼得她出了大门,进了二门。趵突泉公园有一个景点叫做“漱玉泉”,显然典自她的诗集《漱玉集》,导游小姐却一口咬定这是她洗澡的地方,她顿时在几十游客的耳朵里,成了被意淫的织女。
李姑娘也不是天体分子,哪儿至于寒飕飕站在院子里冲凉。她该怎么洗澡?无非是让丫环们烧热了水,准备好大盆,紧闭门户,简单地洗一洗。我可以想象那厚重的冬天,阳光脆薄如一片含得快化了的糖,有炭盆,照样冷得发抖,脱衣入浴,简直要有躺向铡刀的豪情壮志。苏东坡能享受的,她永远无福消受。性别之差,连细枝末节都没有放过。
这样一想,就觉得公用澡堂是一种福利,不,福音。否则,扪蚤而谈,在字面上很挥洒,略一想,不由人不全身都痒起来。但这,似乎总与女人无关。该怎么去公共澡堂呢?那刷锅水一样的池水,隔壁一个粗拉女人牛皮一样的脚跟,哺乳过、垂下来的肉身……要如何解云鬓卸钗环?
都说澡堂子现在已经没有了,“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的况味永远不在。骗人,谁信呀?你看那满街的泰式浴、桑拿房、温泉会馆总是金碧辉煌,还有我门上三不知插上的小卡片。男人们,永远不愁没有泡澡的地方。
女人们呢?还是只能关上门。
清洁,有时候,也是一种权利。
——《楚天都市报》

作者简介
叶倾城,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湖北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辚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清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