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能否拽住房价“牛鼻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05:04
中央能否拽住房价“牛鼻子”(2009-12-16 08:40:41) 标签:房产房价牛鼻子gdp普通商品房北京
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称之为“绑架”,应该是相对弱的一方,拿着相对强的一方的“要害”,使相对强的一方即使有能力对付弱的一方,但碍于投鼠忌器,无力可施。反之如果强者要对付弱者,就从来不存在所谓的绑架,只要动动拳头,就彻底解决问题。
国务院明确表态,要遏制房价上涨,可以看出被绑架者正在试图逃脱被绑架的命运。高层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如果任其房价暴涨下去,过不了几年,轻则爆发中国式次贷危机,重则影响社会稳定甚至ZHIZHENG的万古长青。打压房价之心虽坚决,但也有诸多顾忌,比如房价暴跌、GDP减速以及关联行业衰退等等。
虽然今天各大新闻媒体头条都是国务院遏制房价暴涨。但未来究竟如何,实际上很难预料。经验证明,每当政府出手抑制房价时,都被普通大众片面的理解为房价即将暴跌,但实际上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从来没有被放弃过,且GDP也一直是衡量地方官员的最重要政绩指标。这些不变,房地产就依然有绑架中国经济的本钱。遏制房价暴涨,并不意味着房价不增长。
房价的头颅从来不会轻易的低下。尤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面临极大的GDP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因此国务院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能否从上到下贯彻,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签订经济增长“军令状”;另一方面又釜底抽薪,打压地方经济增长的龙头经济房地产。所以地方政府必然要违背或消减来自中央的压力,让房地产继续成为经济增长之神。
在遏制房价上涨的四条措施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治标不治本。比如第一条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普通商品房从来就是一个糊涂概念,是以面积计?还是以价格计?至少笔者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这本身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是市场经济,房价涨跌权在企业,政府能以政令控制企业定价吗?除非我们又回到计划经济年代。
还有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要知道,当前各城市的土地用地计划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中央的能否控制住。在土地供应中,地方政府参与利益瓜分。因此想改变现有的土地供应格局绝非是空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土地招拍挂、甚至中央及地方财政分权的问题。在现有法律及土地使用制度下,要想解决土地供应及使用效率问题,比让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吃屎还难。
还有第四条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住房建设历来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仅有的几套保障住房还因为分配制度的不透明、不公开、不公平而被权贵阶层占有了。以北京为例,北京09年确定了新开工和收购880万㎡的政策性住房,据说截止到12月,已完成900多万㎡,已超额完成计划。但实际上,普通百姓享受到的有几套?有多少房子是公开对外的,有多少是部委机关的自建独享?体制内特事特办,体制外公事公办。这种行事作风不改,口号无疑放屁。
每当岁末年初的时候,有关民生的口号就喊的分外的响。喊多了,大众就不会相信狼来了的故事了。至于明年的房价到底会不会降,让我们拭目以待把。总之,保持悲观理性总比盲目乐观要好得多,至少不会在一次次被忽悠后得令人恐怖的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