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39:55
——许锡良教授江苏南通市二甲中学讲座实录
·                                      (时间:2009年11月28日上午:9:00_11:30)
凌宗伟:
早上好啊!又得牺牲大家的时间了。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著名的教育学者,广东教育学院许锡良教授,许教授,对教育是站在一个社会学、政治学的高度来研究的,他的许多文章在学界、在教育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凤凰网以及教育部的教育网站影响比在“1+1”上的还要大。我昨天还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许教授跟我们陈正浪主任是老乡,而且也是我们陈主任的学长,下面,我们就欢迎许教授给我们作讲座!(热烈的掌声)
·
许锡良:
尊敬的凌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非常高兴也非常的荣幸,今天能够到南通二甲中学跟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有关教育问题。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我的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题目,是我今天在路上跟凌校长商量定下的,谈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什么定这么一个“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标?我发现老师,他的成功、他的快乐会有独到的地方,那就是在平淡无奇中体验幸福。教育是不创造神话的园地。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选择了没有悬念的人生”,做教师这个职业,是不可能跟姚明去比职业,也不可能跟歌星、影星、政界的显赫人物去比,再有名也不能比,而且我们老师的成长和那些体育界、影视界、文学界也不能够比,包括那个韩寒,他年纪轻轻,就一夜闻名,一本书出来就天下闻名,那对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来说,跟这些人来说都无法比拟。
所以做了教师,进了教师岗位,我们一定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就是说我们不能跟政界的人比权利,也不能跟商界的人比金钱,但我们仍然要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当然教师的合法权益是要维护的,教师要有自己的工资,合法的、正当的收入维护和保证。但是仅仅的在这些方面去计较的话,我们会很失落,还是找不到感觉,找不到感觉的原因就是你的方向不对,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先心态要放正。
老师有老师的乐趣,老师的乐趣在哪里呢?我个人理解,第一就是我们做老师的人,我们的乐趣应该来自于与学生的一起成长,在关爱学生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第二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寻找知识,学会思考的乐趣。做老师的人两个本领是不能少的:就是跟学生一起成长,与知识为伍,与思想为伍,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追求的人。那么我们做教师如果能够摆正这个方向,我觉得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如果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摆正心态恐怕是很难走出来的。
我本人的经历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而且我的第一学历不高,陈主任是我的师弟,我原来的第一学历是抚州师专,但我可能还比不上他,因为我当时只读了两年,我想读三年都没有机会,他还读了三年,他是三年制的,我是两年制的。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感慨,我个人的成长得力于不断地学习,而且要以学习为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够放弃这样一个生存的立足点,这就是我们教师取得教师尊严、得到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而且,我还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乐趣。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本身,我们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小老师当老师当得很被动?这个职业生涯不够成功,问题在那里?问题就在于我们放弃了学习的这个根本,放弃了教育的根。一个教师较高的操守是自觉的、充满乐趣的、乐此不疲的。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他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现在在广东教育学院这样一所成人高校任教,我的朋友曾问我,许锡良你怎么那么有拼劲去看书、写作。如果为了一个职称,拼个学历,也用不着那么拼命。其实我的学习一不为职称,二不为学历。所以,我就发现我的一些同行,虽然我们在同一个行业,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体验的乐趣也是不同的。不一样的在哪里呢?我们的绝大多数人还仍然将学习当成一种身外之物,当成一个谋利的工具。当成一种工具呢,他就觉得无所谓了,你没有达到工具之外的目的就会觉得受了委屈: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没有人欣赏,也没有换成钞票,也没有换成相应的荣誉……,因此就会感到心态不平衡,但是我现在心里感觉到无所谓,我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些。
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我很勤奋,自开博以来就我的写作速度来说——在我们教育界的同行里面来说确实很难再找到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写的很多,读的也很多。多的时候一天三四篇,三四篇数量不成问题,但是你写出的东西要有人愿意读,这是要有一定实力的。那我的感受呢?就来源于我的“非目的化的”__这种乐在其中的心态。发现随着你思考的深入,随着你阅读面的扩大,也随着你不断的写,你会发现你进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说就是:你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也仍然可以做到巍然不动,也可以做到心地坦然,也可以仍然情绪不波动地去做一些东西。但我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个老师都要做到这样,我觉得这是一条出路。那么作为老师,学习的意义是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学习是那么的痛苦呢?所以我就想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学习的问题:为什么老师和学生很少能体会到乐趣,学习的动力也不足?
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等等,放眼到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去比较,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我就有关发现:他们的教育里面很少对学生提出要“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的要求。他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兴趣、爱好还有天赋。有天赋再找到爱好,然后他们就在这个方面感觉不到有什么痛苦的事情。因此我后来想,我们在对学习的理解方面出了些问题。
对这个学习的理解呢,我后来找到根源了,找到哪里去了呢?我找到了孔子遗留下来的学习观念。孔子是非常注重学习的。因为我们的《论语》里面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强调我们第一注重的是学习。而西方的学者苏格拉底,他一开始就没有像孔子那样口口声声说要学习,但奇怪的是这个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西方,他们的教育和学习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处于那种一代胜过一代的状态。但是我们就不同,我们就是从孔子那一代,孔子最伟大,孔子之后就是孟子——是就“亚圣”了,到朱熹,再到王阳明,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再后来就基本上是无踪无影了。那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孔子最好,最厉害,接下来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一点是鲁迅最早发现的,他借九斤老太的嘴说: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个客观现象,它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理解有问题的。孔子为中国的教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是他本人的做法是不利于学习的。比如说:他没有不断追问的精神,一般来说回答一个问题,两三次就结束了,并且孔子喜欢以标准答案来衡量一个学生。凡是不符合标准答案的他就不高兴,什么“小人哉”、“小人也”、“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等等。这些在某些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抑制了发散性思维。同时更要命的是使我们中国从此以后在学习上没有了批判和质疑的能力。
我这次带了100多个校长到上海的各个学校去取经,听报告。我在我们的中小校长提的问题里面有一个发现:就是感觉他们普遍比较缺乏质疑的精神。所谓的“问题”都是请教式的、解答式的,外加崇拜式的,而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没有从中发现问题,缺乏批判精神。
这是我感觉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来自于我们长期把“学习”误解在背诵和记忆上。我们中国有近14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它考学生的标准、教材就是“四书五经”,考的主要能力就是记忆能力,考的“功夫”主要就是背诵的功夫。“滚瓜烂熟”还不够,还要能“倒背如流”。科举考试跟我们今天的高考其实是非常相像的。我们的学生,全国的学校到高三都是一样上课的,再好的学校基本上也是一样。在做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在做练习,陷入在“题海”里面——有时候甚至高一开始就陷在里面。在“题海”中的反复练习,其实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迎接高考。为什么反复练习、反复背诵就有利于高考?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高考衡量人的素质是考验我们的记忆力。你的记忆力好、背诵功夫好一般来说很少不考高分的。中国一千几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于考生的第一要求也是记忆与背诵的要求。所以我们过去衡量神童与天才的标准,我们喜欢用什么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当然有时也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但是“举一反三”和“闻一知十”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我们都没有什么影响。最主要能在高考上显示出来的是“一目十行”、“倒背如流”、“滚瓜烂熟”……这样的一种标准。
那么当一种“学习”化为纯粹以背诵和记忆的考查为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很痛苦的。一个人他要想大量的记住和背住那些很难懂的东西,甚至是根本不懂的东西,把它作为一个符号记下来——又不允许过多的理解,也不允许有想象和自己的批判意见——那么这样长期以来给我们中国带来“学习”的误解和扭曲就表现在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这样),那么就是以记住了没有,背住了没有作为衡量的标准了。
而且我在很多中小学,发现我们也有很多老师看书,你问他看什么了,他说年纪大了记不住。我就告诉他说看书是不要记的。一些老师听课被要求多做笔记,我就告诉他说,我听课不怎么做笔记,越往后面越不做。开始是做点笔记的,但是到一定时间是不做的。不做笔记,我要做一件事情:当天一定要写听后感。我在上海这几天每听一堂课,我当天一定要写下一些东西来。要写听后感,读后感。读后感、听后感和我们记的笔记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读后感比记笔记要更进一步,你把人家的记下来,理解不理解?有没有吃透?这个我们无从考核,但你如果要把它写成读后感、听后感的话,这就不一样了。你写读后感、听后感,你要写出自己的理解来,这个要求就更进一步了。这之间的差别在于:记笔记只是让你用来记忆,写读后感、听后感就使你用了理解能力甚至联想力和创造力,它的内涵、要求就不一样了。而且学习越到后面越是这样。“学习”,它是“做减法”,我们说,书也是越读越薄的。
中国古代喜欢用一些大词来形容学问高,比如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后来想这其实就是中国自然经济下的农民理解“学习”的概念。 “才高八斗”,“斗”是什么?“斗”是用来装粮食的;“学富五车”,那个马车也是用来拉粮食的。所以他们对“学习”的理解都是看一些有形的东西,而有形的东西只能记忆下、背诵下。我们老家那边的老人家还说:读书,读完书还要“交”书,这个“交”不是“教育”的“教”,而是“交给”的“交”。这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私塾啊,你背了记了,效果怎么样?记得准确不准确?这个时候要到老师的面前去背诵,这种行为叫“交书”。把书又“交”回给老师,在老师面前展示。展示的结果就是要把它准确地完整地记出来。要背得流畅,还要能倒背如流。这种情况下我们讲这是一个好学生,学业成绩就是好的。凡是背不出来的,就是差生。
现在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经验,不幸的是我就是一个记忆很糟糕的人,在小学的时候连续留级两次,几乎每天都要留下来。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我们老师非常敬业,非常勤奋,凡背不出来的中午都要留下来,每次留下来的人中都有我,几句话,我就背不出来,那几句话就是背不出来,但后来我想呢,我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差生,只是因为那个衡量标准,它用在我身上是不适合的。
我后来回想起来,我从小就是个记忆力差,但是想象力丰富,情感很丰富的人,讲的高一点就是有点悟性,有点灵性的人。不幸的是那时的考试,全部是要背诵默写,这样,对我就很不公平,不公平的结果就是什么呢?长时间我的语文和数学加起来也不够60分,后来我才想到其实这样的学生将来才是比较有创造力的。大家别看我现在东西写的多,其实东西写的多是要有悟性的。因为没有人给你出题目,要你自己去找。这里就在于对于一个人的天性,一个天赋,一个悟性。对于一个人的悟性来说,它表现在更多的创意,能够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我后来讲,我们要正本清源,学习的概念要重新理解。我在“1+1”上写了个《读了五车书,脑筋不如猪》的帖子。这也是有可能的,一个人读书怎么会把脑筋读成猪呢?关键是怎样读的问题。读书,不是光记忆、背诵就有用的。现在一些中小学教师一写文章,就去找资料。去哪里找资料?有时会对说:老师,你给我介绍几本。当然有时介绍几本是有必要的,但是读书主要的是自己找资料,没有人能代替你开书目。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写文章要找资料,找资料也是自己的事情。
这个里面用什么来引导呢?用你的问题来引导。有问题就会有迷惑,有迷惑就想解答。解答时,你的眼睛就有“搜索功能”,他就善于找到答案。因此美国心理学流行的建构主义,我觉得很有道理。建构主义很早就有了,为什么中国到现在才流行呢?所谓建构主义就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根据我们的认识来建立的。我们看到的不是本源的世界,都是“现象”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是靠我们的心灵去悟的,去建构的。知识也不是一个塔,也是根据我们的心灵规则来建立的,靠我们的问题引导来重新理解。所以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每一个人理解事物都是不一样的。
这一段时间我们二甲中学,有记者说要来采访,凌校长说一定要到我们学校来看一看,那么,为什一定要到现场?因为要“生命在场”。为什么要“生命在场”?因为“生命在场”,每个人的感受的细节是不一样的,他有这个活生生的东西,这东西有时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出来的,我们看过的很多东西都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绝大多数的都是不能够讲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学习的丰富内涵就一定要靠“生命在场”。学习一定是个性化的东西,一定是个性化的!
那么我现在回到我前面讲过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一定要强调刻苦、勤奋?除了我讲到的记忆背诵的东西比较多以外,就是我们的学习很少有个性的东西在里面。这一点呢,倒是孔子做的很好。孔子教学的时候都是和学生在一起的,一定要在一起的,并且他一定有一个场景。所以张文质先生和我们二甲中学在凌校长的带领下进入这个生命化的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他让我们的学习重新定位,他让我们的学习体验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学习一定要具有个性化。这个性化不仅仅是我们的文科是这样的,理科,甚至有些工科都是这样的。
我记得杨振宁先生曾经有一次演讲的时候,他列举美国教过他的一系列名师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些物理学教授和工程学的教授“研究”都是很有个性的,学习也是很有个性的。有些人就说物理和工程学科研究的不都是比较普遍的东西吗?我们讲了,他揭示的是普遍规律,但是他们的研究却很有个性呢。他说事实上理科研究也是很有个性的。就算是物理学界,个性不同的科学家,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所发现宇宙中的规律也是不一样的。他的研究和学习方式会带上他个人的生命特征。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想呢,让学习变的有趣,就是要投入自己的生命个性的。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来阅读,没有人能代替你的观测,没有人能代替你自身的那一分感悟。
我记得前几年台湾的李敖在凤凰卫视上开始做讲座。当时凤凰卫视有个广告语是这么说:让李敖去读书,让我们来读李敖。这话当然是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这个广告语里说明李敖读书很通透、读书很多,然后呢我们就通过他来读书。李敖读完书,我们再读他就可以了。这个理解认真起来说是不对的,李敖读书再多,再深刻,再犀利,他也不能代替我们每个人自己去读,不能代替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生命去做新的体验。所以关于这个学习的理解的问题,我就想,其实我们学校的办学关键是要有一个思路,还有一个就是要有超越。但对我们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呢,他是一个处于适应状态,对于有些学校来说处于温饱状态,走向正轨状态。
我们适应现在的环境,求得生存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很能理解。但对有一些学校来说,比如成为全国典型的学校,如果我们再让他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和考试制度的话,其实就是让他放弃了一部分责任,放弃了一部分追求。也正因为这一点我前几天在上海听课,得知张人利先生成为全国新的样板学校的典型,他那个静安区附校据说成为被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推出来的一个重要典型。我去亲临现场感受,去听张先生的演讲,这间学校的规模确实很小,但很精制,张先生也确实有过人之处,眼界卓识而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智慧。但是我听完以后呢,有点小小的遗憾:我说你们的学校作为这么重要的品牌推出来,校长呢,作为上海的头号校长榜样,应该有进一步作为,这进一步作为表现在哪里?能够有超前的,引领的东西。你成为这个榜样,成为全国的榜样推出来的话,你就要起火车头的作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把注意力仅放在适应眼下的考试制度上,要知道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从根本上说,这个考试制度是违背了我们的教育本质。
现在现实情况是怎样呢?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摆明了一点就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家宝总理每次去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先生以前都谈“科技,科技”,后来五六年来呢,他每次看到温总理都是讲“教育,教育”,而教育的问题都是讲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很多原因,但是你看我们把“学习”的理解错了,把教育理解错了,我们的教育没有个人的个性与这个问题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以我就问张先生说,如果,像韩寒这样的人在你们学校,他通不过你们的考试,拿不到高分,我们的学校给这样的学生以什么样的出路?给他什么样的机会?留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在现实中像韩寒这样的人,才可能是杰出人才,但是他被我们的教育网络网在外面,我们的考试门槛把这样的人挡掉,让他没有进一步的进修机会。他在中学小学的时候有很多门功课,尤其是主要功课都不及格,最后,他被迫走上这样一条路。但是这样的人呢,就是一个天才。这种人呢,在国外是不会被埋没的,因为他有个性。他们的教育会留给他一定空间,那么我们现在来说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我们留给世界文明,在近代的几百年里不行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出不了诺贝尔奖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天才人物,总是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等等,使得我再讨论教育的问题时候,可能要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
就我们一个一个学校来说,我们管不了那么大的事情,但是我们误解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国家、民族、整个社会大环境,其实都是我们一间间学校,一个个老师,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国民,是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你不想远一点,我也不想远一点,每个人只管自己的事情,那肯定没有希望。后来我问张先生时,他说:我作为一个中小学的校长,我只能管自己脚下的这一小块地,那些大事我管不了。从这里我看到了一点危机:假如说我们推出来的典型也只能管脚下的这点土地的话,那么还有谁能管得更远一点?所以中国的教育改革难就难在每个人就只管自己脚下的那一点点土地,只想适应,而没有一点超越的理想。
在这一点上面,我倒是比较认同我们朱永新先生,他说,我们教育要有一点“理想”,这个“理想”就是说我们第一步要适应,适应以后要有所改进——有所改进就是要有点“理想”。其实,我们都只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更高的目标。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教师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个厌学,第二个是厌教。学生的厌学导致老师的厌教,老师的厌教又反过来导致学生的厌学。这“双厌”啊,搞得我们个别老师教学的热情不高,我们很多老师很难找到职业幸福感、职业乐趣感,所以我们有时候感觉到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做这份工作没有乐趣。假如我们做自己的工作像小学生打游戏一样,我相信多给一点工资,少给一点工资我们都不会太计较。现在我们不是这样,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拿那一点工资。当老师难道真的就这样一个宿命吗?我认为不是这样,做老师可以做到就像孔子说的那样:“乐以忘忧”、“废寝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一定是可以这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住握学习的真正内涵,按照学习的本来样子去做。我们对学习的误解除了记忆和背诵以外、需要刻苦学习以外,我们还认为学习是后天教育形成的。其实不是的,学习的本性是人的生命中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能够学习的,人天生就是爱好学习的。我们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时却忘记了学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老师教给学生行为规范,学习经验,教给他知识、公式、研究性的东西,但我们要向学生学什么呢?虽然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经验不够,但他保留了我们无法企及的那种兴趣、那种好奇和欲望,学生如果没有被教坏的话,他都喜欢问题,喜欢提出问题,这就是学习的动力,他感觉一些东西不能理解,为了理解,他就想探究,保持一种学习的欲望。这种学习的欲望,在我们不正当的教育下反而受到损害。
比如说我们为了提高分数,反复记忆、背诵最后考了高分,但是,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厌学了,不太愿意进学校了,不愿意进课堂,不愿意读书,教得他最后没有一点乐趣。那么这种情况下分数再高,也是失败的。反之,如果学生保持浓厚的提问的兴趣,他就有这种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有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话,即使分数不高,也是可以有成就的。那么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校呢,从这里来看,我们都要保持,保持什么呢?保持在学生生命面前的一种敬畏之心,而且这种敬畏之心保持在哪里呢?学生的前途命运。他学习的所有内涵都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得了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些空间,给他创造一些学习的条件,接下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我刚刚到我们的二甲中学来,我耳目一新,我们那么多全国的名校甚至国外的名校,我都看的不少,但我们这所学校,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二甲中学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它既有坚实的优秀传统的一面,也有通往世界的一面。刚才凌校带我去看我们传统文化的栏目“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那个里面的解释是完全符合我们的社会需要的,然后我们凌校顶住压力,排除困难在我们的门口又搞了五台电脑。别小看这个举动,这个举动是让我们学生在做人方面,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方面做一个基础。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在有自己的根的同时,还应该有世界的眼光。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把世界碾平了,碾平之后是什么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要面向世界,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就要我们打开眼界。打开眼界的办法在那里呢?就是我们当下在通互联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不但我们的老师要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的学生也要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常常在这个问题上感叹,感叹什么呢?
就是比如说美国,他们搞了互联网之后,他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对社会、对教育的重大影响!所以美国从1999年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开始陆续投入开发研究,美国现在已经投入将近2万亿美金用来打造互联网学习平台,所以美国的学生很多是主动上网,并且进行网络学习、网上读书,甚至有网上实验的。
但是我们这方面是落后的,而且这种落后是人为的。除了认识不够,还有一些错误的误区,比如说我刚刚从上海过来,有一个想法,上海的教育一般来说很先进,课堂研究的很多,也很到位,很精细,而且呢上海在教育研究方面也很先进,这是我们可取的地方。但是我也发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从那些专家的报告来看呢,我看到了一点遗撼,遗憾在哪里呢?在这些顶尖及的专家的报告里面,谈到学习和教育时,都没有提到互联网,更没有提到互联网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系列影响!这是我感到很遗憾的地方。
那我后来看到的是什么呢?上海这些地方对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至少在官方是没有得到认同的,他们是把它当做防范的对象。上网久了以后我们叫“网隐”,读书久了,我们不叫“书隐”,但是上网久了就叫“网隐”。不但被看做“网隐”,而且看成一种妖魔鬼怪,要治疗的一种精神疾病。因此我们一些地方出现了“网隐治疗中心”,怎么治疗的呢?把学生弄到那里去头上通电,最后把他弄死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要抵制这个互联网?是因为从学习的误解,到对互联网的误解。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就是要我们重新了解学习,重新了解教育在这样的时代里存在的方式。现在一台电脑几百个G啊,其信息储量相当于一个图书馆。将来每年不断的升级,电脑将来会成什么样我们还无法预料,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掌中电脑是可以出现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而且我们的手机也有几个G,也可以储藏大量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从过去的记忆中解脱出来。给我们的大脑一种储藏库。现在我们互联网时代,你的大脑能记多少东西?我们无法用大脑去记忆和背诵。相反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是知识信息的泛滥。上到互联网以后你才知道以前那个《辞海》知识这么少,现在《辞海》算什么?互联网一个百度、一个谷歌,你才知道你知道的东西是多么少的。
所以互联网给我们的一个挑战正在于铺天盖地的信息,是汪洋大海一样的知识信息。这个时候良莠不齐,好坏不分,全部摆在你面前了,我们作为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给学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要学会挑选,学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个知识和信息。什么是叫“你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呢?那就是你要有问题啊,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光,你能够发现问题,还要能够知道到哪里去找信息,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富有创造性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为我们社会进步做一点贡献。因此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的精神,要有一种怎么样的思想意识呢?就是要有一种生命情怀。
这种生命情怀非常好的体现在我们二甲中学的校训之中,我们二甲中学的校训中说:“行于天地,止于至善”。“行于天地”这句话就是说:以个人生命的情怀行走在天地之间。我做进一步解释来说,这种文化,其实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种文化。
前几年日本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个科学家,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日本在这六十年来里面,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到现在,绝大多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在国外求学的,并且是在国外获得诺贝尔奖,日本有16人获得偌贝尔奖,11个在国外留学,有5个没有出过国门,其中甚至还有不懂外语的,比如1949年日本第一个获奖的汤川秀树___好歹在日本没有走出国门的还有几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日本还是做了反思:虽然日本本土也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但毕竟是少数,这说明日本的文化和欧美比仍然有差距。那位诺贝尔得主人说,日本的文化丝毫不比别人差,但我在国外的经验是欧美的教育观念表现为“天上地下,为我独尊。”这是日本文化所缺乏的。确实,这好象跟“谦虚谨慎”矛盾,其实,这体现的是一种“行于天地”的境界,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个性。并且在知识面前表现的是一种发现的意识,不迷信权威。这就是“行于天地”。
我们第一个有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之后的人只有资格背诵和记忆孔子,同时还要带着崇拜的心。什么叫“圣人”呢?“圣人”就是标准,神圣的标准。后来我们知道中国出现圣人,必然会扼杀我们后来的人进一步思考,这是我们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研究就是出不了诺贝尔奖的人才。杰出人才都要国外来培养,这是我们内在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好的东西在哪里?也在我们的校训里:“止于至善”!
我们的文化不是提倡“行于天地”,但是我们的文化提倡一个人的行为要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完善。这是我们好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追求真理。所以我看到凌校长提出这校训后,我耳目一新,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也有非常丰富的哲理。不是吹捧,这是我多年研究后,用我的一种直觉告诉我自己。
曾经有人来找我,想做一个好老师,保持自己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到怎么棒的状况才是一种最佳状况呢?那就是成功地学到了能以自己的独特的生命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时候,除了敬畏生命,不畏惧任何世俗的权威的时候。如果学到这个时候呢,就是那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状态了。所以当我们感觉到:我不会在学术权威前感到畏惧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学习效果。这些年来,我在全国各个地方什么样的权威人物、教授都见过,我在我们这个专业内的任何教授面前都不会感到自卑,尽管我只是一个广教的年轻教师,我也不会感到自卑。原因在哪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不一定能代替我,你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代替我们的东西,你有你的价值,但我也有我的价值,咱们是平等的。
所以我在任何时候谈话、提问我都不会感到自己是自卑的,没有自信的。如果感到自己是有点低人一等的,我觉得就是学习还没有成功。所以真正的学习成功就是要有一种“自负”的感觉,这样的自负、自信,它表现为一种西方文化甚至美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广州的一些中小学老师到美国去,听他们老师的介绍,他们就随便派一位老师来跟你介绍学习经验、教学经验。但这些老师的开场白常常让你大吃一惊,他们很自负的,他会说:你们很幸运的,你们今天遇到最好的老师来跟你们谈心。那你仔细问他最好好在哪里,他说是镇上最优秀的,或者某一方面最优秀的。原来只是一个小镇里或一片区域里面最优秀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级别,他们也感到非常自信,动不动就说你们是最幸运的,今天听到我今天讲课。充满了这种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它的文化,来源于它对学习的跟我们不同的理解。