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 希望的种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01:05
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不清的小村庄,你会发现同样的情景一再出现:女人正弯着腰,锄着干硬的土地里长出的矮小秧苗。田地是那么硬实,你都很难想像能长出什么庄稼。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改变这个地区的赤贫状况,非洲已投人了巨额资金,可是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盖茨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卜周宣布,准备在五年内开支15亿美元,用以促进非洲大陆的农业生产。初期投资将用于培育适合这个地区种植的耐旱种子品种,为这些种子营销开创市场,并培养非洲新一代农作物科学家。这是一种‘回到基础”式的办法,规避了走捷径的风险。但要想获得成功,名为“非州]绿色革命联盟”的新计划还须立即解决两个紧迫的问题:推广使用化肥,为贫瘠的土地添加养料;建立某种体制,确保更多妇女参与生产。非洲的农活大多由妇女承担。
采取行动刻不容缓。非洲大部分土壤严重退化;很多地区已濒临永远丧失耕种能力的边缘。几个世纪以来,每逢耕种季节来临,农民就开垦新土地,让上一轮耕种过的田地休耕,恢复土壤的养分,他们就是靠这种办法生存的。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非洲大陆的人口增长了三倍,农民被迫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一茬又一茬庄稼,致使土地养分枯竭。长期如此,土壤变得非常硬实,以致无法留住水分,植物的根系不能伸展。洛克菲勒基金会一仕负责粮食保障的官员说:“仅仅施加化肥无济于事。必须替换土壤。”
及时为非洲的土壤添加养分,减少农业用地数量,这可能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耕地侵蚀的最切实可行的一种办法。新微剂量技术(仅向植物根部施加少量化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流人江河的化学品的数量。
今天,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农民每英亩土地使用大约7磅化肥,而南美的使用量是75磅,北美是87磅;南亚是91磅。当然,化肥不可能自己跑到植物的根部,这就是为什么非洲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如此重要的原因。妇女耕种大部分粮食作物;而男人一般从事商品作物生产(如烟草)。更重要的是,妇女通常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而男人为了打工和寻找学习机会,则离家越夹越远。
没有人认为非洲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绿色革命之所以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在亚洲开展得红红火火,原因之一在于亚洲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两种作物上:稻米和小麦。但是,非洲依靠多种作物生产。
此外,亚洲农民拥有较多的运输渠道和灌溉用水,拥有充满活力的地区农产品市场。如果说现在非洲有什么有利条件的的话,那就是许多政府正在起带头作用,承诺增加农业发展开支,为改善基础设施和研究拨款。
即使政府和农民万事俱备、不出一点差错,想看到非洲农业生产形势全面好转,可能也需要几十年时间。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也许别无选择:如果它们准备进行必要的改革,那么必须先从田地人手。(作者 克里斯蒂娜·戈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