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之中国房子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17:29
[一种声音]棒槌之中国房子怎么办
xilei 发表于 2009-12-18 16:41:00
[今天看北京晨报,北京二手房平均价格130万元一套,房地产成交率甚高]
萨回国一趟,和朋友们谈天,普遍感觉萨苏就是一棒槌。有这个感觉很正常,因为我自己也觉得对国内的很多事情难以理解。
比如,在机场上看份报纸,某西北省会决定继续收取路桥费20年,被一些法学界人士弄到了内幕,质疑违反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19条。其中发生了很多有想象力的事情,最终,市府谦恭表示,我们收取这个钱,原因在于“路桥费”是在《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出台前就存在的,所以不受这个条例的约束。
路桥费是什么呢?就是过桥过路您要交钱这档子事儿。我想起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面有一张插图,反映欧洲收取过桥费的事情,可见这不是新鲜事儿。不过,我记得那个图主要是为了表达欧洲封建神权社会如何黑暗不合理,现在我们却进步到这里了,这事情让人觉得比较搞笑。
而让我不明白的是,市政府那个解释明显无法说通 – 买卖人口在清朝是合理的,那时候的法律不禁这个。可您能因为这个,说我市买卖人口现象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之前,所以不受刑法管辖吗?
这个不合逻辑的解释让我这个棒槌难以理解。
问之国内的朋友,大概的回答有二。第一,老萨你总说中国的好话,知道我们干吗不说了吧?你看到正面的东西多,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和负面的东西撞车。路桥费你觉得搞笑,我们交费的,可笑不出来。第二,老萨你要想明白,这样不合逻辑的解释怎么就能在报纸上发表了呢?要解释,比不需要解释,是一个进步。能发表,比不能发表,又是一个进步,法学界人士给了政府难堪,照样该干吗干吗,没有给抓起来,这也是进步,对不对?
都对,谢谢。
不过,也有国内朋友亦难以理解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房价。
前两天出了一部电影,某评论家道“三枪一响,张艺谋疯了”,评得让人忍俊不禁。这带有老同学之间玩笑的性质,张导当然没有疯,这位老哥只是表达对他作品的不理解。然而,中国的房价,是真正的疯了。
回来,住在中科院的一个小区里,这儿的房子,去年涨到一万,令人十分吃惊,年初涨到了两万,我觉得肯定有人失去了理智,而我这次回来,价格悍然是三万二每平米,这时候老萨的脑袋只有宕机二字可以形容。
世界的房价,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涨法的。
北京四环以内,平均房价已经超过两万每平米,而很多专家还在说价格不高,因为东京的价钱比这个高。爱国的说法,日本的房子可以卖到这个价,中国的难道不该卖到么?
尽管专家们信誓旦旦,但作为一个略有理智的人,还是要不接受一回 – 尽管专家本领很大,但假如专家考证我一顿饭可以吃十斤生牛肉依然身体健康,老萨还是知道他在胡说八道。我的身体我知道,别管这人是不是专家。
房子的需求单位是家庭,中国和日本的GDP相差无几(有的说超了,有的说没有超),而中国的家庭数量是日本的七八倍,故此家庭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日本(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甚至可以达到十倍以上)。对于一个年薪600万日元的日本东京职员来说,独立供应一套价值3,000万日元的住房,相当于其5年的工资,每个月还上5-6万日元的贷款轻轻松松。而对于一个年薪10万元的中国北京白领来说,独立供应一套价值150万人民币的住房,需要他15年的薪水,每个月还5-6千人民币,恐怕没有日本人那么轻松。而且,日本年薪600万日元是普通工资,而中国年薪10万,并非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我错了,请告诉我,我是棒棰么)。并且,我没有谈到日本房屋的平方米数,并不包括阳台,公用面积也计算很少,购买到的房屋都是装修好的等一系列软性指标。
将北京的房价和东京对比,是不合理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不合情理,而且不合经济规律。
所谓不合经济规律,可以很简单说明。房子是刚性需求,蔬菜也是刚性需求,既然如此,房子价格如果和东京接轨合理,蔬菜和东京接轨也合理吧。那么,如果我国的大白菜涨价到一棵40块钱的水平,我国国民是否可以接受?
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大家的工资会不够买国际接轨菜的。
既然如此,大家的工资又怎能够买国际接轨房的呢?
在蔬菜,大米,服装,出租车,地铁的价格都没有和国际接轨的时候,住房和东京接轨,就没道理了。
真要接轨,你应该找一个和中国收入相似的国家,跟它接轨才对劲儿,为什么专家都不这样研究呢?
这是我等小民不理解的地方。
说到这里,中国房子已经不合经济规律,大约没什么可以争论的。
不,人家还会有很多理由 – 世界人民都要到北京来买房。而且,中国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完全可以象东京人一样买得起国际接轨房。还有一个北京特殊化的说法,就是说北京是中国房价特区,全国人民都要买北京房,所以它的价格涨起来了。
以我残存的理智来看,这都是不合理的 – 世界人民到北京来买房,除了在北京有生意的,恐怕未必会那样多。我一个亲戚在澳大利亚悉尼(距离市中心1小时车程)买了个带游泳池的别墅,价格不比北京的所谓别墅高,然后告诉我 – 我那院子里,有五六十种树。。。
Ok,这样的环境,如果在澳大利亚有份正当工作,国际友人上北京来买房干吗?
那么,富人呢?
至于中国的富人买得起房,乃至可以买好几套房,那倒是真正有道理的。然而,大家不要忘记,中国的大多数商品房,并不是按照富人标准设计的,还是给老百姓住的标准。富人可以买房来炒,来保值,但不会买七八套房子来自己住。
买一层楼来住,每天在这个单元的卫生间大便,那个单元的卫生间小便,并不是一种幸福生活,而是智障系烧包的表现
最终这些房子的消费者,锁定的依然是平民。
当然,如果这个“富人”包括了所有白领阶层,而且他们都买得起,那是我不懂中国国情。而如果中国的白领都有如此中产阶级的财富水准,并且达到了如此巨大的数量,那是中国之福,表示我国将走入健康稳定发展的时代。不幸的是我见到很多小白领是买不起房的。
靠父母?父母的钱将来还要养老用的,早晚得还,你不还,社会也得还。
至于北京的房价特区化,我是不大认这个帐的。因为中国各地的房价都在上涨,北京的房价比别的地方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数高。北京与外地房价的差异,并不高于日本东京与外地房价的差异。这不能算是特区,而是我们面对一个房地产价格全面发疯的时代。
不合情理的事情可以做,比如羊吃人也吃出一个工业革命。但不合经济规律的事情,一定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报复。
具体到中国,就是 – 谁来最终为高房价买单?
指望外国人是不大可能的,要是北京的物价都向国际接轨,这里的生活环境并不是那样有吸引力。
指望富人是不可能的,他们买房是为了炒,假如自己买单了,不等于砸手里了?谁也不会那样傻。中国房子,显然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虽然是棒棰,但萨好歹是一活了三十多年的大活人不是,没见过猪跑,还见过猪肉不是?依我看来,中国房子面临的问题太“中国”了,甚至连上帝看了也会尴尬。
第一,   保持这个价格,是要出问题的。
第二,   再涨要出问题。
第三,   降价要出问题。
而且,一出就是亡党亡国的大问题。
不能涨,不能落,不能保持原价,这叫什么TMD道理呢?
我们来讲讲吧。
说保持原价要出问题比较简单,因为现在这个价钱,已经被人民称作三座大山,大家负担不起了。不然,我们现在也不会谈房子问题,报纸也不会谈。您若说现在房价没问题。。。要没问题,大家干脆就不会讨论它。
不能涨,是因为目前的价格已经相当于一个冰激淋卖到金戒指的价钱,再涨谁卖呢?目前一个中国白领的收入,可以每个月掏一万块人民币还贷款么?还过不过了?
从单纯房地产商品角度,答案显而易见。不过,有朋友说中国的房子如今不是房子,而是一种金融衍生品。这话太精辟了,正常的房子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应该是有合理比率的,不可能一支独秀。金融衍生品是可以投机的东西,如今的价格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投机的成分,甚至热钱的影子。因为投机的目的在于获得非常规的财富,房价再涨,萨以为局面会类似于美国黑色星期五大崩溃前的股票牛疯,对中国经济绝非好事。我不相信中国的领导人如果没有准备,看到目前房价的疯长会不害怕。稳定是中国社会的第一要务,而这种疯长的东西,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也是中国执政党一直极力要避免的东西。
再涨,不是不可能,而是很难维持一个稳定的超高价格,因为那个是真正无法付得起的价钱。
房子是一种刚性需求,如果真的砸锅卖铁也买不起,唯一的结果就是为了房子发生人民起义了 – 这和为了饭碗人民起义理由一样,因为二者都是刚性需求。而为了饭碗起义的后果,执政党谁都明白。
涨,是一个首先体现在经济领域的政治问题。
那么,老百姓无法承受之下,是否会出现房地产的大幅降价呢?
从经济合理性角度来说,是应该降价的。就像一个萝卜你给炒成榴莲的价钱,最终,它应该回到正常的价位上。这是经济中“看不见的手”自然的操纵。
然而,中国这也是不大可能的,至少,不可能大幅降价。
原因何在呢?
首先,目前房价虽然不合理,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 高房价来源于高地价,而高地价市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同时,房地产的垄断性经营,拒绝了房子像种大白菜一样遍地开花,良性竞争的可能。只要大家砸锅卖铁还可以买得起房,房地产商就没有降价的必要。成本高,又卖得出去,在商言商,有钱不赚是王X蛋,房地产商为何要降价?
踢足球就讲足球的规矩,打篮球就讲打篮球的规矩,和商人谈社会良心和责任感,无异于踢足球时候忽然换上排球的规则,错不在商人无良,而在谈者自己。
指望老百姓理智地不买房,迫使房地产商降价是一条好路,去年也几乎走成功了,北京的房及甚至降到过高峰的2/3,却毁于全球经济风暴的来袭。如今,这条路却不太好走,因为老百姓已经被房价逼得不正常 – 不正常的证据很好找,您去问如今一边排队买房一边大骂高房价的朋友们,他们有谁现在会关注房子的质量问题?
买房子怎么能不关心质量?只因为现在房子的要害在价格,大家都怕它继续涨,结果促成了房地产的古怪狂热。
野火一旦点燃,谁也无法扑灭,理智地站在野火之中,只会被烧成介子推。
那么,可以不可以指望政府压制房地产商降价,或制定政策迫使房地产商降价呢?
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政府自杀。
国民党政府的倒台,金圆券要负很大责任,原因是金圆券掠夺走了大家的财富。你原来值一头牛的钱,换一回金圆券,就剩下两盒火柴钱了。这样的政府你不恨肯定脑子有毛病。
通过几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房地产商成功地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支持自己的广泛阶层。
这个“无良”的阶层,就是对房地产商恨得最牙根痒痒的房奴们。
据说,主席,总理,赫秃一起讨论怎样让猫吃辣椒的问题。赫秃说,抓过猫来,从嘴巴塞进去,它也就吃了。主席说生硬粗暴,不是好办法。总理说把肉和辣椒混在一起,猫饿了,就会吃。主席说等它饿了,一万年太久。大家说,主席,你怎么办呢?主席说,给猫的屁股涂上辣椒,它会去舔吃,并为能舔掉辣椒沾沾自喜。。。
主席要干房地产,早就发了。
每一个房奴,购房之前,都是高房价的反对者,而购房之后,都是高房价的维护者。
在北京遇到很多小朋友,虽然一个月的工资三分之二在还房贷,好好一个白领过得跟杨白劳似的,却一面痛骂无良房地产商(也少不了攻击政府的言论),一面齿白唇红,面带桃花。
萨琢磨了一下这种矛盾现象,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
原来,他们虽然有极大的压力,但并不是很不高兴。
因为,他们买的房子价格在涨,原来一万一平方米“天价”买入的房子,如今变成了一万五千一平米,甚至两万,三万。
无意之中,自己的财富以几何级数递增。-- 虽然,大多数手里只有一套房的房奴朋友无法把这笔钱兑现。
天,他们会支持房地产降价吗?
他们是房奴,也是富翁。
如果今天房子跌回2006年的价格,房奴们会发现自己住在半旧的房子里,向银行每月缴还着高额贷款,而欠银行的钱够买两套自己住的房!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难道不是自己被抢了吗?
房地产商制造的大量房奴,就是成功地绑架了一批最铁杆的支持者。
现在,最麻烦的是中国政府了 – 一旦出现巨大的社会动荡,房地产商可以跑到国外去,政府是跑不了的。
那么,中国该怎么办?
用老百姓说法,“凉拌” : )
这是中国人的幽默,苦涩,黑色,没办法。
不过,这事儿其中颇有蹊跷。
蹊跷的事情是“阳谋”。可以看出,目前的房价,中国政府似乎是在有意放纵。甚至看最新新闻中提到遏制房地产政策的出台,里面也不过是遏制“过快的增长”。换句话说慢慢增长政府还是鼓励的,至少没有责怪房地产商要价已经太高的意思。
政府从土地价格中,获得了很大利益,如今获暴利的房地产商也好像与政府有些关系。但假如说政府利令智昏,为了钱把自己弄到炉子上烤,我看也有点儿太低估中国政府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执政党这么多年一关过一关,并不能只用运气解释的。
高房价的背后隐约可见政府的推动,利益以外,个人以为还有不得已的因素。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应该在哪个价位,根据收入可以有所推测。所以,去年北京外围房地产价格过万,萨觉得已经是应该收的时候了。政府当时好像也没有继续支持房地产商的意思,面对已经萎缩的市场并不积极。这样的政策加上购买力的不足,是我们认为房地产有降价的空间。
的确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政府最终走向了房地产商一边,提供好的政策,为高房价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目前房地产的发疯现状。
其间的契机,恐怕就是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日益深重。
在世界各国都在苦苦支撑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枝独秀的印象。这个一枝独秀,就来自房地产业的火爆。考虑到美国就栽在房地产上,这房地产业就是共产党的华南虎,而金融危机的影响,则是逃出来的猩猩。
从饮鸩止渴这个成语上,可以明白放出华南虎的苦衷 – 不放不行啊,在外需压缩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繁荣,这是不得不出的一招。
当然,除了苦衷,也获得利益。
一个大国的政府,不会只为一个原因做出动作。研究文革,不理解这个,难以明白文革为何发生,研究两岸关系,不明白这个,不能理解国共之间的博弈。
然而,深渊就在前面,除非你拿了钱就跑,否则,和两房危机不可避免一样,你必然面临掉进深渊的危险。
执政党不是小布什,不是只干八年就下去的。所以,要想能继续干下去,这个深渊,必须自己来填。
怎么填呢?
以我一个普通人的想法,估计,执政党未必会真的去填这个深渊,但是,日本人打进来的时候,蒋百里先生都说“中国是有办法的。”房子这档子事儿,也不是没办法的事情。
老萨写这个文章,不是为了不满政府 -- 那个没用,也不是为了骂房地产商,那个也没用,更不是为了提醒大家如今买房只能当投机不能当投资 -- 那个比较清醒的朋友都明白。真正的目的,是觉得从技术角度,中国房地产问题,并不是没有解的。
政府有足够办法控制局面,甚至略微看出一点控制的方法。
不能涨,不能落,不能保持原价,你让政府怎么办?
估摸着,它,会搭一座桥。而这是怎样的桥,从东京到北京,也可以看到一点端倪。
来源:萨苏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