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遗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5:24:21
内 心 的 遗 憾
为人母之后,经历了儿子幼儿时期的稚气、儿童时期的顽皮,少年时期潜在的悖逆,在倍感疲惫和力不从心的同时,体验到了做为母亲诸多的艰辛和不易。面对孩子,我经常想到母亲。我也曾经象儿子一样在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在我成长的每一阶段,既有母亲欣喜的关注,也给她留下了许多伤心与无奈。成人以后,本应以反哺之心奉敬母亲,以弥补孩童时期留下的缺憾,但却总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回想起来,总有那么几件事疙疙瘩瘩地不时地浮上心头,就是那样几件事,使我感到内疚。不,与其说是内疚,不如说是深深的遗憾。
小时候我的纱巾很多,妈妈经常给我佩戴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是紫色花瓣的红纱巾。戴上它曾经招来那么多人羡慕的眼光。记得五周岁那年,有一天在姥爷家吃过晚饭,临出门前,妈妈拿出这条红纱巾正要给我戴上,不谙世事的我那天不知怎么忽然任起性来,以不舒服为由,说什么不让妈妈把纱巾"系"在我的脖子上,只允许她围一下。执拗不过,妈妈只得依了我。从姥爷家到我家有二十几分钟的路程,到家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一进家门,我突然发现围在脖子上的纱巾不见了,妈妈放下我急匆匆奔到门外去寻找。天黑,风大,她找遍了所有大街小巷甚至旮旯胡同,最后还是失望而归。见妈妈空手回来,想起喜欢的纱巾从此不见了,我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也哭了,她比我哭得还伤心,以至于我一觉醒来后,发现妈妈背对着我还在流眼泪。后来我才知道,这条红纱巾是爸爸在吉林学习期间给我买的,也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件遗物。爸爸身体不好,为了这条价格不菲的纱巾,他每月都从很少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一点钱,为此妈妈曾经多次埋怨他。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当时不要说买,就是见都很难见到这种款式的纱巾,可是由于我的一时任性,却将这件珍贵的遗物丢失了。尽管妈妈从没埋怨过我,但懂事之后,我经常为这次的任性后悔不已。也许这份忏悔在心底里埋藏得太深了,长大以后纱巾成为了我生活服饰中的最爱,衣柜里经常存放着十几条款式不同的纱巾。逛商店时,我也经常要到纱巾的柜台前驻足观看。现在经济发展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纱巾也是令人满目充盈,但是我却始终没有找到爸爸给我留下的那种样式的纱巾,这成为了我终身的遗憾。
在我三岁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妈妈、姐姐和我。至今说起爸爸的才气和风度,妈妈还是一脸的骄傲。爸爸去世后,骨灰一直留在妈妈身边,几十年来,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从没离开过。文革中妈妈做为市级优秀教师经常遭到抄家的厄运,最紧张的时候,妈妈就把爸爸的骨灰眈在枕头底下。当时家里的好多东西被抄走或者砸烂了,爸爸的古灰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994年退休后的第三年,妈妈要回北戴河颐养天年,临走前她跟我和姐姐商量,要把爸爸的骨灰一起带走。我们同意了,并决定由我护送爸妈一起回北戴河。可要临走的前两天,单位突然通知我要筹备一个会议,要强的妈妈知道后坚决不让我耽误工作,最后只得由我的儿子陪同妈妈一起把爸爸的骨灰带回了北戴河。回北戴河后,妈妈把爸爸的墓地选择在火车道旁的一棵大树下。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点,其寓意我是十分明了的。1999年10月我们全家来到了北戴河,儿子牵着我的手把我和丈夫领到墓地旁。望着爸爸的墓碑,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按记忆寻找,其实我己经没有了一点父亲的印象,但是想起那条红纱巾,想起妈妈经常提起的爸爸生前对我们的痛爱,以及爸爸临去世时由于对我们的牵挂,眼睛久久不愿合上的情景,泪水禁不住奔泻而出。做了母亲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孕育一个生命是怎样的一种神圣、艰辛和企盼的过程啊!父母给了我一个完整的生命,是他们把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了我,使我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坦然面对并一个个地去克服它。如今生活好了,我们每天都在充分享受着美好生活,而爸爸却长眠于九泉之下。爸爸走了,几十年来,妈妈默默地怀念着他,成人以后,我深深地理解了妈妈这份真挚的情感。可是在我能够替妈妈分担这份情感,并有能力去为父亲尽最后一份孝心时,我却没有去做,这又成为了我不可弥补的遗憾。
妈妈的老家在北戴河,几十年来身在佳木斯的她对故乡始终一往情深。令她魂牵梦绕的不光是家乡那天水合一的碧海蓝天,还有那深深眷恋的父老乡亲。尽管子女们都不在身边,母亲的身体又不太好,但当妈妈退休时提出要回北戴河疗养时,我们都没有阻拦,只是劝她一定要保重身体,生活上不要太节俭了。妈妈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老家,这一去就是六年。2000年5月,妈妈回佳木斯来参加表妹的婚礼,正是这一次,她被发现左眼睛患有肿瘤,确诊后便马上进行了开颅手术。医生高超的技术,再加上妈妈的刚强,64岁的她硬是挺过了这场劫难。手术成功了,但是妈妈的左眼却失明了。妈妈是一个很重视仪表的人,精巧的缝制、独具匠心的搭配,使她的穿戴总会与众不同,为此从年轻时起妈妈的漂亮就是出了名的。可以想象,形象上的损伤对她来说该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呀,但是妈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护理期间望着病床上的妈妈,我心里非常难过。妈妈回北戴河以后,虽然我也牵挂她,但每一次听到她在电话里"我一切都好"的声音时,我都轻而易举地相信了。其实我是最了解妈妈的,无论何时何地,她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外人,哪怕多么苦、多么难,能承担的一定自己承担下来,尽量不麻烦别人。每次都是如此,怕子女们牵挂,她一直隐瞒着病情,直到被发现不得不手术为止。妈妈的要强让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本应很小的手术就能够解决的病情,却让她差点付出了生命。妈妈患病期间,无法解脱的内疚时时撞击着我的灵魂。如果平时我对妈妈再多关心一些,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她,妈妈的病情就会及早被发现,不仅不会做这么大的手术,眼睛不会失明,身体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损耗,可我为什么没这样去做呢?这成为了我对自己不可原谅的遗憾。
世上可以选择的事物很多,但父母却不能选择。在我们担心自己年老能否得到善终的同时,就从自己身边做起吧。生命不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只要求我们作最大的努力。人事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之恩,愿我们都能全身心地孝顺父母,在父母身上不要留下更多的遗憾。。
200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